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家长沟通(袁红萍)
发表日期:2009/11/30 9:59:0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19位读者读过
怎样与家长沟通(袁红萍)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一、 尊重家长 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子,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二、 以诚相待 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与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我每接一个新班,首先,在开学的第一天,我让每一个学生把我的电话号码写在自己的语文书的第一页上,同时,让学生回家后把家长的电话号码也写在书上,以便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解决学生在校的一些突发事件及遇到的一些困难。把每一位学生的家长当作自己的朋友。只要家长打来电话,就及时接通,耐心听取家长的建议。如果家长来访,我礼貌为先,热情接待。家长来访时,老师要掌握策略,向家长巧妙的汇报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性格的特点,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等,——做到心中有数,让家长感知老师工作的艰辛以及老师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要耐心的听家长的倾诉,同时辅以眼神,动作,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坦诚的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家长看到希望。
三、 与家长沟通 要讲究语言艺术
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配合的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1. 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流时,首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家长、肯定家长,使对方从心理上能接纳老师的建议,同时恳切的指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让家长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能因溺爱而隐瞒孩子的过失。
2. 对于问题生的家长,班主任要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头痛的是面对“问题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的失望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孩子的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一次不能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孩子很笨,真是无可救药”这样的话。再说到孩子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再说缺点时语气要委婉,这样就会让家长对孩子有信心。只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3. 对于放任不管的家长,班主任多报喜,少报忧,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教育孩子的活动。同时诚恳的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增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总之,沟通无限,只要教师出于真诚,不论采取何种方法,技巧和家长交流沟通,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