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少先队>>文章内容

2025--2026学年度禄口中心小学少先队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25/8/27 14:30:1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魏珍珍 有1580位读者读过

2025--2026学年度禄口中心小学少先队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少年儿童成长规律,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强化少先队组织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少先队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思想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让少先队员深刻理解党的伟大事业,增强对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2.组织建设强化:规范少先队组织管理,完善入队流程与队员培养体系,提升少先队干部的服务能力与责任意识,增强队伍凝聚力。

3.培育队员素养:注重培养队员的自主管理、社会实践、创新创造等能力,促进队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优化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富有爱心的辅导员队伍,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培养一批品学兼优、服务意识强的队员骨干。

5.协同育人增效:加强与学校各部门、家庭、社会的联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为少先队员成长搭建多元平台。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思想引领工作

1.主题升旗仪式常态化:围绕“开学季”“国庆节”“建队日”“重阳节”“消防安全月”等节点,策划“新学期·新梦想”“致敬祖国·强国有我”“红领巾心向党”“敬老爱老·传承美德”“安全伴我行”等主题升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情景剧表演、优秀队员事迹分享等形式,深化思想教育。

2.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化:结合重要节日开展特色活动,如9月开展“尊师重教·感恩同行”主题教育,组织“我给老师写封信”“课堂礼仪我践行”等活动;10月结合国庆节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包括红色故事分享会、爱国主题手抄报比赛;10月13日建队日期间,举办“牢记党的教导 争做强国少年”主题队日活动,增强队员的组织归属感。

(二)组织建设工作

1.入队教育规范化:针对一年级新生,分阶段开展4次入队前教育,内容涵盖少先队历史、队旗队徽意义、入队礼仪等,通过“红领巾小课堂”“知识闯关”等形式帮助新生掌握入队知识;严格入队考核,确保入队队员符合标准。

2.队伍管理精细化:完成少先队干部选拔与培训,设立大队委、中队委、小队长三级岗位,通过“干部培训会”“岗位实践分享会”提升服务能力。

(三)活动开展工作

1.校园活动深度参与:协助学校开展科技节、运动会、读书节等校园活动,承担活动主持、礼仪引导、氛围营造等工作。

2.特色主题活动创新化:9月开展“好习惯养成月”活动,通过“好习惯打卡”“文明小标兵评选”等形式,培养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11月结合消防安全月,组织“红领巾消防宣传员”活动,邀请消防员进校园开展讲座、演练,制作消防知识宣传海报;12月开展“冬日送温暖”公益活动,组织队员捐赠书籍、衣物,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协同育人工作

1.家校联动深化:继续推进“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家长志愿者走进校园,开设职业体验、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等课程,丰富队员知识储备;组织“亲子实践日”,结合重阳节开展“我陪长辈过佳节”亲子活动,促进家校情感交流。

2.校内协同强化:加强与德育处、教务处、体育组等部门的合作,在大课间管理、校园常规检查、体育赛事组织等工作中发挥少先队干部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9月)

1.制定计划与动员部署:制定本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组织召开全体辅导员会议,传达工作计划,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

2.开展入学教育与常规训练:结合新生入学,开展入学教育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纪律卫生等方面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组建少先队大队委和中队干部队伍:通过民主选举等方式,选拔组建新一届少先队大队委和中队干部队伍。对新当选的队干部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和工作要求,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二)第二阶段(10月-11月)

1.深化思想引领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国庆节、建队节等重要节日,开展 “红领巾心向党”“我和我的祖国” 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队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开展红色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队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队员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推进少先队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按照《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工作条例》要求,规范少先队组织设置,完善大队、中队、小队组织机构。加强队籍管理,做好队员信息登记和更新工作。修订和完善少先队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少先队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为队员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结合 “垃圾分类我先行”“小小志愿者” 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队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第三阶段(12月-1月)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培训:组织中队辅导员参加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少先队工作理论、活动策划与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2.总结与评估少先队工作:对本学期少先队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照工作计划,检查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组织召开辅导员工作总结会议,听取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为下学期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3.开展期末表彰与假期实践活动布置:对本学期表现优秀的少先队员、队干部、中队辅导员和先进中队进行表彰,树立榜样,激励广大队员和辅导员积极进取。布置假期实践活动任务,引导队员在假期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为成员的少先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少先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少先队工作顺利开展。

2.强化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加强少先队员骨干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队干部,发挥他们在少先队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3.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校报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少先队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展示队员的风采,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少先队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