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铃声响后
发表日期:2013/4/6 16:25:5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伍凤娟 有651位读者读过
铃声响后
情景一:
上课铃声响起,我来到班级,站在班级门口,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这些画面:埋头作业的、懒洋洋地趴着的、摸脸摸鼻子的、伸着脑袋张望的、头快埋到书包里找东西的、屁股撅着的、……真是千奇百怪,异常吵闹。我静静地看,慢慢地等。2分钟后,一半的同学坐好了;4分钟后,一大半的同学坐好了;七分钟后,绝大部分的同学坐好了,十分钟后,班里最后一名同学也坐好了。整整十分钟啊!宝贵的十分钟就在这等待中流失了。强按住心里的怒火,紧紧盯着学生,一下子就没了上课的劲头。
“上课!”
“起立!”
“同学们好!”
“老师好!”(声音拖拉老长,好几个声部)
“请坐!”(生气!)
情景二:
上课铃声响起,我来到班级,站在班级门口,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这样的画面:学生都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好了,极个别慢的看到我后也能立刻反应过来,端坐好。整个教室里非常鸦雀无声,同学们的双眼都看着我。这回没耽误一分钟,学生精神抖擞,我也充满了激情,劲头十足。
“上课!”
“起立!”
“同学们好!”
“老师,您好!”(声音整齐有力)
“山中留客 唐 张旭!”
“山中留客 唐 张旭!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已经是我们班级上课必备项目了。)
“请坐!”(充满肯定和欣赏)
这就是我们班最近这段时间的上课前表现,两种极端,完全不同。我非常满意学生现在的表现。(古诗背诵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这也是我慢慢训练出来的,大概花了两周的时间。开始,我是“咆哮”“愤怒”“压制”——效果不明显,第二节课依然如此。而我又不能总是等啊等,毕竟四十分钟的课堂,浪费十分钟是多么可惜啊!后来,我进教室时,总是带着一支笔,一本本子。第一阶段,到了教室什么话都不说,拿出纸笔,妆模作样的记啊记,然后报出坐的不好的学生的名字。当学生总是被报到名字的时候,也就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有错的了。当所有人都注意到自己的时候,他感觉势必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了。第二阶段,走进教室,报出坐的好的学生名单,榜样激励,立刻奖励小星星。几天下来,学生都识数起来。慢慢地,铃声响后,由10分钟缩短到5分钟,再由5分钟缩短到1分钟,直至现在的几秒钟,教室就能安静下来了。第三阶段,也是我最期望的阶段。当我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能准时赶到班级时,学生依然能端坐着,安静地等着我,每每到这个时候,我对学生充满感激和感动,二年级的孩子能做到这样,真不容易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会使教育活动失去宝贵的动力源泉,也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上课铃声响起,请快快走进教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