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做细做实,彰显班级特色
发表日期:2013/10/9 15:40:3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江远畅 有606位读者读过
做细做实,彰显班级特色
有人说班主任是桥,是园丁,是雕塑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是什么,并不重要,每个班主任心里都明白,千种万种的比喻,不仅仅是荣誉的花环,感激的赞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落在双肩。因为,我们班主任就是一块石,一块砖,要在学生心中把一座顶天立地的丰碑修建!怎样修建?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工作如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而每一个班主任管理自己班级的方法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以,在座的每个班主任,都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我当了29年班主任,和大家一样,也一直在努力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新方法。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做细做实,彰显班级特色。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特别重视集体观念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
大家都知道,要想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顺,首先就得使自己的班级凝聚力强,因此,特别重视集体观念教育就是我每接一个新班后的最重要任务。集体观念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首先和学生一起设计班级口号:以前几届我班的口号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现在我班的口号在这一条的基础上又添了两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两耳不闻窗外事”。为什么?第一句是班级凝聚力的口号,第二句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要求,第三句是对学生做作业读书的要求,经常在学生中宣传这几句话,会在全班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可想而知。通过和学生做折筷子、“种”班级树的游戏,利用我班的“开心农场”基地,让学生体验合作的愉快,让学生明白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明白热爱集体的重要。我把每一个学生的个体行为与班级的集体行为、与班级的荣誉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明白个人利益应当在集体利益中体现,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从而帮助他们树立集体观念,增强为班集体争光的意识。对于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我都以班委会的名义进行课堂表扬、给家长发短信表扬,受表扬的学生坐一天荣誉座(下文会讲到)。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为班级增光是一件光荣的事,是值得大家尊敬的。这样,孩子们的集体观念一强,班级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班风正了,才会学风浓,学风浓了,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有大提高,班主任工作才会省心省力。
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班风正、学风浓。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同样是彰显班级特色的重要内容。因为,学生只有懂得做人的道理了,那才会做什么、学什么都能自觉地去完成。所以我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学会关心弱小,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学会尊老爱幼、……教育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关心,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善良的种子。面对着班里的“潜能生”(就是大家口中的差生,下文我会做具体解说的),我更是倾注所有的耐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这样他们才不会在班级的队伍中越掉越远。长期坚持这样的做人教育,才会使自己的班级班风更正,学风更浓,能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更省心省力。
三、建“龙头”,找“火车头”,转“后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建“龙头”。
