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人间的“最美愿望”
发表日期:2013/3/18 14:29:1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周承海 有601位读者读过
照亮人间的“最美愿望”
一位广西桂林的农村小学生——何玥,在她走后,不仅实现了器官捐献的“最美愿望”,还感染了她的父母签约了器官捐献的协议书,甚至影响了许多原本对器官捐献这一伟大行为存在偏见和恐惧的人们,这是何玥的爱心三部曲在慢慢地谱写着它最美的旋律。
爱心之真——何玥被查出脑瘤后,学校里组织师生为她捐钱,而她却把这笔钱捐给更需要的人。这是从何玥爸爸嘴里讲述出来的事迹,描述的很平静,却深深震撼我的心。医治脑瘤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师生捐献的善款是这个家庭正需要的,而12岁的她却说出这样的话语:“爸,这钱是我的不?”“那我把它捐出去,行不?”。病危的她,处在为治病而负债的家庭却还能念想着比她更需要帮助的人,用她最真切的爱心来回报师生的善款。
爱心之善——2008年的汶川地震,何玥捐出自己所有的零花钱,并劝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说她情系中国可能太大,但说她心系更需要帮助的人却一点也不为过。她送去捐款的数目或许是微薄的,但作为仅仅是一名小学生的话已实属不易,更何况她传递的善心是无量的,能够很好的鼓舞受灾的人们。
爱心之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生要全肤,死要厚葬”等传统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更别说土生土长的农村女孩何玥和她的父母。至今也很难想象,一个农村的小姑娘是如何在生死面前做出捐献器官的这一伟大举动。她当时一边被病痛折磨,一边却想着如何对社会做出最后一点贡献。起初,父亲不支持何玥的器官捐钱这一行为,何玥面对父亲的不支持,哭了:“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这孩子在生命的最后时段还念念不忘这个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们,以及她所能做出的帮助。她用最美的爱带给别人生的希望,照亮整个人间!
何玥用她的爱心诠释了她的短暂一生,留给我们的是爱心接力棒。第一棒就是何玥的父母,虽说何玥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但她朴实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呢?为了给何玥治病,她父母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当主持人想提及那10万元的债务时,何玥的父亲急忙摆手:“不说好吧!不要说钱!”妈妈说:“这以后我们慢慢还,我们还年轻,可以打工……”很质朴的话语,在这种情境下说出却是很不简单。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这爱心接力的第二、第三棒就是观看何玥事迹的我们,何玥用她的爱心滋润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她人虽小,心却很大。一名小学生都能时时刻刻想着对社会奉献力所能及的爱心和善举,更何况已被社会关照长大成人的我们。我们的内心要更多的是装载这个社会和需要帮助的人们,少一些一己之私和一己之利。
最后很想借用感动中国给何玥的颁奖词来表达我内心对这个小姑娘的敬意: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