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江宁区禄口小学语文备课文稿

发表日期:2013/6/14 8:56:2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江远畅 有582位读者读过

 备课时间:    2013   2    3

年级

 

主备人:刘义明

复备人:

单元

课题

1、长城和运河

课时安排

2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人民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 、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

  6、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7、“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8、“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9、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0、指导朗读。

  (1-4)"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1、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2、指名读, 生评议。

  13、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异的景象:                         赞美、自豪之情

东起 西到   不朽诗篇

教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