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励?
发表日期:2011/3/1 13:47:2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23位读者读过
走上教师岗位已经半年了,在这半年的教学中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对待学生我究竟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是严厉的呵斥还是温柔似水的对待?也许在一个孩子身上我找到了答案。
他,一个正常人眼中的“智障儿童”,初次见到他我并没有发现他有何异常,更多的是觉得他白白胖胖的很可爱,经同事提醒我才知道他的“特殊身份”。于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特别留意他,也发现了他学习起来的确不是一般的困难,作业无法自己完成,课堂上不分一分钟的精力来听课,我很着急,刚开始总是耐着性子去哄他做作业,他开始给面子的抄来交给我,因为知道他的作业都是“复制品”,我在批改的时候也是早早的打一个“及格”的等第。久而久之,他又开始不写作业了我开始呵斥他,责令他必须按时写来交给我,哪知他完全不买账,我忍无可忍,气急败坏的批评他,甚至看着他写,在我的凶猛的“炮火”轰击下,他极不情愿的完成作业,可是因为是他自己写的作业,我的批改也开始认真起来,给了他一个“中等”的等第,并夸奖道:“看,你写的真不错,虽然这次是中等,还不算太好,但是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更好!”说完给他分析了错题,那次看的出来他很开心,脸上还泛出了红晕。之后的日子我发现他开始主动的做起作业,并经常来问我这题怎么做,那题怎么理解,我开始明白,原来一次不经意的鼓励竟然让他起了转变。
是啊,同样是教育的方式,自古“严师出高徒”,严厉的确是能让学生对老师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可久而久之,师生间的距离也在那一声声的呵斥中渐行渐远了。过度的严厉和高要求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让他们增强自信心,我想教育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