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书香校园>>活动方案>>文章内容

女人的命运——《红楼梦》读后感

发表日期:2013/9/5 8:13:3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冬香 有614位读者读过

                             女人的命运

              ——《红楼梦》读后感

禄口小学    程旭萍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我曾经一读再读。

在这里我不想讨论封建官场里的红楼梦,那些污浊的男人我是羞于去说,只说红楼梦里的女人与爱情。红楼梦里总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文人和小说,都离不开女人,也离不开爱情,红楼梦说石头,写尽了千古的风流,和各具特色的痴男怨女。

      鲁迅先生曾说过红楼梦远在一切小说之上,他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红楼梦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写人性,写情写的好,作者不畏强势,只求真情,是个真男人,活的自我。我在一本杂志上看过,曹雪芹的确是个多情之人,但他的多情不是乱情,天下女子档案皆在红楼梦里能对号入坐。

     多愁善感、才华横溢的林黛玉,稳重大方、八面玲珑的薛宝钗,性格温柔、宽容忍让的李纨,心直口快、不拘小节的史湘云,聪明能干、泼辣刻薄的王熙凤……

    而我,最欣赏的是探春,探春在贾家虽为庶出,但非常聪明能干,曾以出色的能力管理过偌大的贾府。她活跃且好奇,海棠诗社就是在她的提议下组织起来的;她性格乐观,虽远嫁他乡仍勇敢面对,而且反过来劝慰家人。

    作为贾府的小姐,庶出的身份颇为尴尬。赵姨娘贾环的愚昧无知又经常令她很丢脸。天性好强又天资聪颖的探春,容貌出众,很多方面她和王熙凤有好多相似之处,都争强好胜,都是口齿伶俐,都是一百个男人也比不过她。不过,探春不光有能力,也有一颗敢于创新的心,敢说敢干,力挽狂澜

《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她的身上散发着一股怡人的清香,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像男人却挣脱不了妇女命运的樊篱;她有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终究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梏。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没落家族进行改革的期望。

探春与其他正统女性极为不同的地方是她有自己一番人生抱负。她自己是这样说的:“……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心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儿家,一句多话都没有我乱说的。……”由此可见探春并不安心于做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或者太太了此一生。
   
探春的才能更多的表现在她治家理财的行动上。王熙凤嘱咐平儿说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了一层,又如今俗语说擒贼先擒王,倘她驳我的事。你可别分驳,你越恭敬,越说驳得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她一顶,就不好了。可见,这个向来无所畏惧的凤辣子对探春也有所畏惧,于细微处看出她这个小姑子管家的能力与过己之处。

探春应该是海外的王妃,且只能做海外的王妃。印证元春的判词三春争(怎)及初春景,探春不可能超过元春,所以不可能成为本国的王妃,因此也只能远嫁到外邦做王妃了。虽然是王妃,可她是远离故国在海外小国做了王妃。按传统的观念,这正是莫大的悲剧,探春纵有天高的本事,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探春,也只是整个悲剧中的一曲罢了。

曹学芹对薄命的女子,洋溢着对他们真善美和才学识的尊敬,洋溢着对鲜花插在牛屎上的愤懑。他总是习惯把自己想说的话借贾宝玉的嘴说出来,贾宝玉是曹雪芹的代言人。红楼梦里的这些女子不论出身如何,不论家族是兴是衰,女人的命运大都是悲剧。

       隔了千年以后,我们现代的女人命运又如何呢?就拿我身边的女人做例子吧,因为对婚姻的期望值太高,对男人的期望值太高,所以爱的天平就有了倾斜,而男人天生就有审美疲劳,我想,假如有机会,任何一个男人都想阅遍世上的好女子,而任何一个女人都梦想一个男人只为他一人而活。很多人都大声呼唤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到了现实中他们畏守畏尾,为了权势不择手段,如果需要他们不惜出买肉体和灵魂。           

这个时代里,能干的女人是不少,但能在社会这锅大杂烩里互相融合又保留自身原味的女人却少之又少!见多了夜深泪独流的女人,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名叫男人的人身上,最终,他离开了,她一无所有了。女人要做自己爱的主人。可以输给男人,可以输给女人,但一定不可以输给自己。

女人不是水,男人不是缸;女人不是泥,男人不是筐。新时代的女性,让我们以独立的人格、开明的观念、健全的思想,与男人比肩而立,相依相伴,共同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