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计划通知>>文章内容

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因素的研究

发表日期:2007/11/19 18:16:3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4195位读者读过

 

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因素的研究

李丽琼

(南京晓庄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   03本理班)

指导教师:张红梅

[摘要]  本研究以南京市小学、中学和大学的218名在校生为被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青少年气质量表、普洛明成年人气质量表,考察子女气质、父母气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经济、子女性别年龄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子女气质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子女的胆汁质与父亲的过干涉、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显著正相关;子女的多血质与父母的情感温暖、母亲的偏爱显著正相关;子女的黏液质与父母的情感温暖显著正相关,与父亲的拒绝否认显著负相关;子女的抑郁质与父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显著正相关。(2)父母的气质影响父母教养方式。表现在父亲的恐惧与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干涉显著正相关,父亲的悲伤与过干涉显著正相关,父亲的活动性与情感温暖、偏爱显著正相关,父亲的社会性与过保护负相关。母亲的生气、恐惧与情感温暖、偏爱显著正相关,母亲的悲伤与情感温暖显著正相关。(3)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父亲的学历越高情感温暖越多。母亲的学历越高情感温暖、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越多,惩罚严厉:大学显著比中学多(4)父母职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在过干涉维度:父亲职业是农民、工人与干部存在显著差异,干部显著比农民、工人、其他多。母亲的过干涉保护:农民比知识分子、干部、其他少,工人比知识分子少;母亲情感温暖:知识分子比农民、工人、其他多;母亲拒绝否认:农民比工人、知识分子、干部、其他少;偏爱:农民比干部、其他少。(5)家庭经济收入影响父亲的教养方式。显著表现在父亲的情感温暖,边缘显著表现在父亲的惩罚严厉、过保护、偏爱。(6)子女的年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情感温暖、过干涉保护、惩罚严厉、偏爱在小学、中学、大学之间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7)子女性别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男孩比女孩受到父母更多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女孩比男孩受到父母更多的情感温暖,男孩比女孩受到父母亲更多的偏爱但不显著。(8)父母教养方式相互影响,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多采用一致的教养方式。(9)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气质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子女;回归分析

 

1  文献综述

1.1  气质的概述

1.1.1  气质的概念界定及特性

气质是根源于生理基础的个体在行为趋向上的不同,它出现于生命的早期,并在不同的情境和时间段内保持相对稳定。我国一些学者认为: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禀性”、“脾气”。[1]

其实气质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它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人们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的,并表现出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1.2.1父母教养方式概念界定及特性

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父母则是个体所接触的最重要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排在首位,其次因素依次是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等[2]。在影响儿童发展的众多家庭因素中(家庭物质条件、家庭结构、家庭成员教育),父母的教育对个体成长有特殊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包括抚养和教育)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每个家庭都按照自己的教育的观点和处理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便形成了每个家庭特有的教养方式。而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教养方式的主体,一般狭义的家庭教养方式就是指父母教养方式。

1.2.2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因素的理论探讨

心理学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早期研究受亲子单向决定观影响,主要寻求父母决定教育儿童的教养模式。事实上,亲子关系是互动的双向过程。父母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子女特征及行为的影响。单方面研究不能完全发现父母教养方式的实质。

20世纪70 年代,A. Bell (1968) 提出“双向模式说”和亲子控制系统理论,强调亲子关系的互动机制,认为儿童自出生就具有的天赋差异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这使得家庭教养研究领域中出现了双向互动观,开始关注儿童特征与父母影响的双向研究。在研究亲子互动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又涌现了多种理论,如生态化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等。其中,生物生态模型(U.Bronfenbrenner ,1979 ,1989 ,1993 ,1998) 和动态系统观( Fischer &Bidell , 1998 ; Thelen&Smith ,1998) 最具影响。他们把儿童的发展视为周围多层次环境关系的复杂系统,认为这些系统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与儿童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儿童发展研究不应局限于微观系统,而应考虑整个系统间的相互联系。这使教养方式研究跳出了微观系统囿限,关注父母的教育观念、文化背景、社会支持状况等对儿童的影响,呈现出更开阔的研究视野。

关于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如下几种理论假设:

(1)贝尔的观点:儿童的气质决定了他以后的攻击性或顺从性,父母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调整规则、训练方式的,儿童的行为模式导致了特定的抚养方式,父母采取与他们相适应的方式对行为模式做出反应。

  (2)托马斯和切斯的良好匹配模型:如果个体的能力和特点与环境的期望和要求能良好匹配时,个体就会健康发展,否则个体的生理机能会受损,行为失常可能性增加。环境调节着对儿童的影响,父母也应该形成与孩子的气质特点相一致的期望与要求。

  (3)Wachs的机体——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提出了有机体独特性的假说,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有不同的反应,那么相同的教养因素对不同的儿童会有不同的影响。父母教养因素与儿童的气质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过程——人的协调作用。

  (4)生物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的是特定的过程与儿童的特点相结合,如何对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可称为过程——人——环境——时间模型。生态模型的核心是最接近过程,它是指儿童诸如在吃饭、讲故事串亲戚这些日常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与人、物体和符号相互作用的活动。最接近过程对发展的影响受三个条件的制约,即人的特点(儿童或他人)、情境的特点(环境)、时间成分(持续的时间和历史背景)。父母教养因素就是这样一个最接近过程,如给孩子喂饭。父母的教养包括鼓励的行为、健康的喂养等,而孩子的活动水平、对新异事物的害怕、对约束情绪的反应都会影响父母的行为。这就是一个受儿童的特点不断影响的,以父母为主导的相互作用的进食过程。

1.2.3国外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实证研究

20 世纪70 年代生物生态模型及动态系统观的提出,促使心理学家将父母教养方式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查,不再局限于家庭系统的内部研究,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多因素,使其研究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父母社会地位的影响

Chamberlin(1974) 、Lytton(1980) 及Minton 和Levine (1971) 等研究[3]证实,白人中产阶层父母对儿童更多使用建议和解释,对其需求更多采取积极肯定的反馈;而较低阶层的父母更倾向于对儿童加以限制, 强调权力介入。

地域、民族的影响

巴斯顿发现[4],美法日三国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日本母亲鼓励并引导子女注视他人的行为;而美国和法国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行为没有明显反应。

儿童气质的影响

Tomas和Chess等发现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一定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的气质背景下发生作用。[5]

Lee和Bate(1985)研究了111名困难型儿童气质与母子交互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只存在中度相关,但也表明困难型气质的学步儿母亲的教养比一般型和容易型的学步儿的母亲有更多的问题。这些母亲的控制意图更为强烈,更倾向于负面强化儿童的抵抗行为,并在最后放弃。

儿童性别、气质的影响

Martin (1975) 发现[6],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子女的方法,与子女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子女同性别的父母对子女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子女自由。儿童的行为特征与气质也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活动过度的儿童母亲比正常儿童的母亲有更多的指令和否定性;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容易与母亲发生冲突,这增加了母亲的控制,继而增加了子女问题行为的可能性。

Sophia Bezirganian[7] 等人(1992)对776名1—10岁的儿童进行了为期10年的纵向研究,以考察青少年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亲子关系对困难型气质的影响,但没有发现困难型气质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具体说:父女之间的亲密性越低,女儿的困难气质越强,母亲的控制和惩罚越多,儿童的气质越困难。亲子关系对不同性别的困难型气质有不同的影响。

Saara Katainen等人[8](1997)对507名3岁儿童进行了3年追踪,研究儿童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之间存在着性别的交互作用。男孩的负情绪性和低社会性会潜在地影响母亲采用严厉的教养方式,而高活动性则更有可能激发母亲对孩子的低耐受性。对女孩来说,母亲的教养方式预测了孩子的负情绪性和低社会性,而女孩的高活动性则预测了母亲的严厉教养方式。表明童年期儿童气质与母亲的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Kawaguchi等人[9](1998)通过对82名青少年的气质、父母的气质及亲子的关系研究表明:青少年期女孩的困难型气质与父女之间较低的支持、亲密关系相关,而男孩的困难型气质则与母子之间的较高的冲突性相关。得出:困难型气质无法作为亲子关系的预测因素、气质性别交互作用也无法预测亲自关系。

母亲气质的影响

Cox(1987) 发现,抑郁母亲的亲子互动质量差,更多使用控制手段,忽视子女要求 。[10]

Kochanska等人(1991)考察了患有抑郁症和正常的母亲对2—3.5岁儿童的抑制性的影响及母子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母亲的抑郁对儿童的抑制性发展是一个危险因素;在母子互动的研究中,儿童的抑制性的不同表现与母亲采用不同的策略有关。对那些特别害羞的孩子,其母亲会付出更多努力鼓励孩子去探索陌生事物、和陌生人交往;女孩的母亲比男孩的母亲更努力促使孩子与陌生人交往。说明儿童的抑制性和母亲的教养行为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如前所述,国外学者从父母的社会地位、地域、民族、儿童气质、儿童性别、母亲气质方面研究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除此之外也有学者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P. M. Symonds 在研究中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 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 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冷漠、倔强而逆反; 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缺乏自信、依赖性强;让父母服从自己的孩子,有很强的进攻性。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以来, 美国学者D. Bumrind 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特点关系的研究、A. L. Baldwin 等人进行的儿童个性发展与母亲养育态度的研究和日本学者诧摩武俊原关于双亲的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发展的研究等也都得出类似的结论。那些既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又坚持自己合理要求的民主型父母, 有助于儿童形成自信、知足、独立、爱探索、自我控制、自我肯定、喜欢交往的性格特点;滥用家长职权的专制型父母易导致儿童不安全、压抑、忧虑、退缩、怀疑、无主动性、不喜欢与同伴交往,且在能力、自信、自我控制方面表现一般;对儿童没有明确要求、奖惩不明的放任型父母易导致儿童不成熟、依赖、胆小、遇到新奇紧张的事物会退缩等。

1.2.4  国内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我国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多从单纯类型论角度界定父母教养方式。进入90 年代后,则从系统论思想出发,企图深入探寻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强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整体把握父母教养方式这一综合体 。研究从亲子双方特征入手,关注家庭环境、关注父母所处的文化背景,探讨了父母因素、儿童因素、家庭结构与文化背景等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也有研究开始深入发掘亲子双方内在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作用,看到了母亲血型、父母意识和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开始进一步探索它们的内容和结构。还有研究关注亲子外在特征的影响,发现儿童的性别、年龄因素影响父母教养行为的某些侧面,其气质和消极行为特征显著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受到父母性别、受教育水平、子女所在年级、学校类型而不同,也与城市、乡村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关,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孩子采用负面的教养方式越少。[11]

民族、地域的影响

夏镇夷(1985) 、杨征(1989) 、王秋英(1998) 、钱铭怡(1999) 等进行了跨民族研究,发现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反映出父母养育方式具有民族性、地区性的特点。这与各民族区域性与文化宗教信仰等特点有关。

张文新(1997) 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青少年的父亲有更多的情感关爱;城市母亲与农村母亲在情感关爱方面没有差异,但其干涉、保护、否认拒绝、惩罚严厉更多。

桑标(1991) 的跨国研究表明,上海父母的教养方式以专制型为主,日本父母的教养则是介乎权威与宽容之间。

马钢(1989) 、张溯(1995) 和高健等人(1999) 对中日两国的调查显示,两国独生子女父母均出现过保护倾向。与日本不同的是,我国幼儿母亲还存在着期望过高的倾向。日本母亲多采取宽容态度,孩子成长也与母亲期望较为一致;中国母亲虽然对孩子期望较高,但孩子成长水平与母亲期望却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家庭更注重学习能力培养而忽视孩子自立能力培养。还有研究关注亲子外在特征的影响,发现儿童的性别、年龄因素影响父母教养行为的某些侧面,其气质和消极行为特征显著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伍业光等(2000) 还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发展和健康水平进行了跨文化研究,认为父母养育方式具有民族性、国民性和地区性。

家庭结构的影响

王耘等(1999) 的研究证实,家庭结构是影响母亲抚养行为的重要变量,主干家庭母亲的抚养行为总体上优于核心家庭的母亲。

儿童气质的影响

杨丽珠等(1998)采用TTQ儿童气质问卷、母亲教养方式问卷和访谈法对3—5岁的幼儿气质及其母亲教养方式进行调查,探求幼儿气质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儿气质是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重要因素,(1)有较高适应性、积极乐观的心境、较高的注意持久性容易引发母亲良好的教养方式;(2)高反映强度、高活动性、低适应性容易引发母亲的不良的教养方式。

刘志军(2005)等以北京西城区和海淀区的64名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追踪研究。所做的儿童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与其陌生环境中语言表达水平的研究发现:对抑制型、中间型、非抑制型儿童的教养方式进行分析显示,只有在母亲拒绝维度上才有显著差异。还提出儿童气质与母亲的鼓励呈显著相关。最后得出:儿童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互影响,但两者的交互作用不密切。

刘建榕等(2006)在做初中生心理健康、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发现:一定的气质特点与一定的健康水平及一定的父母教养方式相适应。不同气质特点的人对父母某些教养方式的敏感性不同。研究发现;抑郁质的初中生感受到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较多,消极的教养方式较少;而胆汁质的初中生感受到的消极教养方式、尤其父亲的消极教养方式较多。他们提出:一定的气质特点与一定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一定的父母教养方式相适应,一定的气质特点容易使父母产生相应的教养活动,而父母的教养活动又塑造了孩子的某些气质特点。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张涌静,张金梅等人(2002)研究表明,不同气质类型的的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干涉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容易型儿童父母的情感温暖得分高于困难型和慢热型儿童,在惩罚严厉维度上容易型与慢热型儿童有显著差异,容易型儿童的过干涉得分也最高。

陈会昌、张越波等人(2003)对2岁儿童抑制型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父母对抑制型、非抑制型、中间型的儿童在接受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对于抑制型儿童母亲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也采用较多的惩罚,和中间型、非抑制型相比,对其独立性给予的鼓励最少;父亲对其的成就要求较高,惩罚也较多。对于非抑制型的儿童,母亲鼓励他们独立,给予的保护较少,父亲给予他们的惩罚和拒绝最少。

