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小学生的提问
发表日期:2013/4/12 13:29:4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江远畅 有626位读者读过
小学生天真、幼稚、求知欲强、 爱动脑筋,对任何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往往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有时侯问得老师无言以对。这并非是一种坏现象,恰恰说明了学生把老师当作了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崇拜者。所以,老师应该正确对待小学生的提问。
一、发扬民主,深化教育
教育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只有师生配合默契,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状况,彻底打破“一言堂”。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学生提问。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启发,以便较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老师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有个学生就很担心地问:“老师,狼扑向小羊,结果怎么样了呀?”这位老师采用了引导方法,让学生去想象,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狼向小羊扑去,用力太猛,撞在大石头上死了。”有的说:“狼刚要向小羊扑去,来了个猎人把它打死了。”也有的说:“狼向小羊扑去,聪明的小羊一躲狼掉到山下摔死了。”等等。这些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合理、童心得到了满足,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种情况是学生指出教师教学时的失误问题。教师在教学上出现错误是不应该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有时难免出现点差错,这也不足为怪,应该正确对待,,虚心接受学生的挑剔和指正。
二、鼓励好问,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小学生好问,是积极主动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表现。课堂上老师首先应该给以肯定和爱护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耐心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发展思维和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往往有些老师在上课时不喜欢学生的好问,怕耽误时间,打乱教学计划。还有些老师怕学生提些疑难问题,回答不好丢面子。其实这都是老师的多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是积极开动脑筋的表现,有利于开发智力,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如一位老师在教《跳水》一课时,有学生突然提出:“课文开头为什么要用‘风平浪静’一词呢?”把这位老师问得当时无言以对。可这位老师并没有慌,而是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纷纷发言,积极阅读课文,结果课文内容读明白了,问题也解决了。可见,课堂上正确对待和鼓励学生的提问是件好事。绝不能怕耽误课堂教学时间,而忽略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一、发扬民主,深化教育
教育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只有师生配合默契,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状况,彻底打破“一言堂”。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学生提问。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启发,以便较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老师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有个学生就很担心地问:“老师,狼扑向小羊,结果怎么样了呀?”这位老师采用了引导方法,让学生去想象,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狼向小羊扑去,用力太猛,撞在大石头上死了。”有的说:“狼刚要向小羊扑去,来了个猎人把它打死了。”也有的说:“狼向小羊扑去,聪明的小羊一躲狼掉到山下摔死了。”等等。这些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合理、童心得到了满足,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种情况是学生指出教师教学时的失误问题。教师在教学上出现错误是不应该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有时难免出现点差错,这也不足为怪,应该正确对待,,虚心接受学生的挑剔和指正。
二、鼓励好问,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小学生好问,是积极主动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表现。课堂上老师首先应该给以肯定和爱护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耐心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发展思维和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往往有些老师在上课时不喜欢学生的好问,怕耽误时间,打乱教学计划。还有些老师怕学生提些疑难问题,回答不好丢面子。其实这都是老师的多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是积极开动脑筋的表现,有利于开发智力,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如一位老师在教《跳水》一课时,有学生突然提出:“课文开头为什么要用‘风平浪静’一词呢?”把这位老师问得当时无言以对。可这位老师并没有慌,而是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纷纷发言,积极阅读课文,结果课文内容读明白了,问题也解决了。可见,课堂上正确对待和鼓励学生的提问是件好事。绝不能怕耽误课堂教学时间,而忽略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