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原创]让每个学生尽情的发展

发表日期:2013/5/15 10:44:0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应平 有587位读者读过

让每个学生尽情的发展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忙碌与辛酸终将过去,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和汗水结下的果实。回想与办公室的同事们辛勤工作的每一天,在一起时每一个快乐的画面,朝夕的相处,充实的生活,理解和宽容,帮助与支持,让我深切感到我们就如一家人,茉莉般的爱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把这段话作为我工作总结的开头,为的是提醒自己,能以一种平和而真诚的心态面对大家,客观的、真实的向大家汇报我的工作情况,这几天的我一直在追忆中度过,忙忙碌碌中时光转瞬即逝,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时光里,虽然脚步蹒跚但受益匪浅,下面作一个简要的小结。

一、加强自身修养,关爱学生身心。作为一名教师,我热爱教育事业,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在思想政治上,能时刻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我能主动关心学校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对于学校的荣誉,我也能积极维护,凡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话,我就多说;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情,我都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然后尽心尽职地去做好。

 二、学习教育理念,打造课堂精彩。 “脚踏实地,认真细致”是我教书育人的座右铭。我认真学习各种新的教育理念,虽然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看报、书籍等,还经常在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并珍惜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此,每次备课我都是先认真阅读思考,读课文,读教参,读备课手册。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理解的重点、难点,寻求突破的策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上课时有的放矢,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努力做到简约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常态课不断精彩高效。能够根据减负的精神,不抢课,不占课,对每天的作业,都经过精心地挑选、指导,切实起到有点带面的作用。 

三、加强教育辅导,提高整体成绩。 我对后进学生的管理,更是不遗余力。因为我是跟班上的,所以对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同时,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并在平时和考试中都严格要求学生, 有时甚至达到了苛刻的程度,为了把后进学生的成绩提上去,真可谓苦心孤诣, 绞尽脑汁, 想尽了一切办法, 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课堂关注他们的表现,课间面批他们的作业,放学在和家长通气的情况下,每天为他们辅导。为了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更扎实,更牢固,我还充分因地制宜,发挥学生的帮带作用。比如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帮助;一般问题找中等生指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于家长对孩子进行辅导。一学期来,成效显著,本次期末考试,全班及格率百分之百,最低分也达到了71分。

四、重视课外阅读,拓展语文外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讲整本的书”。著名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指出:“学生的知识,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对于儿童的精神发展而言,阅读既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语的营养,又为他们构筑一个温馨、实在的成长环境,强健儿童的骨骼,丰满他们的血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重视加强学生课外阅读也成为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要开展好课外阅读,创设“书香氛围”尤为重要,让浓浓的“书香”浸润孩子,帮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孩子一生夯实基础。鉴于此,本学期,结合学校“第三届阅读节”的锲机,我鼓励孩子们真的用心去读书,决不搞花架子。每天早读,大声的诵读经典;每天中午,默默地走进书海;每天晚上,静静地品味人物。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了,各种知识丰富了,写作水平也大幅提高了。

五、自觉严于律己,做好常规工作。一学期来,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天坚持早到校,迟离开。工作勤奋踏实,兢兢业业,及时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争取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无可挑剔。虽然能力水平有限,但我有决心在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中, 任劳任怨, 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 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一切。

在以后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更加积极地完成各项任务,为教育事业抛撒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学校的美好明天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