家庭状况的影响

张青方(1998)在《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12]中,研究的青少年(12—27岁)对象以大学生70人,重点中学高中73人,初中68人,普通中学初中93人,高中70人,职高36人,打工青年36人进行实测,得出结论:家庭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父母对其子女的教养方式。家境好的子女得到父母更多的温暖和理解,更多被其父母接纳和承认,较少受到父亲的过保护。家境中等的和较好的家庭中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干涉程度最高。而家境困难的青少年受到父亲的过干涉最少。父母的教育程度会影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教育程度越高,其给予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也越高。父亲的教育程度越低,对子女的惩罚严厉越高。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其受教育程度没有显著的关系。家庭气氛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系,气氛欢乐祥和的家庭,父母的情感温暖最高,并且与其他类型差异显著,父母对子女的过干涉、拒绝否认与家庭气氛变化是一致的,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家庭气氛恶劣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陶沙、董奇和王耘(2000)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与差异比较等方法,揭示出幼儿母亲抚养困难与教养行为之间具有较为紧密、复杂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揭示了在母亲抚养困难较高情况下,父母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对母亲教养行为的调节作用。

如前所述我国学者从研究地域、民族、儿童气质、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的年级、学校、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等方面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的影响,我国学者还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

王欣等(2000)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EMBU) 和《状态- 特质焦虑问卷》(SIAI) 调查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父母温暖的情感、理解与儿童的焦虑水平有显著的负相关; 父母的拒绝否认、父母的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父母的严厉惩罚与儿童的焦虑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另外,孟育群(1992) 采用《儿童十四种人格(个性) 因素问卷》(CPQ 中国修订本) 和《亲子关系诊断测验》( PCRT) 进行了关于亲子关系对少年问题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管教态度与儿童人格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进一步得出结论, 父亲管教态度对儿童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较母亲相对更为显著。国内外有关的研究都肯定了父母管教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3问题的提出

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发育、人格形成以至整个一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得到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地域、民族、家庭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父母气质、儿童气质、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的年级、学校、家庭结构、家庭氛围。

从已有文献资料看,虽然对子女气质与父母教养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很多,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儿童气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上,研究结果不一致。

在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因素研究上,虽有一部分研究者涉及到子女的年龄、性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已有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是如何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但研究非常少。国内在已有研究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因素时,多是从某个影响因素来研究,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以单一的父母教养的影响居多,多研究母亲的教养方式。而实际上父母教养方式应该交互影响,综合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因素、父母因素、家庭因素的研究比较少,而且跨年龄对比研究的比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验证和探索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家庭教育提供依据和服务。

综合前人的研究发现,依据贝尔、托马斯和切斯的观点,以及Wachs的机体——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和生物生态系统模型的理论,在本研究中围绕以下模型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

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图1  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因素的理论模型

研究假设:

1子女的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子女的胆汁质与父母的过干涉、拒绝否认显著正相关,子女的多血质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偏爱正相关,子女的黏液质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偏爱正相关,与父母的拒绝否认显著负相关,子女的抑郁质与父母的过干涉、过保护显著正相关。

2父母的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活动性与情感温暖显著相关,父母的社会性与过保护显著相关,父母的恐惧与惩罚严厉、过干涉显著相关,父母的悲伤与过干涉显著相关。父母的生气与情感温暖显著的相关。

3子女的性别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女孩的父亲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偏爱比男孩多,惩罚、拒绝否认、过干涉比男孩少。男孩的母亲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偏爱比女孩多,过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比女孩少。

4子女的年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对年龄小的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偏爱,更少的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

5家庭经济收入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收入越高者父母的的父母的情感温暖越多,惩罚严厉、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越少。

6父母的教育程度影响教养方式。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情感温暖越多,惩罚严厉、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越少。

7父母的职业影响教养方式。农民比工人、知识分子、干部、其他职业情感温暖更少, 惩罚严厉、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更多。工人比知识分子、干部、其他职业情感温暖更少,惩罚严厉、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更多。知识分子比干部、其他职业情感温暖更多,惩罚严厉、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更少。干部比其他职业情感温暖更多,惩罚严厉、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更少。

8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父母在惩罚严厉、情感温暖、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上显著正相关。

9父母气质会对子女气质有一定的影响,父母的情感温暖有利于子女多血质的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与取样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从南京拉萨路小学五年级,随机抽取53名学生, 经过初步筛选,获得可供研究问卷47份,从南京第27中高一随机抽取115名学生,经过初步筛选获得可供研究问卷 94份,从南京晓庄学院大三随机抽取50名学生,经过初步筛选,获得可供研究问卷44份,其具体构成见下表:

表1  样本的基本情况

 

小学五年级

高一

大三

合计

子女

47

94

44

185

10

9

42

34

18

18

70

61

2.2  研究方法与工具 

2.2.1  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包括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青少年气质量表、普洛明的成人气质量表。

2.2.2  研究工具

1.客观性的家庭问卷:内容包括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的收入。

2.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由岳冬梅等(1993)修订瑞典临床心理学家Carlo Perris1980年所编的父母教养行为和态度的问卷EMBU,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6个维度: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度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包括5个维度: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干涉与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岳冬梅等人经过测试证实了修订后的EMBU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由于EMBU是让被试通过回忆来评价父母的教养方式,因此它适用于任何一位为人子女的人,其范围十分广泛。许多研究者也对该量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明它是我国目前公认较好的量表。该量表由被试独立完成,题目计分方式为:回答“从不”记1分,“偶尔”记2分,“经常”记3分,“总是”记4分。将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的不同侧面题目的得分相加,分别得到不同方式的总分。某侧面分数越高表明父母教养其子女此方面的程度越深。在本研究中,存在不足,由于小学五年级被试对部分题目不能完全理解,在父亲过保护维度,在研究时删去了39,40题,偏爱维度只有非独生子女做被试相对少些。

维度

题目

情感与温暖

父亲

2,4,6,7,9,15,20,25,29,30,31,32,33,37,42,54,60,61,66

母亲

2,4,6,7,9,15,25,29,30,31,32,33,37,42,54,60,61,63

惩罚严厉

父亲

5,13,17,18,43,51,52,53,55,58,62

母亲

13,17,43,51,52,53,55,58,62

偏爱被试

父亲

3,8,22,49,64,65

母亲

3,8,22,64,65

拒绝否认

父亲

21,23,28,34,35,44,45

母亲

23,26,28,34,38,39,44,45,47

母亲过干涉与过保护

1,11,12,14,16,19,24,27,35,36,41,48,50,56,57,59

父亲过度干涉

1,11,14,27,36,48,50,56,57,59

父亲过度保护

12,16,39,40,59

在本研究中,父亲教养方式问卷中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度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六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指标分别为 0.9036,0.8926,0.7448,0.7132,0.6971,0.5282。  

母亲教养方式问卷中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干涉与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917,0.8148,0.8259,0.8724,0.7366。

3、青少年气质量表

《青少年气质量表》最初编制于 1980 年,发表在1981 年第 4 - 5 期科学画报(上海),第一个样本测试:1984 年山西大学张拓基教授与陈会昌合作以 460 名中等师范学校学生为测试对象,结果在1985 年第 3 期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发表,题目为《关于编制气质量表及其初步试用的报告》。第二个样本的测试:1986 年,陈会昌与陈建绩教授(现在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合作,对象为山西省 838 名中小学生,结果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 1988 年第 4 期发表,题目为《对中小学生的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测试与分析》。 1991 年陈会昌与天津师范大学胆增寿教授和陈建绩教授合作,选择了第三个样本,对象为 1168 名大学生,在《体育科学》杂志 1993 年第一期发表结果,题目为《对大中小学生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测试和心理分析》。

山东师范大学赵承福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李铮教授等人也曾运用这一量表,选择样本进行过测试,并发表了结果。

青少年气质量表共60题每种气质类型各15题,四种气质类型项目如下:

胆汁质

1,5,9,13,17,21,25,29,33,37,41,45,49,53,57

多血质

2,6,10,14,18,22,26,30,34,38,42,46,50,54,58

粘液质

3,7,11,15,19,23,27,31,35,39,43,47,51,55,59

抑郁质

4,8,12,16,20,24,28,32,36,40,44,48,52,56,60

在本研究中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953,0.7069,0.6396,0.6863。

4、普洛明成人气质量表

布斯和普洛明(1984)设计的用于成年人的EAS气质问卷。根据:1=根本不像我,2=有些不像我,3=既像我又不像我,4=有些像我,5=非常像我,5个标准对每一题划出等级。计算总分前,先把第6,18和19题的分数倒过来(即5=1,4=2,3=3,2=4,1=5)。然后根据括号里的提示鉴别每一题目属于哪一个亚结构。(注意,研究者把情绪性维度划分成了三部分。)把每一亚结构的题目得分加起来,得到被试的五个分数。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分数的含义,可以把被试的得分与布斯和普洛明所得到的成人平均分相比较。

情绪性:悲伤(4,9,11,16,)恐惧(3,19,12,14,)生气(8,13,18);社会性:1,6,15,20;活动性:2,5,7,10,17

在本研究中悲伤、恐惧、生气、活动性、社会性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748, 0.5813,0.5723,0.6598,0.5650。

2.3 施测方式

客观性的家庭环境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使用统一的指导语,保证所有被试理解问卷内容和作答方式后开始,按班级集体测试,被试独立答卷,全部测试由笔者担任主试,当场回收答卷。父母气质问卷则告诉被试如何做让被试带给父母进行测试第二天收回。

2.4数据处理方法

按要求筛出不合格答卷,将得到的有效答卷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3.1.1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的相关

对父亲的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

表2父亲的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相关分析

 

 

 

 

 

 

 

情感温暖

惩罚严厉

过度干涉

拒绝否认

过度保护

惩罚严厉

-.492***

 

 

 

 

过度干涉

-.357***

.669***

 

 

 

拒绝否认

-.554***

.723***

.644***

 

 

过度保护

-.096

.335***

.439***

.406***

 

父亲偏爱

.121

.352***

.237*

.310**

.231*

注: +  p≤0.10    * p≤0.05     ** p≤0.01     *** p≤0.001   (以下表皆与此同)

由表2得:情感温暖:与惩罚严厉、过度干涉和拒绝否认绝对显著负相关;惩罚严厉:与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偏爱绝对显著相关;过度干涉:与拒绝否认、过保护绝对显著相关,与偏爱显著相关;拒绝否认:与过保护绝对显著相关,与偏爱极其显著相关;过保护与偏爱极其显著相关。

3.1.2母亲养方式各维度的相关

对母亲的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见表3

表3  母亲的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相关分析

 

 

 

 

 

 

过干涉保护

情感温暖

惩罚严厉

拒绝否认

情感温暖

-.247**

 

 

 

惩罚严厉

.575***

-.472***

 

 

拒绝否认

.629***

-.497***

.736***

 

偏爱

.289**

.098

.223*

.247*

 

由表3得:过保护干涉:与情感温暖极其显著负相关,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绝对显著相关,与偏爱极其显著相关;情感温暖: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绝对显著负相关;惩罚严厉与拒绝否认绝对显著相关,与偏爱显著相关;拒绝否认:与偏爱显著相关。

3.1.3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3.1.3.1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对父亲教养方式与母亲的教养方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见表4

表4   父亲教养方式与母亲的教养方式之间相关分析

 

父情感温暖

父惩罚严厉

父过干涉

父拒绝否认

父过保护

父偏爱

母过涉护

-.164*

.465***

.682***

.474***

.524***

.302**

母情感温暖

.818***

-.356***

-.326***

-.457***

-.024

.046

母惩罚严厉

-.436***

.817***

.546***

.606***

.300***

.229*

母拒绝否认

-.419***

.603***

.570***

.721***

.285***

.207*

母偏爱

.228*

.259**

.172+

.172+

.180+

.868***

 

由表4知:母亲的过度保护和干涉与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干涉、拒绝否认、过保护绝对显著相关,与父亲的偏爱极其显著相关,与父亲的情感温暖显著负相关;母亲情感温暖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绝对显著相关,与惩罚严厉、过干涉、拒绝否认绝对显著负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绝对显著负相关,与惩罚严厉、过干涉、拒绝否认、过保护绝对显著相关,与偏爱显著相关;母亲拒绝否认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绝对显著负相关,与惩罚严厉、过干涉、拒绝否认、过保护绝对显著相关,与偏爱显著相关;母亲偏爱与父亲的偏爱绝对显著相关,与父惩罚严厉极其显著相关,与父情感温暖显著相关,与父亲的:过干涉、拒绝否认、过保护边缘显著相关。

3.1.3.2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之间的影响

对父母教养方式相互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分别以对方在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得分为自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见下表。

对父母教养方式相互影响进行回归分析

表5  父母教养方式相互影响回归分析(enter)

因变量

自变量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父情感温暖

母亲教养方式

.645

.662

40.32***

 

 

母过干涉保护

 

 

 

.097

 

母情感温暖

 

 

 

.699***

 

母惩罚严厉

 

 

 

-.160+

 

母拒绝否认

 

 

 

-.087

 

母偏爱

 

 

 

.036

父惩罚严厉

母亲教养方式

.744

.756

63.722***

 

 

母过干涉保护

 

 

 

-.001

 

母情感温暖

 

 

 

-.051

 

母惩罚严厉

 

 

 

.737***

 

母拒绝否认

 

 

 

.107

 

母偏爱

 

 

 

.151**

父过干涉

母亲教养方式

.586

.605

31.539***

 

 

母过干涉保护

 

 

 

.535***

 

母情感温暖

 

 

 

-.195*

 

母惩罚严厉

 

 

 

.160+

 

母拒绝否认

 

 

 

.105

 

母偏爱

 

 

 

.012

父拒绝否认

母亲教养方式

.695

.709

50.268***

 

 

母过干涉保护

 

 

 

.110

 

母情感温暖

 

 

 

-.218**

 

母惩罚严厉

 

 

 

.124

 

母拒绝否认

 

 

 

.553***

 

母偏爱

 

 

 

.120*

父过保护

母亲教养方式

.330

.361

11.546***

 

 

母过干涉保护

 

 

 

.631***

 

母情感温暖

 

 

 

-.122

 

母惩罚严厉

 

 

 

-.049

 

母拒绝否认

 

 

 

-.101

 

母偏爱

 

 

 

.109

父偏爱

母亲教养方式

.784

.794

78.540***

 

