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中心小学2022-2023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发表日期:2023/6/28 10:10:1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马芳 有2567位读者读过
2022-2023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一、考试情况概述
学生考试质量分析:参加考试人数:427人,总分:31036分,平均成绩:72.68分,及格人数:336人,及格率:78.69%,优秀人数:180人,优秀率:42.15%。
二、试卷分析:
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察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整张测试难易适度,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了平时的训练与应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准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知识点,而且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生活中应用的监测目标。
三、试题分析概述:
1.第一大题巧思妙算,包括直接写得数、简便计算。其中简便计算容易出现计算错误,该简算的未简算,得数未化简成最简分数情况。解方程题学生会出现关系式错误,导致计算过程错误因此失分。纵观整个计算部分的做题情况,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较强,能熟练掌握计算技巧。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较牢固。
2.第二题填空选择易错题有:
(1)一个两位数4¨,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3,这个数最大是(),将它分解质因数是( )。
(2)A是B的两个非0自然数,A是B的1/3。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22,分子加上4,分母减去4,约分后是5/6。原来的分数是()。
3.选择题
1.一根绳子剪去全长的3/7,还剩3/7米,剪去的和剩下的相比,()。
A.剪去的长 B.剩下的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2.如果b/a(a、b都是非0自然数)的分子加上2b,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A.加上2a B.加上2b C.乘a D.除以a
4.操作题:图形的观察、分析、操作与计算
操作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画滚动的圆,如果没有认真审题或者计算时数据错误,就会导致不能准确的画出滚动后圆的位置导致失分。平时这类的题型需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5.解决问题:
此题一共7个小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此题总分28分,大部分学生扣分在5-10分之间,多数学生对于题目含义不能理解,解题思路不明确。
四、学生卷面分析:
1.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的判断题、操作题、应用题,大部分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2.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改进措施:
1.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识与课改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课下积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及时给学生补课,查缺补漏,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尽快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