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育技术>>文章内容
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发表日期:2023/10/31 16:49:3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admin 有1049位读者读过
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网络的频率不断增加。然而,互联网的便利性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提高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意识和能力,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网络沉迷有哪些危害?
1自控能力下降
网络的过度使用,使小学生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小学生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2形成“网络性格”
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小学生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3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小学生,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4价值观念的模糊
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小学生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5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
由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常常使小学生成为受害者。由于小学生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网络犯罪不断上升。
如何防范安全隐患?
1、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邮件中的链接、图片、文件。适当设置找回密码的提示问题。
2、当收到与个人信息和金钱相关(如中奖、集资等)的邮件时要提高警惕。
3、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发送至手机的链接和文件。在微信、QQ等程序中关闭定位功能,仅在需要时开启蓝牙。
4、保证手机随身携带,建议手机支付客户端与手机绑定,开启实名认证。从官方网站下载手机支付客户端和网上商城应用。
5、使用手机支付服务前,按要求在手机上安装专门用于安全防范的插件。登录手机支付应用、网上商城时,勿选择“记住密码”选项。
6、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经常对手机系统进行扫描。不要见Wi-Fi就连,见码就刷。
7、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仔细查看登录的网站域名是否正确,谨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
8、不要在陌生网站随意填写个人资料。
9、谨慎对待手机上收到的中奖、积分兑换等信息,切勿轻易点击短信中附带的不明网址。
网络安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网络隐患无处不在,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加强防范意只,减少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