 

母过干涉保护

 

 

 

.060

 

母情感温暖

 

 

 

-.209***

 

母惩罚严厉

 

 

 

-.026

 

母拒绝否认

 

 

 

.022

 

母偏爱

 

 

 

.909***

母过干涉保护

父亲教养方式

.565

.589

24.140***

 

 

父情感温暖

 

 

 

.166*

 

父惩罚严厉

 

 

 

-.039

 

父过干涉

 

 

 

.447***

 

父拒绝否认

 

 

 

.235*

 

父过保护

 

 

 

.272**

 

父偏爱

 

 

 

.053

母情感温暖护

父亲教养方式

.633

.653

31.722***

 

 

父情感温暖

 

 

 

.824***

 

父惩罚严厉

 

 

 

.193*

 

父过干涉

 

 

 

-.213*

 

父拒绝否认

 

 

 

-.026

 

父过保护

 

 

 

.069

 

父偏爱

 

 

 

-.128+

母惩罚严厉护

父亲教养方式

.714

.730

45.146***

 

 

父情感温暖

 

 

 

-.034

 

父惩罚严厉

 

 

 

.757***

 

父过干涉

 

 

 

-.014

 

父拒绝否认

 

 

 

.145

 

父过保护

 

 

 

-.028

 

父偏爱

 

 

 

-.033

母拒绝否认护

父亲教养方式

.650

.670

34.132***

 

 

父情感温暖

 

 

 

.062

 

父惩罚严厉

 

 

 

.086

 

父过干涉

 

 

 

.078

 

父拒绝否认

 

 

 

.768***

 

父过保护

 

 

 

-.081

 

父偏爱

 

 

 

-.023

母偏爱

父亲教养方式

.750

.764

54.564***

 

 

父情感温暖

 

 

 

.051

 

父惩罚严厉

 

 

 

.086

 

父过干涉

 

 

 

-.135+

 

父拒绝否认

 

 

 

-.018

 

父过保护

 

 

 

.060

 

父偏爱

 

 

 

.853***

 

由表5知:父母教养方式相互影响。表现在:母亲教养方式显著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Rchange=.662(p≤.001),母亲的情感温暖维度Beta=.699 (p≤.001)惩罚严厉维度Beta=-.160(p≤.10);母亲教养方式显著预测父亲的惩罚严厉Rchange=.756(p≤.001),母亲的惩罚严厉维度Beta=.737 (p≤.001)偏爱维度Beta=.151(p≤.01);母亲教养方式显著预测父亲的过干涉Rchange=.605(p≤.001),母亲的过干涉保护维度Beta=.535 (p≤.001)情感温暖维度Beta=-.195(p≤.05)惩罚严厉维度Beta=.160 (p≤.10);母亲教养方式显著预测父亲的拒绝否认Rchange=.709(p≤.001),母亲的情感温暖维度Beta=-.218(p≤.01)拒绝否认Beta=.535 (p≤.001)偏爱维度Beta=.120 (p≤.10);母亲教养方式显著预测父亲的过保护Rchange=.361(p≤.001),母亲的过干保护涉维度Beta=.631 (p≤.001);母亲教养方式显著预测父亲的偏爱Rchange=.794(p≤.001),母亲的情感温暖维度Beta=-.209(p≤.001)偏爱维度Beta=.909 (p≤.001)。父亲的教养方式显著预测了母亲的过干涉保护Rchange=.589(p≤.001),父亲情感温暖维度Beta=.166 (p≤.05)过干涉维度Beta=.447(p≤.001)拒绝否认维度Beta=.235 (p≤.05)过保护维度Beta=.272 (p≤.01);父亲的教养方式显著预测了母亲的情感温暖Rchange=.653(p≤.001),父亲情感温暖维度Beta=.824 (p≤.001)惩罚严厉Beta=.193(p≤.05)过干涉维度Beta=-.213(p≤.05)偏爱维度Beta=.128 (p≤. 10);父亲的教养方式显著预测了母亲的惩罚严厉Rchange=.730(p≤.001),父亲惩罚严厉维度Beta=.757 (p≤.001);父亲的教养方式显著预测了母亲的拒绝否认Rchange=.670(p≤.001),父亲拒绝否认维度Beta=.768 (p≤.001);父亲的教养方式显著预测了母亲的偏爱Rchange=.764(p≤.001),父亲偏爱维度Beta=.853 (p≤.001)过干涉Beta=-.135 (p≤.10)。

3.2子女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3.2.1  子女气质与父亲的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对子女气质与与父亲的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见表6                

 表6 子女气质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表

 

情感温暖

惩罚严厉

过干涉

拒绝否认

过保护

偏爱

胆汁质

.122

.143

.177*

.123

.048

.123

多血质

.227**

.080

.030

-.056

-.042

.153

黏液质

.236**

-.103

-.001

-.155*

-.016

.046

抑郁质

-.048

.047

.170*

.115

.241**

.165

    

由表6得:子女胆汁质水平和父亲的过度干涉显著相关;子多血质水平和父亲的情感温暖极其显著相关;子的黏液质水平与父亲的情感温暖极其显著相关,子的黏液质水平与父亲的拒绝否认显著负相关;子的抑郁质水平与父亲的过度保护极其显著相关,与过干涉显著相关。

3.2.2  子女气质与母亲的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对子女气质与与父亲的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见表7

                 表7 子女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表

 

母过涉护

母情感温暖

母惩罚严厉

母拒绝否认

母偏爱

胆汁质

.181*

.119

.121

.180*

.135

多血质

.075

.222**

-.006

-.007

.201*

黏液质

.046

.300***

-.142

-.096

.127

抑郁质

.172*

.014

.059

.171*

.224*

 

由表7得:子女胆汁质水平与母亲拒绝和否认、过度干涉和保护显著相关;子多血质水平与母亲的情感温暖极其显著相关,与偏爱显著相关;子的黏液质水平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绝对显著相关,子的黏液质水平与母亲的惩罚严厉负相关;子的抑郁质水平与母亲的过度干涉和保护、拒绝否认和偏爱显著相关。

3.2.3  子女气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对子女气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分别以子女气质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进行预测分析。具有显著预测的结果见下表。

表8 子女气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enter)

因变量

自变量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父情感温暖

子黏液质

.050

.056

10.673**

.263**

 

子多血质

.046

.052

9.874**

.227**

父惩罚严厉

子胆汁质

.015

.020

3.753+

.143+

父过干涉

子胆汁质

.026

.031

5.849*

.177*

 

子抑郁质

.024

.029

5.400*

.170*

父拒绝否认

子胆汁质

.010

.015

2.762+

.123+

 

子黏液质

.019

.024

4.443*

-.155*

父过保护

子抑郁质

.053

.058

11.052**

.241**

父偏爱

子抑郁质

.018

.027

3.027+

.165+

母过干涉保护

子胆汁质

.027

.033

6.108*

.181*

 

子抑郁质

.024

.029

5.471*

.172*

母情感温暖

子多血质

.044

.049

9.089**

.222**

 

子黏液质

.085

.090

17.360***

.300***

母惩罚严厉

子黏液质

.015

.020

3.691+

-.142+

母拒绝否认

子胆汁质

.027

.032

6.067*

.180*

 

子抑郁质

.024

.029

5.448*

.171*

母偏爱

子多血质

.032

.040

4.584*

.201*

 

子抑郁质

.040

.050

5.748*

.224*

 

由表8 知:子女的黏液质、胆汁质可以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分别Rchange=.065(p≤.01) Beta=.263 (p≤.01) ,Rchange=.052(p≤.01) Beta=.227 (p≤.01); 子女的胆汁质可以边缘预测父亲的惩罚严厉,Rchange=.020(p≤.10) Beta=.143 (p≤.10);子女的胆汁质和抑郁质可以预测父亲的过干涉,分别Rchange=.031(p≤.05) Beta=.177(p≤.05), Rchange=.029(p≤.05) Beta=.170 (p≤.05);子女的胆汁质和黏液质可以预测父亲的拒绝否认,分别Rchange=.015p≤.10) Beta=.123(p≤.10), Rchange=.024(p≤.05) Beta= -.155 (p≤.05);子女的抑郁质可以预测父亲的过保护和偏爱,分别Rchange=.058(p≤.01) Beta=.241(p≤.01), Rchange=.027(p≤.10) Beta=.165 (p≤.10);子女的胆汁质和抑郁质可以预测母亲的过干涉保护,分别Rchange=.033(p≤.05) Beta=.181(p≤.05), Rchange=.029(p≤.05) Beta=.172 (p≤.05);子女的多血质和黏液质可以预测母亲的情感温暖,分别Rchange=.049(p≤.01) Beta=.222(p≤.01), Rchange=.090(p≤.001) Beta=.300 (p≤.001);子女的黏液质可以预测母亲的惩罚严厉,Rchange=.020(p≤.01) Beta=-.142(p≤.01), Rchange=.027(p≤.10) Beta=.165 (p≤.10);子女的胆汁质和抑郁质可以预测母亲的拒绝否认,分别Rchange=.032(p≤.05) Beta=.180(p≤.05), Rchange=.029(p≤.05) Beta=.171 (p≤.05);子女的多血质和抑郁质可以预测母亲的偏爱,分别Rchange=.040(p≤.05) Beta=.201(p≤.05), Rchange=.050(p≤.05) Beta=.224 (p≤.05);

3.2.4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气质的影响

为了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气质的影响,对子女的气质做了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见表9

表9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子女气质回归分析(stepwise)

因变量

自变量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子女胆汁质

母拒绝否认

.042

.051

5.606*

.225*

 

母情感温暖

.090

.057

6.584*

.255*

子女多血质

母亲情感温暖

.043

.052

5.784*

.228*

 

父惩罚严厉

.084

.049

5.708*

.234*

子女黏液质

母情感温暖

.099

.107

12.591**

.327**

 

父过干涉

.145

.054

6.719*

.245*

子女抑郁质

母拒绝否认

.049

.058

6.514*

.242*

 

由表9知:母亲的拒绝否认可以显著预测子女的胆汁质, Rchange=.051(p≤.05), Beta=.225 (p≤.05),在控制了母亲的拒绝否认,情感温暖可以显著预测子女的胆汁质Rchange=.057(p≤.05), Beta=.255 (p≤.05);母亲的情感温暖显著预测子女的胆汁质, Rchange=.052(p≤.05), Beta=.228 (p≤.05),、在控制了母亲的情感温暖,父亲的惩罚严厉显著预测子女的胆汁质,Rchange=.049(p≤.05), Beta=.234 (p≤.05);母亲的情感温暖可以显著预测子女的黏液质,Rchange=.107(p≤.01), Beta=.327 (p≤.01);在控制了母亲的情感温暖,父亲的过干涉可以显著预测子女的黏液质,Rchange=.054(p≤.05), Beta=.245 (p≤.05);母亲的拒绝否认可以显著预测子女的抑郁质,Rchange=.058(p≤.05), Beta=.242 (p≤.05)

3.3 父母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3.3.1父亲气质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对父亲气质与父亲的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见表10

 

情感温暖

惩罚严厉

过干涉

拒绝否认

过保护

偏爱

情绪性 生气

       恐惧

悲伤

社会性

活动性

-.202

.120

.118

.203

.115

-.029

-.040

.246*

.300*

.223

.213

.100

.012

.166

.250*

.126

.177

.063

.045

-.047

-.185

-.073

-.219

-.080

.269*

-.034

.007

-.025

.084

.366*

表10   父亲气质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表

 

由表10得:父亲的悲伤水平与父亲的过度干涉显著相关;父亲的恐惧水平与父亲的过度干涉和惩罚严厉显著相关;父亲的活动性水平与父亲的情感温暖、偏爱显著相关;父亲的社会性水平与父亲的过度保护负相关;父亲的生气水平与父亲的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3.3 .2  母亲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对母亲气质与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见表11

表11 母亲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表

 

母过涉护

母情感温暖

母惩罚严厉

母拒绝否认

母偏爱

情绪性 生气

       恐惧

悲伤

社会性

活动性

.214

.260*

.007

.057

.412**

.026

.331**

.062

.040

.379*

.146

.313*

.008

.192

.230

-.121

.081

-.109

-.060

.119

-.010

.188

-.075

-.009

.188

 

由表11得:母亲的活动性水平和社会性水平与母亲的教养方式相关关系不显著;母亲的恐惧水平和母亲的情感温暖极其显著相关,与偏爱显著相关;母亲的生气水平与偏爱极其显著相关,与情感温暖显著相关;母亲的悲伤水平与情感温暖显著相关。

3.3 .3  父母气质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对父母气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分别以父母气质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进行预测分析。具有显著预测的结果见下表。

表12父母气质对教养方式的影响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父情感温暖

父活动性

.059

.073

5.323*

.269*

 

父生气

.027

.041

2.908+

-.202+

父惩罚严厉

父恐惧

.047

.060

4.370*

.246*

父过干涉

父恐惧

.077

.090

6.726*

.300*

 

父悲伤

.049

.062

4.527*

.250*

父拒绝否认

父生气

.027

.041

2.929+

.203+

 

父恐惧

.036

.050

3.573+

.223+

父过保护

父社会性

.034

.048

3.415+

-2.19+

 

父恐惧

.031

.045

3.238+

.213+

父偏爱

父活动性

.115

.134

7.121*

.366*

母情感温暖

母生气

.052

.067

4.261*

.260*

 

母恐惧

.094

.109

7.251**

.331**

 

母悲伤

.083

.098

6.402*

.313*

母偏爱

母生气

.148

.170

7.62**

.412**

 

母恐惧

.121

.144

6.372*

.379*

 

