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研活动材料
发表日期:2013/4/15 13:53:3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15590 有558位读者读过
《根和茎》教学反思
禄口小学 江远畅
《根和茎》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二课,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中,学生已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讨论,建立了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本单元将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功能做较深一层的研究。本课教学中我认真实施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坚持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原则。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大胆猜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猜想能力。
在导入部分,我采用几幅艺术根雕图切入本课的内容重点:根,增加了科学课的艺术趣味性,这也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效结合。在新授的一开始,我首先出示菠菜和葱,展示学生非常熟悉的菠菜和大蒜的根,学生很能接受,菠菜和大蒜的根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先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图片讲解,揭示直根和须根的概念,再让学生画图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观察所带的植物的根,将所学进行运用,这一过程设计紧凑,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
在课前,我多方收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并多次检验,力求使其达到理想效果,如:在这节课上,主要用到各种植物的根。这节课内容很贴近学生生活,活动材料也更多的来源于生活,植物的根都是孩子们身边比较容易获得的和有教育价值的,这些物品是由学生自己准备作为他们的操作材料的,一方面学生在寻找这些根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也对植物的根有了一定的认知,另一方面让学生使用自己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实验,学生们会更大胆地进行实验,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都会更投入,小组之间的讨论也会更激烈。在讲根的作用时,我运用了诗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讲解了的根有固定植株的作用。演示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根吸收水分这个作用很多学生都知道,但是具体是如何吸收的呢,并没有学生真正的观察过,而且这个过程也不方便观察,所以采用的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一下这个过程,增加学生的感官认识。在教学中我力图渗透科学课的德育教育。科学课中的德育教育在本课中的表现有: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鼓励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要胆大心细,以事实说话,培养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在科学活动中要有耐心毅力,做事善始善终,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乐于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意见,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团体合作精神。学会尝试,巩固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出:科学是一门开放的过程,它的外延是全部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而教材作为科学教学的载体是有限的、单一的。因此,我们要跳出教材用教材,把教材变得更丰厚些,让学生综合性地学习科学。教学时,通过师生协同活动,启发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尝试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辨别生活中植物的根,目的是让他们明白,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总之,本课时教学让学生掌握了一些操作,观察,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观察运用的形式,步步深入,培养了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同时注重讲练结合,使学生逐步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让学生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