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原创]做个称职的老师
发表日期:2013/5/10 11:04:2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应平 有572位读者读过
做个称职的老师
时间总是如流水,转瞬即逝,一去不返。紧张而忙碌的2012学年又要结束了。在这一年里,我始终把教书育人当成首当其冲的大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平和而真诚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学生,认真履行职责,较好的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工作中,虽有喜有忧,有苦有甜,但均能从容对待,淡然处之。现予以小结:
一、加强修养,关爱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无比热爱教育事业,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注意自身的师德修养,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努力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我课间大都在班级,并不是在补课,而是和学生说趣事,拉家常,在交流中获得了学生的一些信息,发现了一些特点,并逐步得到了学生们的信赖,他们能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都跟我谈,或在心语日记中倾诉。我和同学们的关系是十分友好的,我尊重他们,爱他们,并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在教学中,我深深的明白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做人。我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老师能重视他们的价值,能与他们真诚交往。因此我努力去做,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他们纠正学习和思想上的问题,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钻研教材,精心教学
“脚踏实地,认真细致”是我教书育人的座右铭。我能认真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遵照教材特色和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教学。本学年,我班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后进生较多。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我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既扎实有效又生动活泼;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我反复提醒,经常教育,并无数次与家长联系,寻求家校教育的合力;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抓紧一切时间对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导,总是把每天中午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订阅教育书刊,还经常在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参考,并珍惜外出听课的机会,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此,每次备课我都是先认真阅读思考,读课文,看教参,钻手册。既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理解的重点、难点,寻求突破的策略;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寻求教学的方法和窍门。上课时有的放矢,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努力做到简约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常态课不断生成精彩。严格执行“五严”的精神,不抢课,不占课,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三、注重辅导,凸显兴趣。
对后进学生的管理,我向来都是不遗余力。我班的很多后进生,他们不但成绩差,而且学习意识差,习惯差。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几乎都是基础较差,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故而有点自暴自弃了。于是,我对症下药,因势利导,给他们讲道理,帮他们树信心,并让家长和同学配合,使他们的兴趣不断上升。为了能把后进学生的成绩提上去,我因材施教,真可谓苦心孤诣,绞尽脑汁,想尽了一切办法,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堂关注他们的表现,课间面批他们的作业,放学在和家长通气的情况下,每天为他们辅导。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更自觉,更主动,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学生的帮带作用,打造“青蓝结对”工程,安排专人辅导、督促、检查。并充分利用家校通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同时,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并在平时和考试中都严格要求学生。一学年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了一些上升。并在市、区、校的多项比赛中获得了奖项。
四、严于律己,促进和谐。
本学年,作为年级主任,我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天坚持早到校,巡视各班的早读;迟离校,检查各班的常规。虽然能力水平有限,但在工作中,能任劳任怨,全身心地投入,无保留的付出,勤奋踏实,兢兢业业,及时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要求自己尽量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无可挑剔。毫无保留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同时,能够与每一位老师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团结奋进,能够发挥自身的热情为老师们尽微薄之力,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感受到温馨和谐大家庭的温暖。更能够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团队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奋进。
付出终有收获,经过不断地努力,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一些表彰,辅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的征文比赛中收获了不少的奖项,还有学生的文章在报上发表。但实事求是的说,虽然一直在努力,可一直都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勤勉努力,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日常工作,为挚爱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