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原创]让孩子在真爱中成长
发表日期:2013/3/27 23:50:0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15354 有603位读者读过
让孩子在真爱中成长
——小学班主任角色定位的几点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路的引路人。”,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我觉得,在班集体建设中,小学班主任要具备“妈妈心”、“婆婆嘴”、“教练胆”,使学生不断在爱中自信,在严中自立,在放中自强。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一定要以发展作目标,一定要真切的关爱学生,让孩子在真爱中成长。
一、做孩子的朋友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告诉班主任努力缩短心理距离,尽力平复年龄代沟。真正把学生当作朋友,真正让学生感觉到来自老师朋友般的关心、爱护,他们才会从心底接纳你、尊重你,才会自觉听你的话,按你的要求去做。
1、关爱心灵,畅谈“心语”。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师生间彼此相互理解、信任、尊重,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师德的核心是爱,更是对学生的心灵之爱。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处于青少年时间,有了自己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一些问题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因年龄特征及师生的年龄差异或性格上的原因等,他们往往把自己的真情埋在心底,羞于表达。在班集体建设中,我充分发挥“心语”信箱的作用,鼓励学生大方、大胆地把自己对学习,对同学,对班级,对老师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心语的形式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每一封“心语”,我都用心阅读,精心回复,真心保密。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我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方式,先给他们写心语,在信中谈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谈对他们的赏识和希望,用真心和真情感化他们,使他们融入集体,感受温暖。如徐萍同学,母亲在她很小时就离婚外嫁了,父亲又于去年不幸病逝,她寄养在伯父家中,由于从小缺乏母爱和关爱,她沉默寡言,成绩很差,很少与人交往,同学们对她也是“敬而远之”。经过调查了解,我主动给她写了一封信,既指出了她的一些不足,更肯定了她热爱体育,内心火热等“闪光点”,并相信她的上进心、善良心一定能助她进步。她很感动,主动给我回了信,小心披露了内心的“孤独”,表达了渴望理解,得到温暖的心情,上课也敢抬头注视我了。校运动会上,我发动同学为她鼓劲,给她加油,在同学们的助威呐喊声中,她不负众望,荣获年级组女子跳高第一名,同学们围着她乐啊、跳啊,她灿烂的笑脸又回来了。“心语”让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和谐中更显温馨。
2、关注成长,共进共享。班集体建设就是要构建和谐的班级,形成平等、友爱、默契的师生关系,形成互助互赏、共进共享的同学关系,形成开拓创新,携手前进的良好班风,使每一名同学都能在融洽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在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禄口是一个特殊的地区,外出做皮毛的人很多,留下了无数的留守儿童;机场开发带来了发展机遇,迎来了极多的外来儿童。留守儿童远离亲情,缺少监督;外来儿童父母忙碌,缺乏关爱。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单纯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导致有的孩子习惯偏差,行为懒散。如马冬禄、刘发洪等同学,就是这样典型的代表,他们沉迷游戏,学习马虎,作业不做。为此,我以朋友的身份,经常与他们谈心,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在征得家长的同意下每天放学把他们留在班级,陪着他们做作业,帮助他们解决疑难,下班顺路送他们回家;双休日时,利用“家校通”或打电话去查询、叮嘱。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他们的不良行为逐步改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既促进了师生间的友谊,更促进了班级的凝聚、和谐。
我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上课时,我们是师生,下课时,我们就是朋友。不断和他们谈天,利用心语进行交流。一段时间下来,所有学生都视我为朋友,课间,我的身边总是围着叽叽喳喳的小鸟,所以,我强调的一些要求、习惯,学生都乐于接受,为更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做孩子的导师
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和遗忘是他们的本性,由于多方的原因,现在的孩子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老师强调的一些行为、习惯,往往会被丢之脑后。要打造奋进的集体,班主任既要有一颗妈妈般慈爱的心,关心、宽容孩子;也要有一张婆婆般啰嗦的嘴,提醒、叮嘱孩子,这样宽严相济,学生才会不断改进,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向上的班风。