由表12知:父亲的活动性、生气可以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分别Rchange=.073(p≤.05) Beta=.269(p≤.05), Rchange=.041(p≤.10) Beta= -.202 (p≤.10); 父亲的恐惧可以预测父亲的惩罚严厉,Rchange=.060(p≤.05) Beta=.246(p≤.05);父亲的恐惧和悲伤可以预测父亲的过干涉,分别Rchange=.090(p≤.05) Beta=.300(p≤.05), Rchange=.062(p≤.05) Beta=.250 (p≤.05);父亲的生气和恐惧可以预测父亲的拒绝否认,分别Rchange=.041(p≤.10) Beta=.203(p≤.10), Rchange=.050(p≤.10) Beta=.223 (p≤.10);父亲的社会性和恐惧可以预测父亲的过保护,分别Rchange=.048(p≤. 10) Beta= -.219 (p≤. 10), Rchange=.045(p≤.10) Beta=.213 (p≤.10);父亲的活动性可以预测父亲的偏爱,Rchange=.134(p≤.05) Beta=.366(p≤.05);母亲的生气、恐惧、悲伤可以预测母亲的情感温暖,分别Rchange=.067(p≤.05) Beta=.260(p≤.05), Rchange=.109(p≤.01) Beta=.331 (p≤.01) Rchange=.098(p≤.05) Beta=.313(p≤.05);母亲的生气、恐惧可以预测母亲的偏爱,分别Rchange=.170(p≤.01) Beta=.412(p≤.01), Rchange=.144(p≤.05) Beta=.379 (p≤.05)。

3.4子女气质与父母气质的关系

3.4.1子女气质与父亲气质的相关分析

对子女气质与父亲气质进行相关分析见表13

表13 子女气质与父亲气质的相关分析

 

悲伤

恐惧

生气

活动性

社会性

胆汁质

.099

.075

.022

.126

-.029

多血质

-.041

-.129

.023

.190

.204+

黏液质

.104

.172

-.135

.050

.121

抑郁质

.205+

.292*

.085

.077

-.017

 

由表13得:子女的多血质水平与父亲的社会性边缘显著相关;子女的抑郁质水平与父亲的恐惧水平显著相关;子女的抑郁质水平和父亲的悲伤水平边缘显著。

3.4.2子女气质与母亲气质的相关分析

对子女气质与母亲气质进行相关分析见表14

表14 子女气质与母亲气质的相关分析

 

悲伤

恐惧

生气

活动性

社会性

胆汁质

.047

.052

.094

.284*

.081

多血质

-.010

-.046

.018

.212

.104

黏液质

.184

.171

-.099

.115

.006

抑郁质

.316*

.089

.059

.087

-.202

 

由表14得:子女的抑郁质水平与母亲的悲伤水平显著相关。子女的胆汁质水平和母亲的活动性水平显著相关。

3.4.3父母气质对子女气质的影响

为了考察父母气质子女气质的影响,对子女的气质做了逐步回归分析,分别以父亲和母亲的气质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子女的四种气质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可以建立回归方程的和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见表15。

表15 父母气质影响子女气质的回归分析(stepwise)

因变量

自变量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子女抑郁质

父亲气质:

 

 

 

 

 

父恐惧

.072

.085

6.319*

.292*

子女抑郁质

母亲气质:

 

 

 

 

 

母悲伤

.085

.100

6.547*

.316*

子女胆汁质

母亲气质:

 

 

 

 

 

母活动性

.065

.081

5.184*

.284*

子女胆汁质

父母气质:

 

 

 

 

 

母活动性

.055

.071

4.288*

.267*

子女抑郁质

父母气质:

 

 

 

 

 

母悲伤

.060

.077

4.667*

.277*

父亲的恐惧显著预测了子女的抑郁质Rchange=.085(p≤.05), Beta=.292 (p≤.05);母亲的悲伤显著预测了子女的抑郁质,Rchange=.100(p≤.05), Beta=.316 (p≤.05);母亲的活动性显著预测了子女的胆汁质Rchange=.081(p≤.05), Beta=.284 (p≤.05);在综合考虑父母气质对子女气质的影响时,母亲的活动性显著预测了子女的胆汁质Rchange=.071(p≤.05), Beta=.267 (p≤.05)母亲的悲伤显著预测了子女的抑郁质,Rchange=.077(p≤.05), Beta=.277(p≤.05)

3.5 子女性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3.5.1子女的性别与父亲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对不同性别的子女的父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差异分析见表16

表16子女的性别与父亲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性别

N

M

SD

t

sig

父情感温暖

98

54.3061

10.55219

2.019*

.045

69

50.7681

11.55059

父惩罚严厉

98

15.1122

4.72738

-3.416**

.001

68

18.4412

7.00401

父过干涉

98

18.9694

4.47318

-4.580***

.000

69

22.6377

5.49323

父拒绝否认

98

11.1429

3.14594

-3.840***

.000

69

13.3188

3.89756

父过保护

 

98

6.1020

1.93444

-2.117*

.036

68

6.7941

2.16180

父偏爱

 

54

12.1852

4.05655

-1.356

.178

47

13.2766

4.01466

 

由表16得:子女性别不同与父亲拒绝和否认、过干涉存在绝对显著差异;子女的性别不同和父亲的惩罚和严厉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子女的性别不同和父亲的过度保护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对女孩的情感温暖更多,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干涉、过保护、偏爱更少

3.5.2子女的性别与母亲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对不同性别的子女的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差异分析见表17

表17子女的性别与母亲教养方式差异分析(独立T

 

 

 

 

 

 

 

 

 

 

 

 

性别

N

M

SD

t

sig

母过干涉保护

98

34.5714

7.48882

-3.708***

.000

 

68

39.0441

7.74680

母情感温暖

96

53.6771

10.08229

2.785**

.006

 

66

48.9545

10.94803

母惩罚严历

97

12.3299

3.69606

-3.229**

.002

 

69

14.8696

5.74178

母拒绝否认

98

14.7755

4.26332

-3.943***

.000

 

69

17.8261

5.33842

母偏爱

54

10.6667

3.63941

-1.396

.166

 

49

11.6735

3.67076

 

由表17知:子女性别不同与母亲拒绝和否认、过干涉和保护存在绝对显著差异;子女的性别不同和母亲的惩罚和严厉、母亲的情感温暖存在及其显著差异。母亲对女孩情感温暖更多,过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更少。

3.5.3子女性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对子女性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子女性别为自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进行预测分析,具有显著预测的结果见下表。

表18  性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回归分析

因变量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父情感温暖

.019

.025

4.208*

-.158*

父惩罚严厉

.070

.075

13.376***

.275***

父过干涉

.115

.120

22.516***

.347***

父拒绝否认

.082

.088

15.873***

.296***

父过保护

.022

.028

4.664*

.166*

母过干涉保护

.073

.078

13.921***

.280***

母情感温暖

.042

.048

7.999**

-.218**

母惩罚严厉

.063

.068

12.003**

.261**

母拒绝否认

.087

.092

16.799***

.304***

由表18知:子女性别可以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干涉、拒绝否认、过保护,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情感温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

3.6子女不同年龄阶段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3.6.1不同年龄阶段的子女父亲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子女的父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差异分析见表19

表19不同年龄阶段的子女父亲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N

Mean

S. D

F

Post  Hoc

 

 

 

 

 

 

中学

大学

父亲情感温暖

小学(五年级)

47

59.7660

11.40788

11.583***

8.7215***

7.8493***

 

中学(高一)

90

51.0444

10.48478

 

 

-.8722

 

大学(大三)

48

51.9167

9.15082

 

 

 

 

Total

185

53.4865

10.98769

 

 

 

父惩罚严厉

小学(五年级)

46

18.0652

6.92949

4.392*

1.6208

3.5027**

 

中学(高一)

90

16.4444

5.51833

 

 

1.8819

 

大学(大三)

48

14.5625

4.82417

 

 

 

 

Total

184

16.3587

5.84608

 

 

 

父过干涉

小学(五年级)

47

21.1277

5.43986

5.943**

.0499

2.9610**

 

中学(高一)

90

21.0778

5.47974

 

 

2.9111**

 

大学(大三)

48

18.1667

3.67472

 

 

 

 

Total

185

20.3351

5.19888

 

 

 

父拒绝否认

小学(五年级)

47

11.7872

4.47668

1.605

-.5905

.5164

 

中学(高一)

90

12.3778

3.43668

 

 

1.1069

 

大学(大三)

48

11.2708

2.46455

 

 

 

 

Total

185

11.9405

3.53426

 

 

 

父过保护

小学(五年级)

47

5.8936

2.02414

3.315*

-.8367*

-.1689

 

中学(高一)

89

6.7303

2.15725

 

 

.6678

 

大学(大三)

48

6.0625

1.65550

 

 

 

 

Total

184

6.3424

2.02906

 

 

 

父偏爱

小学(五年级)

22

14.8636

3.62919

4.560*

2.3252*

3.2247**

 

中学(高一)

52

12.5385

3.73883

 

 

.8996

 

大学(大三)

36

11.6389

4.50494

 

 

 

 

Total

110

12.7091

4.11385

 

 

 

 

由表19得:父亲情感温暖:小学阶段的子女与中学和大学的差异绝对显著;惩罚严厉:小学与大学差异极其显著;过干涉:小学与大学差异极其显著,中学与大学差异极其显著;拒绝否认:各阶段差异不显著;过保护:小学与中学差异显著;偏爱:小学与中学差异显著,小学与大学差异极其显著。年龄越小父亲惩罚严厉、过干涉、偏爱越多;父亲的情感温暖:小学的获得比中学、大学多,大学比中学获得多但不显著;父亲的拒绝否认在不同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小学比中学少,小学比大学多,中学比大学多);父亲的过保护:小学比中学、大学少,中学比大学多。

3.6.2不同年龄阶段的子女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子女的父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差异分析见表20

表20不同年龄阶段的子女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N

Mean

S D

F

Post  Hoc

 

 

 

 

 

 

中学

大学

过干涉保护

小学(五年级)

47

37.7234

8.63437

4.182*

1.2403

4.3901**

 

中学(高一)

89

36.4831

7.72115

 

 

3.1498*

 

大学(大三)

48

33.3333

6.80842

 

 

 

 

Total

184

35.9783

7.87745

 

 

 

情感温暖

小学(五年级)

45

56.8000

12.62501

5.652**

6.4591**

5.2894*

 

中学(高一)

88

50.3409

10.49673

 

 

-1.1697

 

大学(大三)

47

51.5106

8.61463

 

 

 

 

Total

180

52.2611

10.90608

 

 

 

惩罚严厉

小学(五年级)

47

14.2340

5.68068

1.661

1.2003

1.6715

 

中学(高一)

89

13.0337

4.33917

 

 

.4712

 

大学(大三)

48

12.5625

4.10452

 

 

 

 

Total

184

13.2174

4.67834

 

 

 

拒绝否认

小学(五年级)

47

16.1064

6.25972

1.675

-.1381

1.3980

 

中学(高一)

90

16.2444

4.71028

 

 

1.5361

 

大学(大三)

48

14.7083

3.37045

 

 

 

 

Total

185

15.8108

4.88475

 

 

 

偏爱

小学(五年级)

23

12.9565

3.57362

4.320*

2.1263*

2.6787**

 

中学(高一)

53

10.8302

3.37260

 

 

.5524

 

大学(大三)

36

10.2778

3.71569

 

 

 

 

Total

112

11.0893

3.63058

 

 

 

 

由表20得:母亲过保护和干涉:小学阶段的与大学的差异极其显著,中学和大学差异显著;情感温暖;小学与中学差异极其显著,小学与大学差异显著;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差异不显著;偏爱:小学与大学差异极其显著,小学与中学差异显著。年龄越小获得母亲越多的过干涉保护、偏爱、惩罚严厉(不显著);母亲的情感温暖:小学比中学、大学多,大学比中学多(不显著),母亲的拒绝否认(不显著):中学比小学、大学多,小学比大学多。

3.6.3子女年龄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对子女年龄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子女年龄为自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进行预测分析,具有显著预测的结果见下表。

表21 年龄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父情感温暖

.060

.065

12.731***

-.255***

父惩罚严厉

.041

.046

8.808**

-.215**

父过干涉

.037

.042

8.079**

-.206**

父偏爱

.063

.071

8.279**

-.267**

母过干涉保护

.035

.040

7.679**

-.201**

母情感温暖

.024

.029

5.372*

-.171*

母惩罚严厉

.011

.016

3.052+

-.128+

母偏爱

.053

.062

7.259**

-.249**

 

由表21知:子女的年龄可以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干涉、偏爱,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偏爱。

3.7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3.7.1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对受教育程度不同父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差异分析见表22

表22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N

Mean

S. D

F

Post  Hoc

 

 

 

 

 

 

中学

大学以上

情感温暖

小学

7

47.0000

9.05539

7.607**

-3.5263

-9.2277*

 

中学

76

50.5263

9.15856

 

 

-5.7014**

 

大学以上

101

56.2277

11.69178

 

 

 

 

Total

184

53.5217

11.00718

 

 

 

惩罚严厉

小学

7

16.7143

5.37631

.909

1.1090

-.0657

 

中学

76

15.6053

4.55801

 

 

-1.1747

 

大学以上

100

16.7800

6.59136

 

 

 

 

Total

183

16.2896

5.78633

 

 

 

过干涉

小学

7

17.2857

2.69037

2.348+

-2.4643

-3.6252+

 

中学

76

19.7500

4.99099

 

 

-1.1609

 

大学以上

101

20.9109

5.36488

 

 

 

 

Total

184

20.2935

5.18202

 

 

 

拒绝否认

小学

7

11.0000

1.29099

.262

-1.0132

-.9109

 

中学

76

12.0132

3.14746

 

 

.1023

 

大学以上

101

11.9109

3.90154

 

 

 

 

Total

184

11.9185

3.53111

 

 

 

过保护

小学

7

5.7143

2.13809

.843

-.4590

-.7709

 

中学

75

6.1733

2.04261

 

 

-.3118

 

大学以上

101

6.4851

2.00805

 

 

 

 

Total

183

6.3279

2.02502

 

 

 

偏爱

小学

6

12.5000

4.54973

.013

-.1744

-.2541

 

中学

43

12.6744

4.49190

 

 

-.0797

 

大学以上

61

12.7541

3.85857

 

 

 

 

Total

110

12.7091

4.11385

 

 

 

由表22得:在情感温暖维度父亲是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者与小学学历存在显著差异,与中学学历的父亲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学历越高父亲的情感温暖越多。

3.7.2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对受教育程度不同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差异分析见表23

表23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N

Mean

S. D

F

Post  Hoc

 

 

 

 

 

 

中学

大学以上

过干涉保护

小学

23

32.3478

6.22027

9.009***

-2.3411

-6.5093***

 

