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原创]让爱充盈教育间

发表日期:2013/4/14 10:12:1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应平 有610位读者读过

让爱充盈教育间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陶应平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

无数的教育案例证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技能,还要发展能力,培养一定的思想品德。这就要求我们心中必须充满爱。爱生,才能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爱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全面关怀学生;爱生,才能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我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成效。

一,重视言传身教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是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老的名言告诉我们,老师的言行举止是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会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小学生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人格修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我们不仅要能给学生“讲道理”,更要给学生“做样子”。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坚持做到严谨认真,严守职业道德,以爱润其心,以言导其行,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总是率先垂范。每次早操时,我都是站在学生的前例,夏天不站在树阴里,冬天手不插口袋里;每次作业时,我总是细心批阅,认真书写;每次活动时,我都能精神饱满,展现活力。让学生保持教室与自身的干净整洁,我自己的穿着、讲台、办公桌等也时刻保持着干净整洁;教育学生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我自己首先做到每天微笑面对学生、家长,用语文明礼貌;培养学生良好的早读习惯,我总是先一步到教室等待,与学生共读;教导学生劳动最光荣,班级劳动时总能看到我和学生同劳共乐的热闹场面……虽然平淡无奇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令学生耳濡目染,自觉践行。早读、午读时孩子们是那么认真、自觉地看书;早操、午餐的队形是那么的安静、有序;课间时分,孩子们的活动是那么的文明、活泼;班级劳动时他们的身影是那么的勤劳、忙碌……言传身教的效果时时处处在有效体现着,为此,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成功。

二,注重心灵沟通。

交流,从语言开始,沟通,从心灵起步。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师爱是最神圣的,其神圣之处在于它有崇高的使命感和温馨的育人功能。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做好优秀生的工作,而且更应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现在的学生头脑活,懂事早,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爱护和帮助,更需要老师走进学生们的世界,用心灵去开启他们的窗户,真正的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我在班里设立“小小信箱”,广泛地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提出的批评和合理化建议,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予耐心的解释。班主任应该抽出时间来,多找他们谈谈心、说说话。不要摆老师的架子,像朋友那样和学生相处学生感受到你的善意,你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就乐于听你的,乐于帮你,乐于不给你添麻烦。这就是感情投资,运用好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接受你、喜欢你课余时间里,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闲话家常,以朋友的方式与他们交谈,很多学生逐渐与我拉近了距离,彼此信任,也开始从心底接受我的教育。有了可信度,我所施行的教育才能顺利进行。郝帅,是我们班一个桀骜不驯、活泼好动的学生,了解了他的特点后,我经常心平气和的与他谈心,交流对班上一些现象和一些学生表现的看法,在评论他人的不良行为的基础上进行自身反思,再循循教导他。并向他例举一些班级中表现好的学生,而且非常明确的表明老师的赞赏态度。他很聪明,一点即通,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我再对他进行循循善诱:男子汉,就应该知错能改,要学会做文明守纪的学生,学会做勤奋学习的学生。告诉他,要做到每天改掉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我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的效果,如今,他已经能在课堂上端正的坐着听讲了,更值得欣慰的是他的行为习惯也有了较大的改观。一段时期的感情投资,他懂事了,进步了成长了。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欣慰。

三,运用宽容善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是花朵,是正在学飞的小鹰。对他们成长中的小的瑕疵,教师要难得糊涂,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在教育过程中,适当应用宽容的手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修炼出一颗有容乃大的心。有的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失,而且,他们有时的某些举动往往是下意识的行为,并不是有意去违反纪律。若一味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动辄对他们训斥、讽刺、挖苦,反而会引发逆反心理,事倍功半。因此,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就大事化小,适当引导,要给学生一个认识、改正的机会。学生就会从教师宽容的教育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上的尊重。如常有孩子上课时在桌子底下看课外书,他们是爱读书的,只是安排错了读书的时间。若我们一味的去批评指责,那只会让孩子在极端的恐惧中,丧失了读课外书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我会一边讲课,一边慢慢踱步到他的跟前,用手轻抚他的小脑袋,他则会轻轻立刻收起书,待到课后再与之谈心,聊聊书中内容,肯定他爱读书的好习惯,并旁敲侧击的提醒他看书的时间需要选择。总之,发生问题,教师要学会冷静思考,妥善处理,努力缓解师生的对立和矛盾,在学生可接受的情况下“轻松”地受到了教育。宽容,带来了非凡的效果,宽容,其实也很美丽。

真爱学生,要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有了它,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乐于矫正言行,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