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开展建议
发表日期:2013/3/22 16:19:2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福新 有656位读者读过
我校的课外阅读开展已经有好多年了,如何让学生真正把书读起来,至今还是有些困难,班级读书氛围不浓。原因很多,现在就想说说,如何让学生把书读起来的具体操作办法。
首先,解决的是书源。读什么?有哪些可供给的参考?作为语文教师自己要心中有数。当然首选的是图书角中的学生书。因为其方便、快捷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青睐,但又因其类型单一,爱读的学生翻阅次数多而没有新鲜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就必须开拓多种渠道,为学生筹集多种图书,以供选择阅读。学校图书馆当仁不让就成了我们的首选。我建议以班级为单位向图书馆借书。借书前为了提高阅读的质量,教师可让几个喜欢阅读的学生参与选书、领书。这样领会的书才受学生欢迎,才更符合学生的兴趣,效果才更好。
其次,课外书的登记和交换。班级领到课外书后,教师进行随机分配。关键是要求组长登记,确定每本书的责任人,目的即为了书籍的保护,又为了交换时自己确保有交换的砝码。然后教师制定交换方法。要求学生对班级这次选来的书籍进行合理交换。交换的时间和人员让学生自由选择。每个班级每次借来的书籍大概都有40到50本,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理论上最少就有30到40次阅读新书机会。教师不必增加到图书馆借书的次数,只要鼓励学生或者严格规定要求学生交换阅读,就可以使学生轻松地读到新书。
接着,做好书签记或者是阅读反馈记录。我们要充分利用每次班级辛苦借来的书,真正让学生读起来。这就要教师设计反馈记录。这种记录目的就是检查学生读了什么?还可以检查读得深度如何?设计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要求,强调读的次数、或者读得深度。如强调多读,那就可以设计书签类,让被交换者和组长在书签上签字证明即完成交换。每次读书总结时评选、表彰交换阅读书籍次数最多的即可。如强调读得深度,可不必强烈要求学生多读,多次引导其读深、读透,引导其把读书的感受记录下来,形成文字。读书总结时评选好的读书笔记也行。
再者,做好还书。班级借来50本书左右,教师估计学生交换到30本左右就可收集还书了。要是等到交换到50本,因为每个人读书的速度不同,容易造成书籍遗失。还书前要事先通知学生,让他们把手上的读完,还要告知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最初发给自己的、登记在案的书。把自己登记在案的书在规定的日子内交给组长。组长要检查图书的保管质量、和数量。学生还书时还要把自己的、能证明自己这次读书交换次数的书签也交给组长。
最后,做好评价。每次借来书籍的效果就是从这里体现。好在我校有阅读指导课。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其进行评价、总结、汇报。对优秀阅读者进行品评。这种激励鼓动可以通过优秀者的作品和感受,也可以通过优秀者的现身说法,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进行演示。目的是表杨和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评价的结果落实到个人,再让这些优胜者去下一次图书馆选书,并允许其借来书后第一个挑选自己喜欢的先读。也就是说把选书也做成一次表扬、激励的机会,再一次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