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文章内容

守望教育梦

发表日期:2013/6/18 13:59:5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勇 有549位读者读过

守望教育梦

卞良燕

    2012年,一个似乎不算新鲜但的确又是新鲜出炉的词儿映入眼帘,响在耳畔——中国梦。2013年,各行各业便以“中国梦”为主题,不遗余力地开展起各种活动。一时间,举国上下各行各业无数的华夏儿女,大到花甲老人,小到蓬头稚子都被梦想包裹。“中国梦”这个词之所以一出现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想就跟这个“梦”字有关。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需要梦想。因为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才会有追求。“中国梦”被官方解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其实,在我看来,中国梦就是由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梦想立体组合而成的。如果每个人的梦想都实现了,那么中国梦就会自然而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梦并不断描绘着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对于军人来说,中国梦就是强军梦,对于航天人来说,中国梦就是飞天梦,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中国梦无疑就是教育梦。也许是因为自己职业的缘故,我一直坚信“中国梦”实现一定和“教育”密切相关。因为“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达到任何一个目的,都取决于本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

    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呢?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四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他说:“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

    梦想是“丰满”的,可现实却不可避免的“骨感”着。梦想中“教育”的模样时而清晰可见,时而混沌不堪。当所有的人和评判标准都将目光聚焦在分数上,“教育梦”在那一刻并不那么闪光。从2010到2013,我见证了一群孩子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变化,他们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知识丰富了……同时,笑脸变少了,私心变重了,想法似乎也不再单纯了。当然这样的改变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社会大环境也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总之,教育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将一个一无所知的自然人培养成具有创造世界能力的社会人。教师的力量也是伟大的,因为她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她能“塑造人类灵魂”。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承认,教师不单单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而现实教学中,又有多少老师关注了学生的灵魂呢?我们似乎只在乎:你的作业写了吗?这个知识点你会了吗?这次考试你考了多少分?也许从来就没有多少老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塑造某个学生的灵魂,比起学习成绩,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学生的灵魂状态,没有发现问题自然就没有问题需要解决。教育,绝不仅仅是“分数教育”,一定程度上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将聪明才智用到不正当的地方从而给自己、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屡见不鲜。总之,一个人先成人,而后才能成才。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高尚的道德操守,纵使你知识渊博又有什么用呢?

    多希望学生间的投毒、斗殴事件是极端案例,以后再也不会发生;多希望孩子的世界真的如成人所说是那样的纯洁、美丽和透明;多希望孩子们的世界能有一张超强的保护膜,能阻隔成人世界里的任何污浊;多希望孩子们在独立面对社会和人生之前能形成科学正确的“三观”;多希望所有的教育者能以身作则,关注孩子内心成长和道德取向。

    身为教师,我绝不敢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居,但我应该努力对得起这个世界给这个职业的神圣称号!教育,应该让学生形成对世界的美好期待和对人生的浪漫遐想。别让孩子眼里充斥着成人世界的肮脏与污浊,别让孩子对这个世界过早地产生失望。教育梦,大得让人无从说起,那就将这样的梦想幻化成每天实实在在的行动,永远将学生一生的成长摆在心中,每天坚持向梦想的地方踮起脚尖,总有一天我们会触摸到那个“教育梦”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