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
发表日期:2013/4/22 9:32:2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崇发 朱健 有589位读者读过
“感同身受”
终于有幸再次见到这个名字,只不过,今年这个名字出现在我所“管辖”的范围。早在前两年,我就听说她给我们班上的男孩子写纸条,传信件,我在感慨竟有如此大胆学生的同时,也记下了这个好听的名字。
去年开学初,我终于见到了她。她跟随着父亲来报名,立在我身旁,并无言语。我打量着她:披肩的长发,精致的五官,长长的睫毛下藏着一双灵动的眼睛,那双眼睛不时地闪动着,左顾右盼,里面闪烁着对世间好奇的向往。
拿着她那本皱巴巴的成绩册,我仔细打开,小心地读着每一个字,因为我知道这是个有故事的学生。里面的评语尽是老师们对她的鼓励与鞭策。而相反,让我叹息的却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成绩栏。于是,作为一名毕业班的班主任,我知道我遇到了一块难啃的“骨头”。
其实,从她的长相来看还是很讨喜的,而且我深知要想“驯服”她几乎是不可能的。她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下藏着太多的想法,让我不知该如何对待。这不过她并没有将“思索”用于对她来说至关重要的学习上。
成绩册中,我看出她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同学们的口中,我得知她是个有“前科”的家伙,这可挺让我头疼。后来,每当班上有学生说自己的东西丢了时,我注意到总有几双眼睛总将“怀疑”的目光扫向她,那些目光虽然无声,但却尖刻,仿佛要看进她的心里一般。而她,满不在乎,似乎早已“久经沙场”,无所谓了……
后来的几件校外此类事情让她的家长颇为头疼,她的父亲也来找过我几次,表达了对自己女儿的强烈不满。我记得她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丫头,你要成人啊,不成才不要紧,要成人啊!”而她,都是低着头,一言不发,楞在那里,攥着自己的小手,这场景至今在我脑中不能忘却。
后来终于有一次,当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英语课时,她着急地在自己杂乱的抽屉里翻啊翻啊,当时我没有去询问,而是用眼神制止了她的行为。课后,我把她叫来,询问她在找什么。她站在那里,眼神还是散的,看得出来那件东西对她来说很重要。我随即问:“XX,你告诉我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她眨着无助的眼神,半天吐出了:“很急。”我抓住机会,把别人丢了东西之后的心情描述给她听。她不作声,但却点了点头,也许她此时才知道什么叫做“感同身受”。
庆幸她最后还是找到了对她来说至关重要的物品— 后来我得知那是她亲生母亲所留给她的……
让我欣慰的是,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听说过她再拿过别人的东西。也许,正是那次“意外”,让她知道丢失心爱之物的滋味,那滋味如此强烈,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