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组活动(二)
发表日期:2024/10/30 16:31:2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洁 有263位读者读过
为进一步了解新教材,研讨如何使用新教材教,10月24日上午,禄口中心小学第二次英语教研活动令所有老师耳目一新,迸发新的灵思。
三位老师在执教前一天,将所要上的新教材电子课本和教学设计发给各位老师了解、研读,提前熟悉课本内容,思考“如何教”。三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新教材教法,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她们对新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和过硬的教学能力。
张雨萌老师在导入部分用了唱演歌曲finger family利用句型Who’s he/she? He’s/She’s...提问歌曲里的人物,进而提问What other family members do you know?引出grandmother, grandfather,sister,baby,brother等词汇,复习cartoon time主要内容,用This is my...介绍Bobby,Sam,Tad的家人;通过look and say ,listen and say, watch and tick, read and circle,,think and say等各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听说读思各项技能,设置问题链Whose family is in the park?Who are in Liu Tao’s family?Who are they?How does Liu Tao introduce his family? What do you think of Liu Tao?等梳理文本,建构有关家庭成员的知识和how to ask, how to introduce语言功能的知识体系;而后通过读演课文,展示自己的家庭成员,读绘本故事来提炼members and love make a family这一主题意义。
何欣颖老师执教的是Unit4 This is my friend第一课时,陶梦婷老师执本单元第二课时,何老师在导入部分设计了认字游戏复习前三单元所学单词和句型,欣赏歌曲引出主题词friend;接着出示主题图,根据get ready的指引首先教授学生用This is...(板书)分别介绍人物并认识新朋友张华,讨论他们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王兵是怎样介绍朋友的(板书She’s...),板书看视频回答谁是Xu Tiantian的新朋友,Xu Fengfeng是如何介绍他的朋友的(板书He’s...);接着进入cartoon教学依次出示卡通动物图片和姓名,学生用This is...来介绍,看第一幅图听铃声猜一猜他们会说什么,看动画想一想Bobby在介绍谁,是怎样介绍的,利用读后任务B厘清人物关系,思考Tina为什么跑掉,问猫和老鼠可以成为朋友吗,播放猫和老鼠卡通视频告诉学生不同物种也可以成为朋友;最后模仿朗读表演故事,利用读后任务C进行应用实践,设计介绍你的朋友给Bobby活动进行迁移创新;学习字母按照读,圈,描的步骤完成学习;作业设计了听读演卡通故事,抄写字母,介绍朋友给家人。
陶老师在导入部分融合语文学科用一首《赠汪伦》引入主题词friend,用This is ...She’s/He’s my friend.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接着复习cartoon time帮助Bobby介绍他的朋友This is...; 用watch and tick,skim and match,think,underline, guess,say,imagine等各种方式梳理语篇知识、建构人物关系图、挖掘毛笔字“朋友”图文细节、提升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认知;最后读演课文,学习如何介绍朋友,制作展示朋友卡片,讨论如何与朋友相处,揭示与朋友友好相处,多交朋友的主题意义。
三节课后,教科室陈婧主任作了全面而深刻的点评。她指出:老师们要积极主动熟悉新教材编排和内容,多观摩公开课和示范课,思考如何用好新教材来教英语。备课时多与其他老师沟通,共享新思路和新点子,可以是整体的教学设计思路,也可以是一个板块一幅图的教法。接着具体谈了三位老师共同的优点:1.注重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显性的素材性资源包括教材,新教材主题图、Big question、Learning objectives、Get ready、每个板块的子问题、读后任务的充分利用,还包括欢快的歌曲、动画、网络视频、绘本等,还有隐性的学生资源,他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敢于尝试、对英语学习兴趣高。教师善于把握和利用这些资源会呈现一堂活泼、有序又有内容的英语课。2.三位教师都秉持了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进行各板块的教学设计。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Big question,它紧密结合单元主题,是单元教学的引领和核心,能够帮助我们明晰单元目标,揭示单元内容,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考探究,它还与Cartoon time、Story time、Wrap-up time中的子问题形成问题序列,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和教材内容,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知识体系、强化学习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教师在各板块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不断地呼应Big question,坚持单元整体教学,逐步探究问题,明晰主题意义。3.板书设计既梳理了语篇内容又呈现了语言功能,解决了“what”和“how”的问题,教师在梳理语篇信息的过程当中借助板书呈现结构化知识,完成学习理解类活动;在聚焦语言功能时呈现”how”句式,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初步运用;在迁移创新类活动后还可以在提升主题意义时生成一些主题词完善板书。特别指出了陶老师设计的人物关系图非常直观,值得借鉴学习。同时她还提出了一些建议:1.挖掘教材细节,以故事中的图片、人物活动背景情境或者有利于点明主题意义的点为抓手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如书法课、其他社团活动课、图片内容等。2.形成明确的教学思路,可以设计内容方面的明线和情感主题的暗线,如由Bobby,Sam,Tad’s family到Liu Tao’s family到Su Hai’s family到my family,如果涉及到绘本还可以延伸到绘本中的family。当学生探讨完不同的家庭后,其有关“家庭”的意识也会进一步深化,经过整个单元的学习,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其他各位老师还提出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亮点和学习之处,如学科融合、教师手势、语调、表情、示范性等充分利用新教材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课后,三位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还进行了反思。
生动的课,精彩的评,深入的研,深刻的思,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亲身实践、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每一次教研都是提升自我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