中学

90

34.6889

7.10380

 

 

-4.1683**

 

大学以上

70

38.8571

8.49260

 

 

 

 

Total

183

35.9891

7.89769

 

 

 

情感温暖

小学

23

48.8696

6.71027

2.991*

-2.5623

-5.7334*

 

中学

88

51.4318

9.75539

 

 

-3.1711+

 

大学以上

68

54.6029

12.96049

 

 

 

 

Total

179

52.3073

10.91903

 

 

 

惩罚严厉

小学

23

12.6087

3.84636

3.012*

.0976

-1.6484

 

中学

90

12.5111

3.65736

 

 

-1.7460*

 

大学以上

70

14.2571

5.82022

 

 

 

 

Total

183

13.1913

4.67769

 

 

 

拒绝否认

小学

23

14.3043

2.54835

2.578+

-1.1682

-2.4242*

 

中学

91

15.4725

4.13210

 

 

-1.2560

 

大学以上

70

16.7286

6.12413

 

 

 

 

Total

184

15.8043

4.89728

 

 

 

偏爱

小学

15

9.2000

3.12136

2.668+

-1.9607+

-2.4829*

 

中学

56

11.1607

3.61198

 

 

-.5222

 

大学以上

41

11.6829

3.67722

 

 

 

 

Total

112

11.0893

3.63058

 

 

 

 

由表23得:母亲是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者与中学学历的母亲在惩罚严厉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是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者与小学学历的母亲在情感温暖、拒绝否认、偏爱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是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者与小学学历的母亲在过度保护和干涉存在绝对显著差异;母亲是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者与中学学历的母亲在过度保护和干涉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情感温暖维度:母亲是大学以上的与中学的差异边缘显著;偏爱维度:母亲是中学毕业的与小学毕业的差异边缘显著。学历越高母亲的情感温暖、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越多,惩罚严厉:大学显著比中学多,大学比小学多(不显著),小学比中学多(不显著)。

3.7.3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

对父母受教育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进行预测分析,具有显著预测的结果见下表。

表24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回归分析

因变量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父情感温暖

.071

.077

15.077***

.277***

父过干涉

.018

.024

4.400*

.154*

母过干涉保护

.083

.088

17.489***

.297***

母情感温暖

.027

.033

5.984*

.181*

母惩罚严厉

.019

.024

4.457*

.155*

母拒绝否认

.022

.028

5.181*

.166*

母偏爱

.029

.038

4.340*

.195*

 

由表24知:受教育程度可以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过干涉,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情感温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

3.8父母职业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3.8.1父亲职业与父亲的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对不同职业父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差异分析见表25

表25父亲职业与父亲的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N

Mean

S. D

F

Post  Hoc

 

 

 

 

 

 

工人

知识分子

干部

其他

情感

农民

11

53.5455

7.33980

.815

1.3159

.6970

.7727

-2.1688

温暖

工人

61

52.2295

10.65738

 

 

-.6190

-.5432

-.34848+

 

知识分子

33

52.8485

10.31419

 

 

 

.0758

-2.8658

 

干部

22

52.7727

13.26984

 

 

 

 

-2.9416

 

其他

56

55.7143

11.51081

 

 

 

 

 

 

Total

183

53.5519

11.02974

 

 

 

 

 

惩罚

农民

11

15.0909

5.61168

1.038

-.3874

-1.9394

-2.9091

-1.1091

严厉

工人

61

15.4754

5.17238

 

 

-1.5549

-2.5246+

-.7246

 

知识分子

33

17.0303

6.43955

 

 

 

-9697

.8303

 

干部

22

18.0000

5.81460

 

 

 

 

1.800

 

其他

55

16.2000

6.03201

 

 

 

 

 

 

Total

182

16.2582

5.78666

 

 

 

 

 

过干涉

农民

11

18.0000

3.66060

1.996+

-1.7049

-2.7273

-4.6364*

-2.0714

 

工人

61

19.7049

4.98780

 

 

-1.0224

-2.9314*

-.3665

 

知识分子

33

20.7273

4.27400

 

 

 

-1.9091

.6558

 

干部

22

22.6364

5.78624

 

 

 

 

2.5649*

 

其他

56

20.0714

5.61121

 

 

 

 

 

 

Total

183

20.2514

5.16457

 

 

 

 

 

拒绝

农民

11

10.4545

1.80907

1.005

-1.4307

-2.1212+

-1.9545

-1.1169

否认

工人

61

11.8852

3.12569

 

 

-.6905

-.5238

.3138

 

知识分子

33

12.5758

3.89736

 

 

 

-.1667

1.0043

 

干部

22

12.4091

3.94798

 

 

 

 

.8377

 

其他

56

11.5714

3.75067

 

 

 

 

 

 

Total

183

11.8907

3.52059

 

 

 

 

 

过保护

农民

11

5.9091

1.92117

.391

-.2548

-.6061

-.4091

-.6000

 

工人

61

6.1639

2.05086

 

 

-.3512

-.1542

-.3452

 

知识分子

33

6.5152

1.43878

 

 

 

.1970

.0061

 

干部

22

6.3182

2.14668

 

 

 

 

-.1909

 

其他

55

6.5091

2.30034

 

 

 

 

 

 

Total

182

6.3352

2.02819

 

 

 

 

 

偏爱

农民

8

12.2500

4.46414

.772

-.4605

-.6250

-1.4500

-1.1167

 

工人

38

12.7105

3.85485

 

 

1.0855

-.9895

-.6561

 

知识分子

24

11.6250

4.83477

 

 

 

-2.0750

-1.7417

 

干部

10

13.7000

3.05687

 

 

 

 

.3333

 

其他

30

13.3667

4.07248

 

 

 

 

 

 

Total

110

12.7091

4.11385

 

 

 

 

 

注:其他: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以外的职业,如医生、律师、公司职员、商人

由表25得:情感温暖:工人与其他差异边缘负显著;在惩罚严厉维度:父亲职业是干部与职业是工人和父亲存在差异边缘负显著;在过度干涉维度:父亲职业是农民、工人与职业是干部存在显著差异;在拒绝否认:农民与知识分子边缘负显著。父亲过干涉干部显著比农民、工人、其他多。

3.8.2母亲职业与父亲的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对不同职业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差异分析见表26

表26母亲职业与父亲的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N

Mean

S. D

F

Post  Hoc

 

 

 

 

 

 

工人

知识分子

干部

其他

过干涉

农民

17

31.1176

6.18347

2.996*

-3.9449+

-7.2824**

-6.9490*

-5.4895*

保护

工人

64

35.0625

6.65445

 

 

-3.3375+

-3.0042

-1.5446

 

知识分子

30

38.4000

7.51367

 

 

 

.3333

1.7929

 

干部

15

38.0667

9.31563

 

 

 

 

1.4595

 

其他

56

36.6071

8.90695

 

 

 

 

 

 

Total

182

35.9670

7.91383

 

 

 

 

 

情感

农民

17

48.8235

9.61922

2.897*

-1.5371

-8.7431**

-5.6050

-3.4086

温暖

工人

61

50.3607

10.37631

 

 

-7.2060**

-4.0679

-1.8715

 

知识分子

30

57.5667

6.88669

 

 

 

3.1381

5.3345*

 

干部

14

54.4286

17.31924

 

 

 

 

2.1964

 

其他

56

52.2321

10.99420

 

 

 

 

 

 

Total

178

52.3371

10.94252

 

 

 

 

 

惩罚

农民

17

12.8824

4.47049

1.300

.1792

-1.7176

-1.5843

.1681

严厉

工人

64

12.7031

4.39581

 

 

-1.8969+

-1.7635

-.0112

 

知识分子

30

14.6000

4.70949

 

 

 

.1333

1.8857+

 

干部

15

14.4667

6.37928

 

 

 

 

1.7524

 

其他

56

12.7143

4.50339

 

 

 

 

 

 

Total

182

13.1813

4.68866

 

 

 

 

 

拒绝

农民

17

13.6471

2.31682

1.499

-2.3061+

-3.2863*

-3.0863+

-1.7214

否认

工人

64

15.9531

4.70875

 

 

-.9802

-.7802

.5847

 

知识分子

30

16.9333

5.76514

 

 

 

.2000

1.5649

 

干部

15

16.7333

6.21595

 

 

 

 

1.3649

 

其他

57

15.3684

4.70802

 

 

 

 

 

 

Total

183

15.7814

4.90081

 

 

 

 

 

偏爱

农民

14

9.2857

3.68841

2.194+

-1.4579

-1.5643

-3.9643*

-2.6498*

 

工人

39

10.7436

3.36951

 

 

-.1064

-2.5064+

-1.1919

 

知识分子

20

10.8500

3.97724

 

 

 

-2.4000

-1.0855

 

干部

8

13.2500

3.99106

 

 

 

 

1.3145

 

其他

31

11.9355

3.32601

 

 

 

 

 

 

Total

112

11.0893

3.63058

 

 

 

 

 

 

由表26得:在过度保护和干涉维度上母亲职业是农民与职业是:知识分子差异极其显著,与职业是干部、其他的差异显著,工人和农民、知识分子差异边缘显著;在母亲情感温暖维度上:母亲职业是农民、工人的与母亲职业是知识分子的差异极其显著;在惩罚严厉维度上;母亲职业是知识分子工人、其他教养方式差异边缘显著;在拒绝否认维度上:母亲职业是农民的与知识分子差异显著,与工人、干部差异边缘显著;在偏爱维度上:母亲职业是农民的与干部、其他存在显著差异,工人与干部差异边缘显著。母亲的过干涉:农民比知识分子、干部、其他少,工人比知识分子少;母亲情感温暖:知识分子比农民、工人、其他多;母亲拒绝否认:农民比工人、知识分子、干部、其他少;偏爱:农民比干部、其他少。

3.8.3父母职业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

对父母职业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以父母职业为自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进行预测分析,具有显著预测的结果见下表。

表27父母职业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回归分析

因变量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母过干涉保护

.020

.026

4.726*

.160*

母偏爱

.045

.054

6.263*

.232*

 

由表27知:职业可以预测母亲的过干涉保护、偏爱。

3.9家庭收入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

3.9.1家庭收入与父亲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对家庭收入不同的父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差异分析见表28

表28家庭收入与父亲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N

Mean

S. D

F

Post  Hoc

 

 

 

 

 

 

800-2000

2000以上

情感温暖

800以下

11

45.9091

7.02075

3.118*

-7.1506*

-8.5332*

 

800-2000

67

53.0597

11.35232

 

 

-1.3826

 

2000以上

104

54.4423

10.87513

 

 

 

 

Total

182

53.4176

11.00433

 

 

 

惩罚严厉

800以下

11

16.5455

6.05580

1.496

1.2022

-.3672

 

800-2000

67

15.3433

5.11253

 

 

-1.5693+

 

2000以上

103

16.9126

6.17888

 

 

 

 

Total

181

16.3094

5.81505

 

 

 

过干涉

800以下

11

19.0000

4.02492

.746

-.9552

-1.6635

 

800-2000

67

19.9552

4.70149

 

 

-.7082

 

2000以上

104

20.6635

5.58363

 

 

 

 

Total

182

20.3022

5.18837

 

 

 

拒绝否认

800以下

11

11.0909

1.92117

.707

-.5658

-1.0629

 

800-2000

67

11.6567

3.39140

 

 

-.4971

 

2000以上

104

12.1538

3.77207

 

 

 

 

Total

182

11.9066

3.54872

 

 

 

过保护

800以下

11

5.6364

2.01359

2.575+

-.3338

-.9462

 

800-2000

67

5.9701

1.73179

 

 

-.6124+

 

2000以上

103

6.5825

2.13525

 

 

 

 

Total

181

6.2983

2.00539

 

 

 

偏爱

800以下

9

10.5556

3.12694

1.389

-1.9899

-2.4081+

 

800-2000

44

12.5455

4.13412

 

 

-.4182

 

2000以上

55

12.9636

4.05501

 

 

 

 

Total

108

12.5926

4.03961

 

 

 

 

由表28得:在情感温暖维度上家庭收入在800以下和800—2000、2000以上的父亲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在惩罚严厉维度上家庭收入在800—2000和2000以上的父亲教养方式存在差异边缘显著;在过度保护维度上家庭收入在800—2000和2000以上的父亲教养方式存在差异边缘显著;在偏爱维度:800以下和2000以上差异边缘显著。 家庭收入越多父亲的情感温暖、过干涉、拒绝否认、过保护、偏爱越多,惩罚严厉:家庭收入是2000以上比800—2000的更多。

3.9.2家庭收入与母亲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对家庭收入不同的父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差异分析见表29

表29家庭收入与母亲教养方式差异分析

 

 

N

Mean

S. D

F

Post  Hoc

 

 

 

 

 

 

800-2000

2000以上

过干涉保护

800以下

11

32.9091

6.47232

1.224

-2.5685

-3.6249

 

800-2000

67

35.4776

7.05897

 

 

-1.0564

 

2000以上

103

36.5340

8.47235

 

 

 

 

Total

181

35.9227

7.88138

 

 

 

情感温暖

800以下

11

49.0000

4.75395

1.728

-1.7879

-4.4800

 

800-2000

66

50.7879

10.84225

 

 

-2.6921

 

2000以上

100

53.4800

11.31949

 

 

 

 

Total

177

52.1977

10.91290

 

 

 

惩罚严厉

800以下

11

13.2727

4.19740

.001

.0455

.0612

 

800-2000

66

13.2273

4.69302

 

 

.0157

 

2000以上

104

13.2115

4.78605

 

 

 

 

Total

181

13.2210

4.69465

 

 

 

拒绝否认

800以下

11

15.3636

3.35478

.056

-.3379

-.4825

 

800-2000

67

15.7015

4.97574

 

 

-.1447

 

2000以上

104

15.8462

5.03149

 

 

 

 

Total

182

15.7637

4.90621

 

 

 

偏爱

800以下

9

9.4444

3.12694

1.758

-1.1778

-2.0913

 

800-2000

45

10.6222

3.48561

 

 

-.9135

 

2000以上

56

11.5357

3.65297

 

 

 

 

Total

110

10.9909

3.57231

 

 

 

 

