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文章内容

阅读,刻不容缓!

发表日期:2013/3/25 13:53:0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勇 有576位读者读过

阅读,刻不容缓!

 

——关于禄小开展课外阅读的一点思考

 

卞良燕

一、当前禄小课外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够浓厚。

    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其次,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

2、学生课外阅读涉及范围较小。

    一听说要买课外书,不少家长和学生有排斥心理,要买经常就会考虑买优秀作文书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学校图书馆功效发挥不佳,馆内书籍类型、数量都有待提高。

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一些好词好句。

二、关于禄小开展课外阅读的一点思考

    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并没有真正去读,没有读并不是孩子一开始就不喜欢书,而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保证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触碰美好的阅读世界。在他们没有真正感受到阅读乐趣,爱上阅读的时候,又一味地让他们参加各种征文或诗歌比赛,这对孩子来说太残酷了。马儿没有吃草,我们能要求它跑多快呢?孩子没有达到他年龄应有的阅读量,又怎么能要求他很好地用文字向他人表达自己呢?所以,我觉得要想让阅读有效的开展下去,没什么比让孩子真正静心捧起书读起来更重要了!

1、保证时间。

    充分利用好每天早读前的近半小时、每天午休半小时、每周一节阅读课。

    早上大部分孩子来的很早,有的甚至不到七点就到校了。如果从他进班开始就要求他持续朗读或背诵语文课本和古诗直到早读结束,每天都读几乎一样的内容,而且读很长时间,这样的安排无论从学生的兴趣、读书力气,还是从清晨时间的有效利用上,我觉得都是不可取的。我的建议是早读课打铃前,完全可以让学生自由默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然后铃声响起,再由老师或者管理早读的同学进行集体的诵读。

    中午时间很充足,目前我们把它完全用来上课、天热了我们又会把它完全用来午睡。我个人觉得孩子刚刚吃完饭,立刻进入上课状态或者午睡状态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如花个半小时让学生在读书中缓和自己的心情和状态,然后再投入到下一个活动中去,这样的过渡我想孩子们一定易于接受,也会很喜欢很享受这样一段相对自由的时间。对于低年级的孩子,阅读是起步阶段,中午的时间可由老师为学生大声朗读或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加以利用,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形成对故事,对书籍,对阅读的兴趣,进而发展为喜爱。中高年级则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培养持续默读的同时也可引导学生边读边静静思考。

    每周一节的阅读课绝不等同于背古诗课。“每周一诗”完全可以利用一周中的其他零碎时间来完成。阅读课应成为推荐好书,读书交流展示,学习阅读方法的好时段。也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但在课结束前应留有足够的时间来汇报和总结。

2、减轻负担。

(1)减轻学生的负担

    每门学科的课内作业量要严格控制,特别是语文要摒弃反复抄写这类机械化作业;阅读后的表现很重要,但我不赞同让所有学生定期完成多少篇读后感或者摘抄,用这样的方式来检查或者变相压迫学生去看书。老师可以去引导和提倡学生朝这个方向去做,但不强求。表扬和奖赏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学生。课外阅读阅读后的表现,不妨采用“读书交流会”、“小书虫展示会”等等生动活泼的交流形式。阅读本身应该是轻松愉悦的,它不应该成为负担、压力或任务,而是学生放松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在紧张学习之外的另一种自由呼吸。在学生还未读书时就布置学生必须写这写那,无异于带着好心情准备旅游时突然听到回来要写一篇游记,还未看电影就得知要写观后感一样让人觉得泄气和烦闷。任何事要想做好,有个轻松愉悦的好心情总是事半功倍的。

(2)减轻教师的负担

    把教师从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任何工作一味追求数量的另一端就逼得大家无法保证质量。“物极必反”很有道理!多花点时间好好研究语文课该怎么上,课外阅读课该怎样发挥最大的功效,这比很多事都有意义。

    以上,是我对学校课外阅读方面的一点点想法。过去几年,我也努力这么去做,因为是尝试,所以有的做法和想法未必可取。但尝试总比一尘不变好,改变总比坐以待毙强。转变的过程一定是带着压力、挑战和风险的,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这样的改变又是必须的。我们的孩子将来是要和其他学校的孩子一起创造未来的,我们有理由而且必须把这项工程做的更好一些。

    阅读从来就不是件急功近利的事,所以身为老师的我们也应该睿智一些,眼光放长远一些。化妆改变的是容颜,而阅读改变的是思想,是气质,是灵魂。阅读先改变一个人,然后是一群人,接着是一座城市,进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这样来看,还有什么比阅读更有力量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在阅读这件事上停滞懈怠呢?

    阅读,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