1、课桌添彩,墙壁说话。为了让学生不断的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时时刻刻地使自己处于激励之中,我要求每个同学选择最喜欢的一则名言或自创一则自己的“名言”,用小卡片的形式,制作精美,书写工整地贴在自己课桌的左上角,既给课桌添了彩,又给自己鼓了劲。同时,加强对教室墙壁的利用,让他说话,让他育人。对教室的前墙和两边,为了不过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我只是适当地进行了点缀,一幅画,一句名言,一则温馨的提示等。对教室外面的展板和后面的墙面,我精心布局,合理设计,分别开设了“真我的风采”、“成长的乐园”、“闪亮之星”、“才艺园”、“童趣地”、“荣誉角”“温馨语”等,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美文、书法、图画、手工等优秀的作品展示其中,每两周一换;把全班同学和老师的照片贴成一个家,把各级各类获奖证书贴在最显眼处,让作品激励学生,让提示提醒学生。使学生不断处于激励、教育、提升之中。
2、五星少年,人人争创。为了使评选在平时,激励在过程。我校创设了“五星少年”的评选机制。变每学期一评的“三好学生”为每周一评的“五星少年”,增强了学生评星、夺星的动力。我充分利用这一教育、激励学生的绝好时机,把评选标准贴在墙上,组织学习,号召学生对照标准,不断努力,奋勇摘“星”。首先,我要求每个同学根据“五星”的标准,结合自己的表现,制订“夺星计划”;其次,在班队会上,让大家总结自己一周的表现,自我申报和民主推荐。再根据“班级学生每周品行测评表”上所得的分数来审核是否符合夺星资格;然后民主表决,根据得票数确定本周各星的人选:最后,由获“星”者发表得星感言,并把“星星”贴在教室“闪亮之星”的光荣榜上。评星过程做到了人人评,个个创,形成了相互竞争,你追我赶的氛围。 “五星少年”的评比对优秀生的功效明显,对后进生的激励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王帆、张瑞等同学,基础一直很差,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 “五星少年”的评比,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班会课上,我有意引导,积极鼓励,并适时地让他们获得了“劳育之星”、“体育之星”,在“星星”的激励下,他们有了信心,有了希望,有了力量,尤其是张瑞同学,学习的动力激发出来了,再获一枚“智育之星”而发表获星感言时,激动地说:“感谢同学们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星星的激励,我会向着‘五星少年’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如今,全班同学在“星光”的照耀下,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完善,形成了奋进向上的优良班风。
三、做孩子的教练
众所周知,一个优秀的教练除了精彩的指导示范外,更重要的是要放手让学员去实践、去操作。我对学生的能力锻炼非常重视,时常激励学生:“人在锻炼中成长”。对班务工作我先是手把手地指导,接着就半扶半放,现在已完全放手,让学生大胆上路。我一直运用着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学生能做的事,小组长不做;小组长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有目的地放手,学生就能在管理中受益,在活动中成长。
1、我的地盘我做主。班级是育人的基地,目标是奋进的方向。班集体建设中,我十分重视听取学生的意见,让每个同学都知道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职责,懂得自己的言行要时刻和班级的荣誉揉合在一起,并结合班级的实情,来确定 “班级目标”、“班训”、“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等。然后分小组、大组民主讨论,精心取舍,最终确定。有了自定的目标,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同学们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风采,享受成功的乐趣。尤让我满意的是班务承包活动。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宠儿。劳动观念弱,动手能力差。为此,我结合“班级公约”中的“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这一条,运用了一句时髦的广告词:“我的地盘我做主”。由班委会将班务划分成了若干块,学生每人自领一小块,每天抽时间自我完成,相互检查,相互督促,并逐步形成了习惯。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劳动光荣意识、相互帮助意识有了加强,奋发向上,为班级争光已是蔚然成风。
2、班级服务我愿意。小学生之间打打闹闹、磕磕碰碰的繁琐小事很多,牵扯了班主任很多的精力,是班主任最大的烦恼。班集体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把班主任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为此,由学生民主选举了一些品学兼优,认真负责,乐于奉献的同学成立了班级志愿者队伍,班级的日常小事全部交给志愿者打理,他们也充分显露了自身的才华,相互配合,每天的早读、午读、各项活动等都完成的很出色。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在锻炼中成长,还设置了流动的志愿者助理职务,让他们在现实中学习、锻炼,做到了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个个成为班级主人,班级风气不断纯正,良好效应不断生成,真正实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已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班主任工作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苦涩过后是香甜。只要正确定位角色,真心地对待孩子,细心地引导孩子,放心地锻炼孩子,他们就会茁壮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