由表29得:母亲教养方式在不同经济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收入越多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情感温暖、拒绝否认、偏爱越多,惩罚严厉越少

3.9.3家庭经济收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对家庭经济收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家庭经济收入为自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进行预测分析,具有显著预测的结果见下表。

表30家庭经济收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父情感温暖

.019

.024

4.463*

.156*

父过保护

.022

.027

5.052*

.166*

母情感温暖

.014

.019

3.431+

.139+

母偏爱

.023

.032

3.523+

.178+

由表30知:家庭经济可以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过保护,边缘预测母亲的情感温暖、偏爱。

3.10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与家庭经济间的关系

对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经济进行相关分析见下表

表3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经济相关分析

 

父受教育程度

父职业

母文化

母职业

家庭经济

.355***

.434***

.514***

.458***

 

由表31知:家庭经济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绝对显著相关。对家庭经济进行回归分析见下表

表32  家庭经济回归分析(enter)

因变量

自变量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家庭经济

母亲

.317

.324

42.676***

 

 

母受教育程度

 

 

 

.382***

 

母职业

 

 

 

.281***

家庭经济

父亲

.230

.239

27.897***

 

 

父亲受教育程度

 

 

 

.238**

 

父职业

 

 

 

.352***

家庭经济

父母

.316

.332

21.824***

 

 

父受教育程度

 

 

 

-.011

 

父职业

 

 

 

.134

 

母受教育程度

 

 

 

.375***

 

母职业

 

 

 

.186+

由表32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影响家庭收入,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显著预测家庭收入Rchange=.324 (p≤.001) 受教育程度Beta=.382 (p≤.001) 职业Beta=.281(p≤.001); 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显著预测家庭收入Rchange=.239 (p≤.001) 受教育程度Beta=.238 (p≤.01) 职业Beta=.352(p≤.001) ;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显著预测家庭收入Rchange=.332 (p≤.001) 其中母亲受教育程度Beta=.375 (p≤.001) 母职业Beta=.186(p≤.10)

 

4.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理想路径图(依据一元线性回归的结果)

根据表5,8,12,18,21,24,27,30可以画出以下的路径图。(数字为Beta值)

图2 影响父亲情感温暖的路径图

图3  影响父亲惩罚严厉的路径图

 

 图4  影响父亲过干涉的路径图

 

图5 影响父亲拒绝否认的路径图

 

图6  影响父亲过干涉的路径图

 

 

图7 影响父亲偏爱的路径图

 

 

 

图8  影响母亲过干涉保护的路径图

 

 

图9 影响母亲情感温暖的路径图

 

 图10  影响母亲惩罚严厉的路径图

图11影响母亲拒绝否认的路径图

图12  影响母亲偏爱的路径图

 

5.子女的性别、年龄、气质,父母的气质、职业,家庭经济收入、对方教养方式,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多元回归分析

在分别考察了各个因素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的基础上,现在进行综合考察,以父(母)的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以第1层父(母)文化、职业、家庭经济收入,第2层父(母)气质各维度得分,第3层子女性别、年龄,第4层子女气质各维度得分,第5层母(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和回归分析见以下各表。(文化代表受教育程度)

5.1对父亲的情感温暖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表33  父亲情感温暖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父受教育程度

.074

.095

4.427*

.309*

父活动性

.184

.126

6.654*

.356*

子女性别

.247

.078

4.438*

-.281*

子女黏液质

.304

.069

4.284*

.295*

母亲情感温暖

.767

.425

78.255***

.731***

母亲拒绝否认

.785

.022

4.332*

-.155*

 

表33反映的是父亲情感温暖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可以显著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Rchange=.095(p≤.05)Beta=.309 (p≤.05),在控制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之后,父亲的活动性显著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Rchange=.126(p≤.05)Beta=.356 (p≤.05),在控制了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活动性之后,子女的性别显著预测了父亲的情感温暖,Rchange=.078(p≤.05)Beta=-.281 (p≤.05),在控制了父亲受教育程度、活动性、子女性别之后,子女的黏液质显著预测了父亲的情感温暖,在控制了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活动性、子女性别、子女黏液质之后母亲的情感温暖显著预测了父亲的情感温暖,Rchange=.425(p≤.001)Beta=.731(p≤.001),在控制了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活动性、子女性别、子女黏液质之后母亲的情感温暖,之后母亲的拒绝否认显著预测了父亲的情感温暖,Rchange=.022(p≤.05)Beta= -.155(p≤.05)。

图13影响父亲情感温暖的路径图(多元回归后)

5.2对父亲的惩罚严厉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表34父亲惩罚严厉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母亲惩罚严厉

.727

.734

115.744***

.857***

 

表34反映的是父亲惩罚严厉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母亲的惩罚严厉显著预测了父亲的惩罚严厉Rchange=.734(p≤.001)Beta=.857 (p≤.001)。

图14影响父亲惩罚严厉的路径图(多元回归后)

 5.3对父亲的过干涉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表35父亲过干涉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子女抑郁质

.092

.113

5.336*

.336*

母过干涉保护

.311

.230

14.382***

.504***

 

表35反映的是父亲过干涉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子女的抑郁质显著预测了父亲的过干涉Rchange=.113(p≤.05)Beta=.336(p≤.05),在控制了子女的抑郁质之后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显著预测了父亲的过干涉Rchange=.230(p≤.001)Beta=.504(p≤.001)。

图15影响父亲过干涉的路径图(多元回归后)

5.4对父亲的拒绝否认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表36 父亲拒绝否认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子女性别

.115

.136

6.613*

.369*

母亲拒绝否认

.583

.467

48.182***

.710***

母亲情感温暖

.665

.085

10.925**

-.298**

 

表36反映的是父亲拒绝否认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子女的性别显著预测了父亲的拒绝否认, Rchange=.136 (p≤.05)Beta=.369 (p≤.05),在控制了子女的性别之后母亲的拒绝否认显著预测了父亲的拒绝否认Rchange=.467(p≤.001)Beta=.710(p≤.001),在控制了子女的性别、母亲的拒绝否认之后,母亲的情感温暖显著预测了父亲的拒绝否认Rchange=.085(p≤.01)Beta=-.298(p≤.01)。

图16影响父亲拒绝否认的路径图(多元回归后)

5.5对父亲的过保护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表37父亲过保护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家庭经济

.080

.101

4.734*

.318*

子女性别

.171

.108

5.629*

.338*

子女抑郁质

.332

.168

10.833**

.421**

母亲过干涉保护

.503

.171

14.784***

.453***

 

表37反映的是父亲过保护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家庭经济收入显著预测了父亲的过保护,Rchange=.101 (p≤.05)Beta=.318 (p≤.05);在控制了家庭经济收入之后,子女的性别显著预测了父亲的过保护,Rchange=.108(p≤.05)Beta=.338 (p≤.05)在控制了家庭经济、子女性别之后,子女的抑郁质显著预测了父亲的过保护Rchange=.168(p≤.01)Beta=.421(p≤.01),在控制了家庭经济、子女性别、子女抑郁质之后,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显著预测了父亲的过保护,Rchange=.171(p≤.001)Beta=.453(p≤.001)。

图17影响父亲过保护的路径图(多元回归后)

5.6对父亲的偏爱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表38父亲偏爱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父活动性

.106

.127

6.125*

.357*

母亲偏爱

.806

.688

152.812***

.854***

表38反映的是父亲过偏爱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亲的活动性显著预测了父亲的偏爱, Rchange=.127 (p≤.05)Beta=.357 (p≤.05),在控制了父亲的活动性之后,母亲的偏爱显著预测了父亲的偏爱,Rchange=.688(p≤.001)Beta=.854(p≤.001)。

图18影响父亲偏爱的路径图(多元回归后)

5.7对母亲的过干涉保护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表39母亲过干涉保护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母亲文化

.128

.152

6.258*

.390*

父亲过干涉

.524

.398

30.146***

.656***

父亲偏爱

.574

.059

5.006*

.255*

 

表39反映的是母亲过干涉保护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母亲的文化显著预测了母亲的情感温暖Rchange=.152(p≤.05)Beta=.390(p≤.05),在控制了母亲的文化之后,父亲的过干涉显著预测了母亲的过干涉保护Rchange=.398(p≤.001)Beta=.656(p≤.001),在控制了母亲的文化、父亲的过干涉之后,父亲的偏爱显著预测了母亲的过干涉保护,Rchange=.059(p≤.05)Beta=.255(p≤.05)。

图19影响母亲过干涉保护的路径图(多元回归后)

5.8对母亲的情感温暖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表40母亲情感温暖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母恐惧

.210

.232

10.560**

.481**

子女黏液质

.324

.130

6.924*

.364*

父亲情感温暖

.726

.387

50.863***

.801***

 

表40反映的是母亲情感温暖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母亲恐惧显著预测了母亲的情感温暖,Rchange=.232(p≤.01)Beta=.481 (p≤.01),在控制了母亲恐惧之后,子女黏液质显著预测了母亲的情感温暖,Rchange=.130(p≤.05)Beta=.364 (p≤.05)在控制了母亲的恐惧、子女的黏液质之后,父亲的情感温暖显著预测了母亲的情感温暖,Rchange=.387(p≤.001)Beta=.801(p≤.001)

图20影响母亲情感温暖的路径图(多元回归后)

5.9对母亲的惩罚严厉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表41母亲惩罚严厉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父亲惩罚严厉

.788

.794

131.239***

.891***

 

表41反映的是母亲惩罚严厉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亲的惩罚严厉显著预测了母亲的惩罚严厉,Rchange=.794(p≤.001)Beta=.891(p≤.001)。

图21影响母亲惩罚严厉的路径图(多元回归后)

5.10对母亲的拒绝否认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表42母亲拒绝否认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父亲的拒绝否认

.411

.427

26.125***

.654***

 

表42反映的是母亲拒绝否认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亲拒绝否认显著预测了母亲的拒绝否认,Rchange=.427(p≤.001)Beta=.654 (p≤.001)。

图22影响母亲拒绝否认的路径图(多元回归后)

 5.11对母亲的偏爱进行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表43母亲偏爱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

 

Adjusted  R2

Rchange

change

Beta

母生气

.132

.156

6.477*

.395*

父亲偏爱

.822

.675

136.381***

.898***

 

表43反映的是母亲偏爱多元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母亲生气显著预测了母亲的偏爱,Rchange=.156(p≤.05)Beta=.395 (p≤.05)在控制母亲的生气之后父亲的偏爱显著预测了母亲的偏爱Rchange=.675(p≤.001)Beta=.898 (p≤.001)。

图23影响母亲偏爱的路径图(多元回归后)

6.讨论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的气质、子女的性别和父母气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职业、家庭收入等因素有关。中国一直崇尚因材施教,作者认为家庭教养在无形中渗透着因材施教的理念。因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的自身条件,和教育者的自身条件来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式。父母在和子女的相处时在长期的摸索中选择了适合自己家的最优化的教养方式。这与提出的模型理论相吻合。

6.1父母的气质对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父母的气质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表现在父亲的恐惧与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干涉显著正相关,父亲的悲伤与过干涉显著正相关,父亲的活动性与情感温暖、偏爱显著正相关,父亲的社会性与过保护负相关。母亲的生气、恐惧与情感温暖、偏爱显著相关,母亲的悲伤与情感温暖显著相关。这与Cox(1987) 发现,抑郁母亲的亲子互动质量差,更多使用控制手段,忽视子女要求有一定的一致性。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人们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的,并表现出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父母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 ,也就决定了一定的教养方式。

6.2子女的气质对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子女的气质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表现在,子女的胆汁质与父亲的过干涉、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显著正相关;子女的多血质与父亲的情感温暖、母亲的情感温暖、母亲的偏爱显著正相关;子女的黏液质与父亲的情感温暖、母亲的情感温暖显著正相关,与父亲的拒绝否认显著负相关;子女的抑郁质与父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显著正相关。 子女与父母之间有相互影响,讨人喜欢(多血、黏液)的子女会得到父母更多情感温暖,而让父母担心(抑郁)的子女也会得到父母的更多关注。这与Tomas和Chess等发现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一定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的气质背景下发生作用相吻合,也与刘建容、杨丽珠、刘志军等人的研究一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影响的,父母和子女之间也不例外,正如贝尔所说一定的儿童行为模式导致了一定的父母教养方式,儿童的气质特点决定了他的特有行为方式,这也就导致了父母对他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映。

6.3子女性别、年龄阶段对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不同性别的个体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男孩比女孩受到父母更多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女孩比男孩受到父母更多的情感温暖,男孩比女孩受到父母亲更多的偏爱但不显著。这与Martin (1975) 的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子女的方法,与子女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子女同性别的父母对子女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子女自由有些不同。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不同,中国一直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且一直对男孩子有更多的期望,男人要养家糊口、要出人头地……因此对男孩的要求更多一些,所以家里对男孩子更加严厉。

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父母情感温暖、过干涉保护、惩罚严厉、偏爱在小学、中学、大学之间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年龄越小被父母关注的越多。作者认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个体在不断的发展,开始慢慢习得各方面的知识,在不断的成熟,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完成,让父母操心的也相对慢慢变少,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关注随着年龄增长在变少。另一方面,父母的观念也在变化,小的时候父母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孩子的什么事都要过问,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在开始关注子女的感受,常有家长说“孩子大了不能再打他了”,这就说明了父母的教育观念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在不断的改变。

6.4 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家庭收入不同父亲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显著表现在父亲的情感温暖,边缘显著表现在父亲的惩罚严厉、过保护、偏爱。母亲教养方式差异不明显,只有在母亲的情感温暖有边缘显著差异。这与中国有男人养家糊口的思想有关,一个家庭的家庭收入对父亲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母亲的影响,家庭经济收入,关系到父亲的自尊和压力,所以父亲的教养方式就会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母亲在家庭里的主要任务是相夫教子,(赚钱则是父亲的事)所以母亲则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父母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教养方式的影响,母亲大于父亲,这与母亲对子女的关注多于父亲有关,家庭主妇的首要任务就是:照顾子女,母亲与子女接触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教育程度不同时母亲的教养方式差异更明显。同时受教程度对女人的思想和视野有很大的影响。

职业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实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有一定的一致性,例如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就越体面,收入就越高。