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所选的班干部。所以,接手一个班级,首先就要建龙头。这“龙头”,必须是一支有朝气、有战斗力的班干部队伍。因此,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把“龙头”建设作为重点,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首先,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用班干部之前,我全面了解备选对象的家庭背景,过去任职经历,学习思想情况,尽量做到情况清,底子明。不能只看成绩,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如我班马晨晨,具有做事细心,任劳任怨,条理分明的能力,让她担任纪律委员,语文默写本负责人,一个多学期下来,她配合我把各项工作做得有条不紊,赢得了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工作得到认可与肯定,使她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并将这一信心迁移到学习上,成绩大幅度提高,各方面表现非常突出。进入文学社,得到了指导老师的称赞。施晓清、林锡,两个很内向的小女孩,但是任何事都是不折不扣完成,英语成绩一直在班上数一数二,做英语课代表当之无愧,用得当还可以减轻英语老师的负担,使用一年来,证明我的合理选择的确减轻了英语老师的负担,所以从四年级一直到现在,这两个人学生还在做英语课代表工作。
其次,宽进严出,实行试用制。对班干部的任免,我采用的方式是“宽进严出”。每一位学生,只要有当班干部的愿望,通过毛遂自荐或同学推荐都可以成为班干部。但所有人都是先试用,如果获得同学满意,老师认可,才能正式成为班干部。比如我班的史万阳、严心瑶,课上发言很热烈,有什么事能抢着做,各项活动中有他们活跃的身影,学习成绩也不错,做事很麻利,应该是很合适的班干部人选。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观察,我发现,两人对人严对己松,自己不能以身作则,老师不在经常不守纪律,因此,经过多次教育、提醒,进步不明显时,马上把两人的工作停了,但不是撤职,而是换另外的一些小工作,史万阳当了门长,负责教室门钥匙的管理,开门窗、关门窗。严心瑶,根据她的特长,专门负责班级黑板报的设计、编辑。两人没有因为当不上班干部而失去信心,相反地,以此为努力方向,正积极地向班干部靠拢。
其三,多方鼓励,增强学生信心。学生年龄还小,我们班主任给予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信心。因此,我经常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班干部树立信心。比如,我班有个学生叫陈鸿清、陈文昊,这两个孩子各方面都是好样的,就是胆小,不敢大声说话,于是不敢理直气壮,我想,凭着这两人的自觉守纪、做事的踏实认真、学习的勤奋刻苦,可以做好班干部工作的,关键是信心不够。我就抓住每个细小之处给予表扬,经常表扬陈鸿清会用QQ日志发表自己的最新文章,表扬陈文昊有礼貌,爱助人,小组长做得细心。时间一长,两个人敢在老师不在时大声对讲话的同学说:“两耳不闻窗外事”我想。这就是鼓励的魅力吧。
一旦“龙头”建立后,我就悉心指导,热心扶持,大胆使用,使他们在班级管理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另外我还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也成为学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支持者与智囊。有的家长本身就是管理人员,他们会教给学生一些管理技巧。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同时也使孩子与家长之间有了更多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一举两得。由于有一支比较好的班干部队伍,很多时候,我们班都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而我也可以从琐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脱出身来,有更多时间从事教科研活动,才能完成自己手中的很多事(如:批作文、写博客、看先进理念资料、学习电脑上更多的功能等)。
2、找“火车头”。
大家都知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所以,一旦“龙头”开始正常运转,我就得为全班学生找“火车头”。所谓找“火车头”。就是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榜样力量的发挥,就在“带动”两个字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群体的学生都要给他们找一个“火车头”。我们班值得全班同学学习的楷模是林锡。她有同学公认的许多之最,如:林锡做事最能静得下心,学习成绩最稳定,帮助人最真诚,写的字、画的画最漂亮等等。所以,班干部都以林锡为榜样,各方面都在明着暗着与林锡比。这样的好处是:在好学生中围成一个圈层,好学生就越来越好。但是,一个班的大部分人是追不上林锡的,所以,我根据观察,给每个学生找合适的对手,我为他们择优树立一个“刻苦”学习的榜样,比他们好一点点,让他们也有一个通过努力就可以赶超的目标,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过了一段时间,再及时调整。另外,我让每个学生都定好自己心中赶超的目标,这儿的目标要小,要让这些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达到的。每次考试后,公布每个人完成目标的情况,并在班级设立进步奖,每个学生只要努力都有获得进步奖的机会。我还在学生之间建立了“同过去的自己竞争”的激励机制,每个学生经过努力,只要比自己原来的成绩有提高,就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包括把情况通报给家长,让学生体验挑战自我的成就感,奖励他坐荣誉座一天。(后文会具体讲到荣誉座的实施)
3、转“后头”。
