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想
发表日期:2013/3/25 13:31:1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周承海 有589位读者读过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想
禄口小学 祝云龙
一、情境导入 催生有效课堂
德国教育家第斯得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上课伊始,我以一首优美的儿歌《春游》和一组活泼的少年儿童春游图片唤醒了学生对春游的美好记忆,你喜欢春游吗?以前春游的时候你在哪里找到春天的?提问引起学生幸福甜蜜的回忆,触到他们心底的柔软之处,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转到课堂学习上来,学生的情感和老师、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为后面的情感交流、思维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循序渐进 触摸语言温度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积累并逐步学会欣赏文章的语言,理会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旨,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语文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体会出课文的情感,怎样才能吃透文本呢?就是要抓住关键词句细细品味。在文本的解读中,我首先让学生画出写儿童多的句子,在体现“多”的关键词下画上着重号练习朗读,读正确、流利,读出儿童的多;接着我以“高年级学生应该读出文字背后的真意真情”鼓励学生潜入文本,抓住关键词读出儿童的活力、朝气,最后以两个比喻句为突破口,读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真爱。从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较好地完成了这三轮由浅入深地阅读过程。
三、得意得言 提高语言水平
新课程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教学要意文兼得,不能始于批文,止于得意,得文也是重要的。教学中学生在品味出儿童的活力、朝气后我提醒学生,这些词语是描写儿童哪方面的(动作、神态)?学生从“小天使”、“太阳”品味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真爱后我问这时什么句子(打比方)?学生发现冰心奶奶运用了细节描写和联想的方法写出了儿童的特点。如此教学,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也让学生揣摩了课文的语言特色,使学生在理解语言内容和揣摩语言形式的过程中实现“言意兼得”的阅读效果。
四、浸润爱意 让爱留淌心间
在出示冰心资料这个环节我问学生,你羡慕冰心奶奶吗?羡慕什么?学生说羡慕冰心优美的文笔和她的长寿。我故意吊起学生的胃口:学完这堂课这两样秘诀你都能得到。学生的心一下子被牢牢抓住,渴望立刻充溢在脸上!在经历了文本的三次解读后我学生,冰心奶奶把儿童写得生动活泼只是因为她懂得写作方法吗?学生立即答出:冰心奶奶是因为真的喜爱儿童。我适时补充出示冰心“爱的哲学”相关资料,让学生大声诵读冰心的名言——“有了爱就有一切”,明白是因为心中有爱才让冰心的文字充满真情,爱让冰心的心中充满幸福,长寿一生。学生既“学书”又“学人”,读懂了冰心的“爱”, 对爱有了全新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颗爱的种子也在不知不觉中植入孩子的心田,在潜滋暗长中静待着日后的“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