6.5父母在教育子女时的相互影响,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气质的影响

父母双方会影响彼此,夫妇二人常夫唱妇随,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为了要达成共同的教育目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多采用一致的教养方式。比如父母要遏制子女某种不良行为,如果父亲拒绝、母亲却鼓励,这会让子女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做才好,不利于形成个体的价值观。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管教问题,都会彼此沟通最后决定如何处理子女的教育问题,所以父母多采用一致的教养方式。已有研究证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一致性高的有利于子女的发展,回归分析也表明对方的教养方式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最大。这与个体自身的特点有关,讨人喜爱的孩子不仅父亲喜欢,母亲也喜欢,有利的行为,父母都会鼓励,父母要一致行动来强化某些有利于个体发展的行为,这就表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是情感温暖还是拒绝否认。调皮捣蛋的孩子父母为了抑制他的破坏性行为,都会对其惩罚严厉、拒绝否认。

父母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子女的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气质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父亲的惩罚严厉可以显著预测子女的多血质;父亲的过干涉可以显著预测子女的黏液质;母亲的情感温暖可以预测子女的黏液质、胆汁质、多血质,母亲的拒绝否认可以预测子女的胆汁质、抑郁质。常有人这么说看到这个孩子的表现,就知道它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为什么可以这么判断?其实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父母会带出什么样的子女,那是因为子女在无形中受到父母的熏陶,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影响子女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的人温文尔雅、有的人风风火火、还有的人深沉,笔者认为这不光是自身的遗传所致,比如有的人家比较喜欢孩子的性格内敛,可能就在教育子女时要求子女并影响子女成为内敛的人。这一点我国的王欣和美国学者D. Bumrind、A. L. Baldwin 等人的研究以表明。

6.6研究中的不足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研究中的不足:父母被试很难控制,父母被试也很难找,所以在回归时的被试量远远小于前面的被试量,因为前面是分别选出适合各个维度的被试,可是回归时要满足所有维度的被试相对少些 ;而且父母被试能配对研究的太少,不好做父母气质对子女气质的交互影响;选取的被试年龄跨度比较大,不好控制时代造就的观念影响;父母与子女的气质问卷不一致,对于讨论影响、遗传时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作者研究能力和所掌握的理论不足,在讨论时讲不出多少道理来;统计方法不足;以及教养方式问卷、气质问卷是80年代编的,以及职业、家庭经济收入划分对于今天有些不太合理;普洛命的气质问卷题量相对少些。(但是考虑到统计、被试的的方便性以及自身的能力便采用了)

其他会影响的因素:父母的生育年龄也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晚生者会更在意子女);当地的风俗和传统也会影响教养方式(有的地方很传统守旧,那么家长会很注重自己的权威性);子女的智力也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对聪明的子女会寄予更大的希望,这就会带来更多的关注;甚至子女的特长也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例如漂亮的、画画好的、有音乐天赋的、擅长体育的、能说的子女也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喜爱和关注;家庭氛围也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气氛融洽的父母心境更平和,那教养方式也更平和;家庭的结构也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比如四世同堂的和三口之家的教养方式会很不同,有祖父母在,父母的教育会受祖父母的影响,因为祖父母可能会和父母的教育观点不一致,他们喜欢溺爱孙子,而父母则希望严格管教子女,但是面对长辈又不得给他们些面子,要顾及他们的感受。

7.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子女的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子女的某些气质水平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子女的胆汁质与父亲的过干涉、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显著正相关;子女的多血质与父亲的情感温暖、母亲的情感温暖、母亲的偏爱显著正相关;子女的黏液质与父亲的情感温暖、母亲的情感温暖显著正相关,与父亲的拒绝否认显著负相关;子女的抑郁质与父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显著正相关。一元回归分析表明:子女的胆汁质可以预测: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子女的黏液质可以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过干涉、拒绝否认,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子女的抑郁质可以预测: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偏爱,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子女的多血质可以预测: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干涉、情感温暖,母亲的情感温暖、拒绝否认、偏爱。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气质,子女的的性别、年龄,子女的黏液质可以显著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母亲的情感温暖,解释率分别达到6.9 % ,13%;子女的抑郁质可以显著预测父亲的过干涉、过保护,解释率分别达到11.3%,16.8%。

(2)父母的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某些气质水平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表现在父亲的恐惧与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干涉显著正相关,父亲的悲伤与过干涉显著正相关,父亲的活动性与情感温暖、偏爱显著正相关,父亲的社会性与过保护负相关。母亲的生气、恐惧与情感温暖、偏爱显著相关,母亲的悲伤与情感温暖显著相关。一元回归分析表明:父亲的活动性可以预测父亲情感温暖、偏爱;父亲生气可以预测情感温暖、拒绝否认;父亲的恐惧可以预测:惩罚严厉、过干涉、拒绝否认、过保护;父亲的悲伤可以预测:过干涉;母亲的恐惧可以预测母亲情感温暖、偏爱;母亲的生气可以预测母亲偏爱、情感温暖。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收入之后,父亲的活动性可以显著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和偏爱,解释率分别达到12.6%,12.7%;母亲的恐惧可以显著预测母亲情感温暖,解释率达到23.2%;母亲的生气可以显著预测母亲的偏爱,解释率达到15.6%。

(3)子女性别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子女的性别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男孩比女孩受到父母更多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女孩比男孩受到父母更多的情感温暖,男孩比女孩受到父母亲更多的偏爱但不显著。一元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可以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干涉、拒绝否认、过保护,母亲的惩罚严厉、过干涉保护、情感温暖、拒绝否认。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气质,子女的的性别可以显著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拒绝否认、过保护,解释率分别达到7.8%,13.6%,10.8%。

(4)子女的年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年龄阶段的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年龄越小父亲惩罚严厉、过干涉、偏爱越多;父亲的情感温暖:小学的获得比中学、大学多,大学比中学获得多但不显著;父亲的拒绝否认在不同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小学比中学少,小学比大学多,中学比大学多);父亲的过保护:小学比中学、大学少,中学比大学多。一元回归分析表明:子女年龄可以预测父母的偏爱,父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干涉,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惩罚严厉。

(5)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学历越高父亲的情感温暖越多。学历越高母亲的情感温暖、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越多,惩罚严厉:大学显著比中学多,大学比小学多(不显著),小学比中学多(不显著)。一元回归分析表明: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可以预测:情感温暖、惩罚严厉,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可以预测:过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可以显著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母亲的过干涉保护,解释率分别达到9.5%,15.2%。

(6)父母职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职业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在过度干涉维度:父亲职业是农民、工人与职业是干部存在显著差异;父亲过干涉干部显著比农民、工人、其他多。母亲的过干涉:农民比知识分子、干部、其他少,工人比知识分子少;母亲情感温暖:知识分子比农民、工人、其他多;母亲拒绝否认:农民比工人、知识分子、干部、其他少;偏爱:农民比干部、其他少。一元回归分析表明:母亲的职业可以显著预测母亲的偏爱、过干涉保护。

(7)家庭经济收入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收入不同父亲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母亲的教养方式差异不显著。显著表现在父亲的情感温暖,边缘显著表现在父亲的惩罚严厉、过保护、偏爱。母亲教养方式差异不明显,只有在母亲的情感温暖有边缘显著差异。一元回归分析表明:家庭经济可以显著预测父亲的过保护、情感温暖,母亲的偏爱。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家庭经济收入可以显著预测父亲的过保护,解释率达到10.1%。

(8)父母教养方式相互影响,有一定的一致性。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多采用一致的教养方式。一元回归分析表明:母亲的情感温暖可以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过干涉、拒绝否认、偏爱;母亲的惩罚严厉可以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干涉;母亲的偏爱可以预测: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母亲的过干涉保护可以预测父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可以预测父亲的拒绝否认。父亲的过保护可以预测:母亲的过干涉保护;父亲的过干涉可以预测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情感温暖、偏爱;父亲的拒绝否认可以预测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父亲的情感温暖可以预测:母亲的过干涉保护、情感温暖;父亲的惩罚严厉可以预测: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父亲的偏爱可以预测母亲的偏爱。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气质,子女的的性别、年龄、气质之后,母亲的情感温暖可以显著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拒绝否认,解释率分别达到42.5%,8.5%;母亲的拒绝否认可以显著预测父亲的情感温暖、拒绝否认,解释率分别达到2.2%,46.7%; 母亲的惩罚严厉可以显著预测父亲惩罚严厉,解释率达到73.4%;母亲的过干涉保护可以显著预测父亲的过干涉、过保护,解释率分别达到23%,17.1%;母亲的偏爱可以显著预测父亲偏爱,解释率为68.8%;父亲的过干涉可以显著预测母亲的过干涉保护,解释率为39.8%;父亲的偏爱可以显著预测母亲的过干涉保护、偏爱,解释率分别达到5.9%,67.5%;父亲的情感温暖可以显著预测母亲的情感温暖,解释率达到38.7%;父亲的惩罚严厉可以显著母亲的惩罚严厉,解释率达到79.4%;父亲的拒绝否认显著预测母亲的拒绝否认,解释率达到42.7%;父亲的偏爱显著预测母亲的偏爱,解释率达到67.5%。

(9)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气质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一元回归分析表明:父亲的惩罚严厉可以显著预测子女的多血质;父亲的过干涉可以显著预测子女的黏液质;母亲的情感温暖可以预测子女的黏液质、胆汁质、多血质,母亲的拒绝否认可以预测子女的胆汁质、抑郁质。

参考文献

1、吴铎、张人杰主编:《教育与社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1年1月第一版208—225

2、伯格[美]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第6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171—191  

3、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3卷第3期298—304:

4、刘志军等:儿童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与其陌生环境中语言发达水平,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1期26—30

5、刘建榕、刘金花:初中生心理健康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心理科学2000年第23卷第6期659—765

6、宋芳,苏林雁:儿童气质与行为、家庭教育的关系,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4月第13卷第2期158—160

7、冯维: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8期(总第62期)53—56

8、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6期95—105

9、夏明珠,刘文: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新进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2期2004年6月65—70

10、陶沙、林磊: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40—47

11、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心理科学1998年第1期43—46,56

12、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185—191

13、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2 期(总第115 期)136—136

14、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290—293

15、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www.hcxx.sdedu.net http://www.hcxx.sdedu.net/%BD%CC%D3%FD%C2%DB%CE%C4%BC%AF/%BD%CC%D3%FD%B7%BD%B7%A8/%D0%C4%C0%ED%BD%CC%D3%FD/%C7%E0%C9%D9%C4%EA%D0%C4%C0%ED%C9%E7%BB%E1%B7%A2%D5%B9%D3%EB%C6%E4%B8%B8%C4%B8%BD%CC%D1%F8%B7%BD%CA%BD%B5%C4%CF%E0%B9%D8%D1%D0%BE%BF_9218.html k12 教研论文库

16、张涌静,张金梅: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气质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10(2)145—147

17、陈会昌,张越波,陈欣银:两岁儿童抑制行为的相关父母教养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244—246

18、LEECL BATESJE  Mother-Child Inderaction at Age Two Years and Prerceived Difficult Temperament ,Chilid Development,1985,56(5)1314-1325

19、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2)

58—94

20、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21、陶沙,董奇,王耘:抚养困难与教养行为的关系及其调节因素,心理科学,2000,23(5)571—575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arenting Pattern

 [Abstract]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218 students in NanJing as subject. They come from the elementary school, the middle school and university. It uses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ldren temperament, parents temperament, family situation (Parents occup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 economy income), children age and children gender.In this research we use parenting pattern scale,teen-agers temperament schedule,Puluoming adult temperament schedule.The results are: (1) Children temperament affects parenting pattern. The obvious pos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children choleric temperament with the father’s excessive intervenes, mother’s excessive intervenes protection and refusal denies; It also exists between children sanguine temperament with parents’ tender feeling, mother’s favouring; It also exists between children phlegmatic temperament with parents’ tender feeling; the obvious n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children phlegmatic temperament with father’s refusal denies; the obvious pos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children melancholic temperament with parents’ excessive intervenes and protection, mother’s refusal denies and favouring.(2) Parent temperament affects parenting pattern. The obvious pos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father’s fear with his severe punishment’excessive interference ;It also exsists between father’s sadness with his excessive interference; and exists between father’s activity with his tender feeling and favouring; the obvious n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father’s social nature with his excessive protection; The obvious pos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mother’s anger and fear with her tender feeling and favouring;It also exists between mother’s sadness with her tender feeling. (3) Parents are affected parenting pattern accoding to the level of education. Parents’ feeling is more tender, their education backgroud is higher, while the mother’s interference protection is increasingly more, refusing to deny feeling is more, as favouring is much more too. Mother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is obvious more than from middle school in severe punishment. (4) Parent occupations affects parenting pattern. In father’s excessive interferences aspect: an obvious difference exists between peasants and workers with cadres, cadres have more excessive interferences than peasants, workers and other occupations. In mother’s intervenes and protection aspect: the famer is obvious having less than the intellectual, the cadre and the other occupations; In mother’s tender feelingaspect: the intellectual is obvious having more than the farmer, thr worker, the other occupations; in mother’s reflusal denies aspect; the famer is obvious having less than the worker, the intellectual, tehe cadre and the other occupations; in mother’s favouring aspect: the famer is obvious having less than the cadre, the other occupations.(5) The family economy income affects parenting pattern.It obviously displays in father’s tender feeling, frontier significance displays in father’s in father’s favouring,severe punishment and protection.(6)The children age affects parenting pattern. There existing obvious difference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middle school, university. It displays in parents’ tender feeling, excessive interference and protection, severe punishment and favouring. (7) The children gender affects parenting pattern. Boys get much more refuse denies than girls do; however girls get more parents tender feeling; and boys get more favouring from parents but less obvious than girls do. (8)Parents influnce each other in parenting pattern. Parents offen adopt consistent pattern. (9) Parenting pattern has certain influence on children temperament.