所谓转“后头”。就是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充分挖掘他们潜在的宝藏,使其充满自信地一步步走向成功。我从内心接受和欣赏每一个学生,因为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潜能生”。班上的沈家豪曾经有家长帮他写家作的事,王静因为有了弟弟要陪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黄甜,家长追着她学习,追得心力交瘁,与他们家长交流,家长居然有无可奈何的意思,但我不放弃,一有空就追着他们,拉着他们学,一有空就找他们谈心,为他们制定短期的奋斗目标(得到多少分,奖励什么,把这要求同时告知家长,让他们协助配合),并为他们找好师傅,结成对子。正是我的不放弃,这样的“潜能生”的学习成绩还没有到低分队伍,六七十分还能得到,而且人品还不错。
假如班上确实出现成绩只有个位数的差生,怎么转化?我是这样想的:就像我们的子女的出路一样,成不了白领,那我就让他成为蓝领吧。学习上出不了成绩,我可以把他的人品调教好。如:以前教过的谈栋只认识12345,其他一字不识,你要他有成绩根本不可能,那我就教他学做人:对人有礼貌,爱劳动,明辨是非等,时间一长,好多恶习都改掉了,进了初中还成了明星学生——最有礼貌,最爱劳动,最守纪律,当然成绩最差,但一点也不讨人厌。对这样的学生能更多的教育他如何做人,让他明白成绩不好,人品一定要好,人品一好,走上社会,最起码能凭着他的人品而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也应该算是我们教师教育中的一种无奈之举中的小成功。
四、建“我读我秀”角,彰显班级文化特色。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精神内涵。积极、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具有巨大的隐性教育力量,可以推动整个班级成员不断进步。作为班主任,必须善于针对学生的特点创建具有本班特色、符合学生需求的班级文化,使之影响和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在这方面我除了和大家一样设置几个规定的“角”之外,最突出的是还在教室里建了“我读我秀”角。这儿是学生的图书漂流角,也是学生的新作展示区。(教导处曾经为我班的这一角做过两次报道。)这两年我校给学生发了一些书,我们班级的小竞赛(如生字大冲关、阅读大冲关等前十位成功者、各项活动中的佼佼者、学习有进步的)奖品也是书,所以,学生手中有相当一部分好书,我就充分利用这些书设计了这一活动角。不做不知道,一做还真的很有意思,来参加书本漂流的同学很多,参加漂流的书有近三百本。书收到后,我赶紧与学生讨论怎么管理,然后,从收集书,到分类,贴标签,到设计班级借书规则,到借阅,一系列都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让学生亲自尝试着去做,做得出乎意料的好。学生也一有空就去借书看,(比到图书馆借书方便多了),班内形成了比较好的读书风气,而且明显看到了孩子在思想、行为上的成长。我想,光读书还不行,五年级学生还得会写。我就鼓励学生在QQ上加我,鼓励学生在QQ上发表日志,我每天晚上上QQ空间看看,有没有学生发表日志,如果有,我就把她的文章复制下来,及时修改,及时发到网上,第二天及时告知这个学生,并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这个学生,还在这个角上展出这学生的作文,并及时通知家长。从去年10月至今,学生上传给我的文章有一百五十多篇,光是一个寒假就有五十多篇,(陈鸿清一人就上传了30篇。)一些家中没有电脑的学生也会主动利用双休日写一些文章给我看,希望我能抽时间给他打印或发到网上。(去年我还为此写过博客)(跟学生加了QQ,谁在打游戏我基本上心中有数,这也为我对孩子的网络教育提供了便利。因为,学生迷上打文章,写日志,看老师同学的QQ空间、和老师、同学聊天后,转移了学生对游戏的痴迷,有更多的学生更我讨教网上看书、写文章的乐趣,这样自然而然地转移了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过度迷恋。)
五、设置有魅力的荣誉座,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我们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似懂非懂的小学生,不经常换点教育方法,学生的积极性的确是很难调动激发的。为此,我想到了在班内设置荣誉座,荣誉座位置设在横排的第二三张座位,让有进步的学生、受表扬的学生、当天作业全对或默写全对的学生、为班级或学校争了光的学生坐荣誉座(时间为一天),让她(她)感受那种光荣感,让班长及时记载每天做荣誉座的学生名单。你还别说,这一招很灵,好学生在争,成绩不好的学生经过努力同样争得到。(刘涛、刘宪成等)由此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六、设小岗位,起大作用。
每个班级常规管理中可设不少的岗位,在管理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我班设有纪律监督员(马晨晨):专门负责维持课间、活动、集队、上操、去食堂就餐、老师不在教室时的纪律,调解同学间的简单纠纷等;电器保管员(李明昊):负责电灯、电视、饮水机、电风扇等电器的开关、保洁等;眼保健操监督员(林锡):为同学提供正确的眼操示范,指导、监督学生自觉做眼保健操;礼仪监督员(郁雯):监督同学佩戴红领巾、胸卡及卫生袋的准备、使用,注意队礼规范等。卫生监督员:钟余、杨磊负责查楼梯,伍渝查栏杆长廊,陆芷奕查班级内卫生,刘涛专门管理清洁用具等;读书示范员(房颖):提醒同学用正确姿势读书、书写等;图书管理员(陈文昊、陈鸿清):负责设计图书借阅规则,班内同学借书、还书的登记,还有图书的整理和修补等。班级创设了能充分发挥每位同学长处的小岗位,能完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在班级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形成“人人关心集体,集体关心人人”的良好氛围,对学生有意想不到的大促动。(张一波、刘涛)
