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可以不用那么“唠叨”
发表日期:2013/3/22 13:27:3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bzr 有591位读者读过
小时候,最不喜欢班主任的“唠叨”,感觉班主任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一遍又一遍,唠唠叨叨,好像我们做什么都不对。现在我也当了老师,也当了班主任,无意间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唠叨,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说。不知道学生会不会烦我,反正自己是不太喜欢自己这幅唠唠叨叨的样子。可是不唠叨又能如何呢?小孩子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总是不听话,讲一遍他们根本记不住。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总是焦虑,为什么孩子们屡教不改?于是便没完没了地唠叨,期望有一天孩子们能记住,不再犯错。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或许会开阔很多。孩子就是要犯错,在不断犯错、不断修正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既然最终目的是形成良好习惯,帮助孩子修正行为、养成习惯的办法就会有很多了,不一定要靠唠叨。
大多数小孩子犯错不是在挑战父母或老师的权威,而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正在犯错,他的头脑里还没有建立对与错的行为体系,更不能指望他形成一个自我约束机制,所以才需要家长和老师帮助修正。所以,不要一看到孩子犯错且屡教不改就怒不可遏,从习惯养成角度来理解,他只是还没有养成好习惯而已。因此,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无奈的微笑、一个摇头的动作都可以起到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作用,也不至于让他产生畏惧感或失掉自尊心,有时候比批评更来得有效。每当他犯错,都给他这样一个暗示,他的行为会慢慢得到修正。或许我们不唠叨了,我们的有限的话反而更能让孩子看重。帮助孩子修正行为的同时也在修炼自己。
贾蕊欣 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