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一年级学生读好课文的方法
发表日期:2013/3/25 9:09:3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红梅 有658位读者读过
指导一年级学生读好课文的方法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一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所以就会出现唱读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如何指导低年级的孩子朗读,这是我头疼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这样去做:
1、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对于一个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一开始就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首先要从读得正确抓起.我在指导朗读时注意强调一个“准”字.所谓“准”,就是要求学生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为了真正做到这“六不”。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独立朗读的机会,并且要大声朗读,这样便于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中发音不准的现象。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就领读几遍。初读时适当放慢朗读的速度,反复数次,力争做到“字字咬真,字字咬准”。
2、示范引导,以情带读。
低年级的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颦一笑都会给孩子们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这些体态语言,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谓“无声胜有声”。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带着学生一同朗读课文,走进文本。
3、朗读训练形式多样。
恰当地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如师生对读,问答读是一种效益较高的朗读方式,教师可与全班学生对读或问答读,也可以和一个学生、几个学生对读、问答读。问答读,由教师提问,学生用朗读方式回答教师的问题,既练习了朗读,又了解了文章成段落的层次,结构。师生对读,可由教师读文中的解释语,学生读描写人物语言的句段,由教师读总起句,总括句,学生读分述,具体描写部分,在这种朗读方式中,教师的读,起到提示,创设情境的作用,体现了对学生的启发、指导。
还有分角色读,是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常用的方式。特别是在写人、叙事为主的课文中。分角色朗读,既可在指导的初始阶段,体会和把握各人物的思想感情,语气语调,又可展示和检查学生朗读的效果。分角色朗读,可以由一个人或一组同学或男女同学集体朗读某个角色的语气,教师也可参与充当某个角色,并可互换角色,反复练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
总而言之,“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尤其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不会读到会读,由初读到熟读和感情朗读,这样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才有可能深入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