 

[Key words]  temperament   parenting pattern   children   regression analysis

 

附录:本研究中使用的问卷

附录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在回答问卷之前,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指导语:

请你分别在最适合你的选项上画圈,每题只准选一个答案,请你实事求是地分别回答。

如果你幼小父母不全,可以只回答父亲或母亲一栏。如果你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话,那么相关的题目可以不回答。

(一)请你分别选择最适合你的选项(1代表从不、2代表偶尔、3代表经常、4代表总是),请你实事求是地回答。如果你父母不全,请以健在的父亲或母亲为准来回答,如果你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话,那么相关的题目可以不回答。

下面举例说明对每个题目的回答方法。   

                                                          从不   偶尔    经常    总是      

 1.父母常常打您吗?                  父       ①      2       3          4

                                                    母       1       ②      3          4

      2.父母对您很亲热吗?           父       ①      2       3          4

                                                    母       1       ②      3          4

从不 偶尔 经常 总是

1     2     3    4

1.               我觉得父母干涉我所做的每一件事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               我能通过父母的言谈、表情感觉到他(她)很喜欢我 

父1     2     3    4

母1     2     3    4

 

3.               与我的兄弟姐妹相比,父母更宠爱我

父1     2     3    4

母1     2     3    4

4.               我能感到父母对我的宠爱   

                父1     2     3    4

母1     2     3    4

 

5.               即使是很小的过失,父母也惩罚我  

父1     2     3    4

母1     2     3    4

6.               父母总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使我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父1     2     3    4

母1     2     3    4

7.               我觉得父母允许我在某些方面有独到之处 

父1     2     3    4

母1     2     3    4

 

           

8.               父母能让我得到其他兄弟姐妹得不到的东西            

父1     2     3    4

母1     2     3    4

 

9.               父母对我的惩罚是公平的,恰当的

父 1    2     3    4

母1     2     3    4

10.            我觉得父母对我很严厉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1.            父母总是左右我该穿什么衣服或打扮成什么样子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2.父母不允许我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害怕我会出事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3. 我小的时候,父母曾当着别人的面打我或训斥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4.父母总是关注我晚上干什么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5.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能感到父母尽量鼓励我,使我得到一些安慰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6.父母总是过分担心我的健康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7.父母对我的处罚往往超过我应受的程度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8.如果我在家里不听吩咐,父母就会恼火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19.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事,父母总是以一种伤心的样子使我有一种犯罪感或负疚感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0.我觉得父母难以接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1.父母曾在别人面前唠叨一些我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这使我好感到很难堪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2.我觉得父母更喜欢我,不是我的兄弟姐妹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3.在满足我需要的东西时,父母是很小气的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4.父母常常很在乎我取得的分数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5.如果面临一项困难的任务,我能感到来自父母的支持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6.我在家往往被当作“替罪羊”或“害群之马”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7.父母总是挑剔我喜欢的朋友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8.父母总以为他们的不快是由我引起的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29.父母总试图鼓励我,使我成为佼佼者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30.父母总向我表示他们是爱我的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31.父母对我很信任且充许我独自完成某些事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32.我觉得父母很尊重我的观点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33.我觉得父母很愿意和我在一起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34.我觉得父母对我很小气,很吝啬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35.父母总是向我说类似的话“如果你这样做我会很伤心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36.父母要求我回到家里必须得向他们说明我在做的事情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37.我觉得父母在尽量使我的青春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如给我买很多的书,安排我去夏令营或参加俱乐部)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38.父母经常向我表述类似这样的话“这就是我们为你整日操劳而得到的报答吗?”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39.父母常以不能娇惯我为借口不满足我的要求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40.如果不按父母期望的去做,就会使我在良心上感到很不安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41.我觉行父母对我的成绩,体育活动或类似的事情有较高的要求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42.当我感到伤心的时候可以从父母那儿得到安慰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43.父母曾无缘无故地惩罚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44.父母充许我做一些我的朋友们做的事情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45.父母经常对我说他们不喜欢我在家的表观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46.每当我吃饭时,父母就劝我或强迫我再多吃一些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47.父母经常当着别人面批评我既懒惰,又无用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48.父母常常关注我交什么样的朋友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49.如果发生什么事情,我常常是兄弟姐妹中唯一受责备的一个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0.父母能让我顺其自然地发展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1.父母经常对我粗俗无礼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2.有时甚至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父母也严厉惩罚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3.父母曾无缘无故地打过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4.父母常参与我的业余爱好活动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5.我经常挨父母的打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6.父母常常允许我到喜欢去的地方。而他们又不会过会担心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7.父母对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严格的限制而且决不让步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8.父母常以一种很难堪的方式对待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59.我觉得父母对我可能出事的担心是夸张的、过分的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60.我觉得与父母之间存在一种温暖、体贴和亲热感觉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61.父母能容忍我与他们有不同的见解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62.父母常常在我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对我大发脾气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63.当我所做的事取得成功时,我觉得父母很为我自豪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64.与我兄弟姐妹相比,父母常常偏爱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65.有时即使错误在我,父母也把错误归咎于兄弟姐妹           

父 1     2     3    4

母 1     2     3   

66.父母经常拥抱我                                        

父 1     2     3    4

母 1     2     3    4

再次感谢你的合作!!!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你的情况,请填写你的基本情况

(二)基本情况

性别: (1)男         (2)女

1.                        父亲是否健在?  (1)是     (2)否(在你  岁时去世)

2.                        母亲是否健在?  (1)是     (2)否(在你  岁时去世)

3.                        父母是否离异?  (1)否     (2)是(在你  岁时离异)

4.                        父亲文化程度?  (1)小学   (2)中学    (3)大学(包括大专和大学以上)

5.                        母亲文化程度?  (1)小学   (2)中学    (3)大学(包括大专和大学以上)

6.                        父亲职业?      (1)农民   (2)工人    (3)知识分子

(4)干部   (5)其他(              )

7.                        母亲职业?      (1)农民   (2)工人    (3)知识分子

(4)干部   (5)其他(              )

8.                        你兄弟姐妹的个数(1)无     (2)1个    (3)2个或2个以上

9.                        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每月收入?

(1)800元以下    (1)800-2000元  (3)2000元以上

附录2

青少年气质量表
指导语:下面这些问题都和你在学校、在家里的行为有关,请你回忆自己过去半年以来的表现,和下面情形比较一下,每题后面有 5 个数字,它们的意思是:

“ 1 ”表示该题所说情况与你自己完全不符合;

“ 2 ”表示该题所说情况与你自己情况的符合程度是 20 - 30 %;

“ 3 ”表示该题所说情况与你自己情况的符合程度是 50 %左右;

“ 4 ”表示该题所说情况与你自己情况的符合程度是 70 - 80 %;

“ 5 ”表示该题所说情况与你自己情况的符合程度是 100 %。

请你根据这个标准,在每题后面选择一个数字,用一个圆圈把它圈起来。

完全不符合                   完全符合

1 遇到可气的事就怒气冲天,想把心里话全说出来。  1      2      3      4      5

2 到一个新环境很快能适应 1 2 3 4 5

3 做事力求稳妥,不做无把握的事 1 2 3 4 5

4 讨厌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和危险镜头等。 1 2 3 4 5

5 和别人争吵时爱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1 2 3 4 5

6 善于和人们交往。 1 2 3 4 5

7 喜欢安宁的环境。 1 2 3 4 5

8 遇到陌生人感到拘谨。 1 2 3 4 5

9 羡慕那些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 2 3 4 5

10 感兴趣的事情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1 2 3 4 5

11 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 2 3 4 5

12 遇到问题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1 2 3 4 5

13 做事有旺盛的精力。 1 2 3 4 5

14 在人群中不觉得拘谨。 1 2 3 4 5

15 遇到生气的事能很好地克制自己。 1 2 3 4 5

16 遇到危险情况感到非常恐惧。 1 2 3 4 5

17 情绪高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什么都没劲。 1 2 3 4 5

18 理解问题比别人快。 1 2 3 4 5

19 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不发脾气。 1 2 3 4 5

20 一点小事就引起情绪波动。 1 2 3 4 5

21 对学习、工作有热情。 1 2 3 4 5

22 讨厌那些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1 2 3 4 5

23 能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1 2 3 4 5

24 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学作品。 1 2 3 4 5

25 喜欢参加气氛热烈的活动。 1 2 3 4 5

完全不符合 完全符合

26 做事不沉着,缺乏耐性。 1 2 3 4 5

27 走到哪里都能遵守纪律。 1 2 3 4 5

28 经常感到闷闷不乐。 1 2 3 4 5

29 喜欢坦率、大声地和别人谈话,不喜欢窃窃私语。 1 2 3 4 5

30 疲倦时只要短时间休息就能恢复过来。 1 2 3 4 5

31 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喜欢动手干。 1 2 3 4 5

32 心里有事宁愿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1 2 3 4 5

33 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不罢休。 1 2 3 4 5

34 能很快地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1 2 3 4 5

35 理解问题比别人慢。 1 2 3 4 5

36 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比别人更疲倦。 1 2 3 4 5

37 做事有些莽撞,不考虑后果。 1 2 3 4 5

38 喜欢讲笑话和滑稽有趣的事。 1 2 3 4 5

39 老师讲新课时,希望他讲慢些,多重复几遍。 1 2 3 4 5

40 做事情比别人花的时间多。 1 2 3 4 5

41 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体育文娱活动。 1 2 3 4 5

42 能同时注意几个事物。 1 2 3 4 5

43 能很快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 1 2 3 4 5

44 对不愉快的事情总是忘不掉。 1 2 3 4 5

45 是个勇敢而精力充沛的人。 1 2 3 4 5

46 愿做变化大、花样多的数学习题。 1 2 3 4 5

47 认为墨守成规比冒风险强。 1 2 3 4 5

48 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已经掌握的工作。 1 2 3 4 5

49 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当“头儿”。 1 2 3 4 5

50 情绪经常是乐观、开朗的。 1 2 3 4 5

51 对学习一向持认真严谨、始终一贯的态度。 1 2 3 4 5

52 是个腼腆、害羞、爱脸红的人。 1 2 3 4 5

53 无意中常常出语伤人。 1 2 3 4 5

54 假如学习枯燥无味,马上就情绪低落。 1 2 3 4 5

55 做事善始善终。 1 2 3 4 5

56 遇事常常感到惊惶失措。 1 2 3 4 5

57 遇到兴奋的事,比别人更容易失眠。 1 2 3 4 5

58 反应敏捷,头脑机智。 1 2 3 4 5

59 喜欢不太复杂但推理严密的数学题。 1 2 3 4 5

60 老师讲新概念常听不懂,但懂了以后很难忘记。 1 2 3 4 5

量表的常模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表现出四种气质类型的某些特征,这四种类型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实际上,从巴甫洛夫对四种神经类型的特点描述中也可看出,四种类型之间有某种程度的互相交叉。因此,我们不能说,“某个人绝对对属于某种气质类型”,我们只能说,某个人在四种气质类型的某一种或某两种上面表现比较突出,比较明显。 根据这一原则以及我们对 2466 名大、中、小学生的测试,得出如下的常模(表 3 ):

表1气质量表常模

气质类型

很不明显

比较不明显

中等

比较明显

很明显

胆汁质 男

       女

15 - 40

15 - 41

41 - 47

42 - 47

48 - 54

48 - 54

55 - 61

55 - 60

62 - 75

61 - 75

多血质 男

       女

15 - 37

15 - 37

38 - 44

38 - 44

45 - 52

45 - 52

53 - 59

53 - 59

60 - 75

60 - 75

粘液质 男

      女

15 - 42

15 - 41

43 - 48

42 - 47

49 - 55

48 - 54

56 - 61

55 - 60

62 - 75

61 - 75

抑郁质 男

       女

15 - 43

15 - 44

44 - 49

45 - 50

50 - 56

51 - 56

57 - 62

57 - 62

63 - 75

63 - 75

 

附录3         气质(布斯和普洛明(1984)设计的用于成年人的EAS气质问卷)


   下面是布斯和普洛明(1984)设计的用于成年人的EAS气质问卷。根据下面的标准对每一题划出等级,就可测出你的气质类型:
1=根本不像我2=有些不像我3=既像我又不像我4=有些像我5=非常像我

————1.我喜欢跟人打交道(交际性)
————2.我常常显得匆匆忙忙(活动性)
————3.我容易受惊吓(恐惧)
————4.我常常悲伤(抑郁)
————5.不高兴的时候,我会立刻让人们知道(活动性)
————6.我是个孤独者(交际性)
————7.我喜欢总是忙忙碌碌(活动性)
————8.我被看成是一个热血的,急脾气的人(爱生气)
————9.我经常有挫折感(抑郁)
————10.我的生活是快节奏的(活动性)
————11.每天的日常事务让我感到麻烦又厌倦(抑郁)
————12.我经常感到不安全(恐惧)
————13.许多事情让我心烦(爱生气)
————14.当害怕时,我会慌乱(恐惧)
————15.我喜欢和别人一起工作而不愿意一个人工作(交际性)
————16.我很容易心烦意乱(抑郁)
————17.我经常感到我的能量在爆发(活动性)
————18.想使我发疯不容易(爱生气)
————19.比起同龄人,我很少害怕(恐惧)
————20.我发现人比其他任何东西更刺激(交际性)

   计算总分前,先把第6,18和19题的分数倒过来(即5=1,4=2,3=3,2=4,1=5)。然后根据括号里的提示鉴别每一题目属于哪一个亚结构。(注意,研究者把情绪性维度划分成了三部分。)把每一亚结构的题目得分加起来,得到你的五个分数。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分数的含义,你可以把你的得分于布斯和普洛明所得到的成人平均分相比较。平均分数如下:

                 女性                 男性
情绪性
悲伤             10.08                9.72
恐惧             10.60                8.92
生气             10.28                10.80
活动性           13.40                12.80
社会性           15.24                14.60

 



[1]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p13

[2] 转引自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CDMD:2.2002.100175邢玉凤《初中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p8

 

[3] 转引自冯维,于志涛《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新进展》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8期,总第62期p54

[4] 转引自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p.114

[5] 转引自刘志军,王海梅等《儿童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与陌生环境中语言表达水平》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1期p26

[6]转引自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6期p.98

[7] 转引自夏明珠、刘文《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新进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第25卷第2期p68

[8]转引自夏明珠、刘文《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新进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第25卷第2期p68

 

[9]转引自夏明珠、刘文《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新进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第25卷第2期p68

[10] 转引自转引自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6期p.98

[11]转引自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p301

[12] 转引自www.hcxx.sdedu.net  k12教研论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