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分享
发表日期:2013/3/27 20:41:0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口小学班主任 有618位读者读过
让孩子学会分享
在我们班级里,有一个一直保持的传统,就是过生日的小寿星可以在班级里跟班级的同学一起过生日,只要家长和孩子愿意。每次过生日的孩子,都会准备一个大大的蛋糕,来分给自己的同学伙伴吃,而且每次都是由过生日的孩子给每个小组切一份,送到这个小组的桌上。每次分蛋糕的时候,我都会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要和自己的同伴分着吃。孩子们拿到蛋糕后,就会在小组或者班级里一起分享着生日的快乐,或者细细品味,或者小组互相喂一喂,或者用蛋糕来玩一玩。我一直觉得,每次的生日小PARTY孩子们都玩的很开心,没社么问题,但是,这次生日小PARTY结束后,一个刚转到我们班级里的孩子竟然说:“这个班级没有我以前的好,因为他们很小气,他们给自己喂一大块蛋糕,只给我喂一小块,我不喜欢他们。”听了他的话后,我才意识到,我对孩子们的分享教育做的不够好,孩子们还没有真正懂得怎么与同伴进行分享。
于是,我开始学习怎么对孩子们进行分享教育,怎样让孩子们学会分享。孩子进入两岁后,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开始越来越在乎认为是“自己”的东西,他爱吃的东西、他爱玩的玩具别人都不愿给别人,甚至连碰都不能碰。尽管家长在家也总是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要将自己的东西跟朋友分享,可是孩子的自私心理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分享理念还是不够强,所以在学校里教育孩子懂得分享非常重要。
要让孩子学会分享,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要懂得引导:
1、经常有意地创造“分享”的情境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没有同龄小伙伴,不管什么东西,包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他一个人的,因此,“什么都是我的”正是他的理解,这无可非议。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创造机会让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家长可以请有小孩的同事、朋友带孩子到家里来做客,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图书拿出来与小伙伴分享。老师可以利用班会课让孩子分享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互相赠送自己的东西。开始一定很困难,次数多了,孩子不仅愿意拿出玩具和大家玩,而且会很高兴。
2、对孩子的每个慷慨举动都要表扬
老师和家长要每天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旦发现孩子表示出或做出慷慨的行为时,应该及时表扬,并且用一些如“分享”、“快乐”、“慷慨大方”等的词汇进行鼓励表扬,让他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把分享看成快乐的事。
3、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觉
如果孩子们为意见物品发生争执时,你要帮助他们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是某个小伙伴拿着东西不放,你要给孩子解释那个小家伙可能是怎么想的。比如你告诉他:“因为小强真的喜欢那个玩具,他现在不想让别人玩。”另外,也要帮助孩子把他自己的感觉说出来。如果他没有表现得特别大方,要问问他是怎么回事。可能你会发现他特别宝贝他的变形金刚,那是因为爷爷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4、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期望太多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永远不要期望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一个又懂事又大方的乖孩子。他们的表现可能有时让你感到欣慰,有时却不尽理想。在要求孩子把玩具拿出来让别人玩时,一定要使他有足够的时间玩自己的玩具。承认孩子的所有权会使他感到分享是在他控制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