为了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起为大家服务的能力,我在班级里增设了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如:(1)每天七点半前打扫教室与包干区卫生,人人有岗位。我是这样做的:在接到班级卫生包干区后,我先到处走一走,瞄准各地段的工作,然后按学生的能力安排每个人的卫生包干区,全班47人每天有活干,但每天干活时间最多五分钟,做完后有监督员检查才算完工,才可以安下心早读。(2)以小队为单位,定期为班级出黑板报,各人有分工,自己组稿、排版、设计报头。如果遇到黑板报比赛,有班上特别优秀的人帮忙。(林锡、严心瑶、郁雯)(3)每天班级工作实行学生轮值制,即按学号每人“当一天家”。轮到的同学要负责起这一天的班级工作,早晨提前到校,把教室的窗打开,检查地面和桌椅是否整齐,又要拿起抹布把讲台擦干净,粉笔和黑板擦放好,同学们陆续地来了,“当家人”又要督促各组的组长把回家作业本收齐,交给课代表,然后便带领同学早读;每节课的预备铃一响,当家人要带领大家读班级口号(做作业读书要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班级口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背古诗等;课间提醒队员守纪律,帮助同学订正作业,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中午主持阅读;放学了,关窗、关灯、关门。这样,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每个人为集体的事而忙碌,为集体的进步、成功而高兴、欢乐,为集体的困难而焦虑担心。正是这种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产生的集体主义的情感把全班同学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了。在具体的行为情景中培养了“小主人”的责任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培养了能力。
七、利用“心语日记”,及时调整班级管理方向。
我们班主任有课务,有其他工作,不可能一直在教室,很难对班内情况有过多的了解。那么,如何了解班级动态和学生间发生的事呢?我让学生写“心语日记”。要求不高,每天能写个三五行就行。通过这日记,我可以及时发现班上学生的动态,谁在什么课上受表扬了、挨批评了;谁做了不好事情、丢了班级的脸了;谁最近家里发生特殊情况了等等都能及时了解,(比如:科学课上有人讲话、音乐课上女生心胸狭窄、体育课上谁摔跤了有人笑、有人去搀扶等等)我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及时调整教育的方向了。我觉得这一招中高年级很适用。
八、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家长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协助力量。我在家长中倡导少看一次电视,少打一次麻将,把时间空出来多和孩子沟通,陪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经历学习的苦与乐,帮助孩子成长进步。我经常和家长联系,给家长推荐一些平时在书上、网上看到的教育孩子的好文章、好经验,和家长一起探讨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家长一些合理建议。在与家长沟通时,我坚持“四不”原则,即:不直截了当地向家长告状;不因学生的问题而埋怨、指责家长;不以任何方式挑起孩子与家长的不和;不将自己的责任推到家长身上。每次家长来校或打电话时,我都主动向家长报告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有极微小的进步,也想方设法让家长相信,他们的孩子能学好,会进步。即使家长对我们不热情、不理解,我们仍要以一片真情去与他们沟通,共同做好学生工作(黄甜)。与家长交流,一定要注意艺术性(举例)。经过不懈努力,在我们班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甚至家长与家长之间都形成了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各位老师,其实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还有很多地方要注意,如:要想自己的班级工作顺手,就得多往自己班级跑,早晨先进班级后进办公室,7:30前一定站在讲台前,这样学生才会快点搞卫生,交作业,早点进入早读状态;中午饭后走过教室再进办公室,这样学生才会更及时完成上午留下的作业;放学后教室里没有学生再离校,这样才不会经常出现门窗未关、电器插头没拔或学生在教室造事等;学生做操、集队站在学生队伍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意外;每次活动前的反复强调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就餐纪律、课间不乱跑是必须天天对学生耳提面命的等等。
细细想想,我们小学班主任就如中药里的甘草、如老人口中的清凉油,教育教学中,非有我们的存在不可,而且工作既繁杂又艰巨,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因为只有艰辛的付出才会有丰硕的回报。
在我的年班主任工作中,虽然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伟业,但自己走过的每一段路,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会让我觉得踏实。年龄已近50,我想,我仍会在三尺讲台这方寸之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班主任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说得不到之处,谨请谅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