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给力课外阅读
发表日期:2013/3/22 16:23:0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义明 有795位读者读过
多管齐下,给力课外阅读
禄口小学 刘义明
现在全校上下都形成“读书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共识,就目前学校各班级学生读书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校内外只是应付作业,静下心来阅读却没有化成行动;老师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却割舍不了繁杂、没有意义的抄写,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只喊在口上;班级图书角、校图书馆都能有丰富的藏书,就书的内容显得陈旧,学生主动借阅的不多。
如何让学生课外阅读持续有力的开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通过广泛阅读提升学生素养?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让学生有书可读。
很多老师或许会说,我们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有那么多图书,学生怎么会无书可读?但只要细心的老师就会发现,我们的书源是那样狭窄,很多班级图书角里的书是学生当年上一年级时买的诗词、传记方面的书,别看上面放得满满当当,但能激发学生读的读物却少的可怜;再看学校图书室,里面的书源也不容乐观,真正适合学生读的内容不多。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老师们一定要好好研究学生,只有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才能知道学生内心需要。
学生读书不能只看是不是名著,对于中国古代、当代的一些名著,虽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很多的东西学生不想读,不愿读,没有读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喜欢一些绘本,图文结合,丰富多彩;中年级学生文字阅读起步阶段,所阅读的内容能让他们感到故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一些儿童文学作家的书,很多学生都喜欢阅读,像杨红樱、黄蓓佳、金波、曹文轩等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孩子们的周围,有的就能在孩子们身上找到影子,对于身边发生的一个又一个故事,学生怎么不爱读呢?寓言、童话、神话故事,充满幻想、夸张的人物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也能让孩子爱不释手。让孩子的到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阅读兴趣,又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再向他们适当的推荐一些中外名著。
基于以上思考,去年教三年级时,刚开学时我就推荐杨红樱所写的著作给孩子们阅读,像《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小说,曹文轩的《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小说,因为这些作家所写的都是孩子身边发生的事,因此,孩子们都能有兴趣阅读。
二、多源评价主体,激励学生主动阅读。
读书相对于玩耍,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玩耍更具吸引力,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到课外书上?我认为习惯养成在学校,要让孩子在学校养成的习惯,在学校激起的读书兴趣延伸到校外。
1、老师评价,即在班级开展班级阅读之星评比活动。动机理论中附属内驱力理论指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对于班级开展的读书之星评比,这是老师对那些爱读书学生的一种赞赏,一种表扬。
如何评比读书之星呢?我采用了观察法(比较主观),就是在中午吃饭后自己不定期到班级,对连续三次都在认真阅读的同学进行表扬,将他的名字写入读书之星的栏目内,周五班会课再有王老师对评上读书之星的同学进行表扬,颁发学习之星。班级同学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很多同学在中午吃过饭后走进班级自觉阅读。由于很多同学都自觉读书,班级有了一些读书氛围,即使没有读书习惯的同学也渐渐被他们吸引,午间阅读也成了常态。
2、家长评价,即利用家校通平台对学生在家阅读情况进行反馈。学生在校读书的时间很短,更多的时候他们还要完成语数英等学科作业,他们在学校的阅读只能是一种兴趣的激发,书中的故事设置了悬念,学生回到家,肯定要对书中的情节进行刨根问底,这就为学生在家阅读提供了条件。
利用家校通平台,让家长督促孩子在家阅读,我每天放学前给家长发一条信息,强调家长要督促孩子读书,对能积极完成读书任务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一周让家长将孩子在家读书情况利用家校通进行反馈,我再根据家长反馈在班级进行表扬,这样的做法强化了家校联合,使得家校教育形成了合力。
当然,我采用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评价的方式还不够合理,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多种形式评价方式,让读书成为学生习惯。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确,良好的习惯养成不能光靠一两天的教育、引导,要靠我们长期引导、管理。
1、过程评价,让阅读动力持续不断。注重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阅读成长经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每日读书记录卡。我们的读书记录卡设计四个栏目:第一栏目,所读书名;第二栏目,读书时间;第三栏目,学生自评;第四栏目,家长评价。每日读书记录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的积极性,督促学生阅读在每一天,养成阅读习惯。
每日读书记录卡每周进行已评比,老师每周利用阅读指导课或班会课对本周的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评比,结合每周班级评比的阅读之星和读书记录卡内容进行评比激励,对阅读认真、自觉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颁发“小书虫”卡片;每月总结学生的读书情况,评出每月阅读之星,对获得三张“小书虫”卡片的同学颁发“阅读小明星”的奖励。
2、建立阅读成长档案。每位学生购买一个文件夹,用来承载学生读书成果,记录读书过程。读书成长档案夹里面收集学生平时的每日读书记录卡,每周“小书虫”书卡,自己得意的作文、日记以及自己作文竞赛获奖证书等。学期末,根据学生的阅读档案成果,评比出本学期的阅读小博士,对评选出的阅读小博士颁发奖状进行表彰。
3、活动评价,让学生读书过程丰富多彩。活动是学生读书的助推器,每次活动就是一次良好的展示,每次展示就是一次阅读分享,每次分享就是一次激励。
积极在班级开展阅读展示活动。展示活动可以是“故事展播”、“排练课本剧”、“知识竞赛”、“阅读小报评比”等活动,通过展示活动,展示学生读书成果。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读书节活动,让班级的读书成果带到学校进行展示,激发班级学生的读书兴趣;积极争创“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提高家长关注学生读书的关注度。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作文竞赛,给班级每一位学生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信心,品尝成功的喜悦,助推学生的课外阅读。
总之,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要从源头想办法,通过各种有效的评价、激励手段,引导学生真正将书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