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转载]给评语挑刺

发表日期:2012/12/19 9:12:3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口小学班主任潘玲 有586位读者读过

给评语挑刺

    学生评语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反馈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充分重视每学期一次的评语撰写工作。和过去“标签化”,“公式化”的评语相比,现在的评语充满了人文化、平等化、对话化,这无疑是可喜的。但与此同时,仍能在学生评语里挑出一些刺。

  “评语中的刺”一:华而不实

   【案例描述】

    有一位四年级的学生,比较内向、封闭,在课堂上总是很少发言。老师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于是他给这位学生写了如下的评语:

“孩子,你文静而美丽,聪明而可爱,老师们和同学们都十分喜爱你!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更上一层楼的话,老师觉得你应该变得更加大胆一些.就像是玫瑰花热烈绽放,你的活泼一定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挑刺】

    这则评语词藻华丽,比喻、夸张的表达手法齐上阵,但它对改变这位学生上课不爱发言的现状有多大的作用,却是我们应该考量的。这位学生不善表达、交流,如果仅仅是教师的鼓励,恐怕很难让她“心动又口动”,因为她并不是不知道上课发言的诸多作用,而是在迈向这一步的时候有许多障碍,有可能是心理层面上的,也有可能是与教师的交流障碍上的。所以,我们除了鼓励,更应侧重于引领孩子叩问内心世界,排除障碍。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鼓励,还要有具体的“拾级而上”之道。

   【评语修改】

    孩子,你文静而美丽,聪明而可爱,老师们和同学们都十分喜爱你!老师明白,你希望自己能够在各方面更优秀,那就试着大胆发言吧!如果你说错了,同学们和老师们除了鼓励你还是鼓励你,因为你是勇敢的!如果你说对了,同学们和老师除了佩服你还是佩服你,因为你是智慧的!不久你就会发现,原来发言是很快乐的。真的,孩子,大胆发言吧!同学们和老师们永远是你的知心朋友!

   “评语中的刺”二:趋优避劣

   【案例描述】

    有一位六年级的“刺头学生”,在校园里一直闹事,班主任一提起他,气不打一处来:“我实在找不出他在本学期里什么时候有过好的表现,吵架、翻墙、买零食、砸玻璃窗……反正你能想到的他都做了,你想不到的他也能想出来做了。”

可是,她最后给这位学生写的评语却是这样的:

   “你是一位高高大大的帅小伙,五官端正,一表人才。可是,同学们和老师却不太喜欢你。为什么呢?因为你身上有一些缺点,比如冲动,老师希望你能把身上的一些缺点改正,好吗?相信只要你肯下决心,你一定会让同学们和老师们更加喜欢你的,是吧?”

   【挑刺】

    一个“千疮百孔”的学生,怎么在评语中就变脸、消失了呢?当我们询问这位老师时,这位老师无奈地说:“如果我真的实事求是地写,学生读了会高兴吗?家长读了会高兴吗?”这一问,正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面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该不该如实相告?

有人说,如实相告,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何‘况家长也难以接受呀!所以我们应该“蜻蜒点水”,皆大欢喜为上上策。可是,我们不要忘了:评语是家长认识孩子,学生认识自我的一面重要的镜子,如果我们做了“手脚”,那么家长还能正确地、及时地教育孩子有错即改吗?学生还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吗?一味顾及家长和孩子的面子,必然误人子弟,这是短视的溺爱。只有及时、客观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以“阵痛”换来孩子的成长,才是真正对学生、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不是吗?

   【评语修改】

    你是一位高高大大的帅小伙,五官端正,一表人才。可是,同学们和老师却不太喜欢你。为什么呢?因为你身上的缺点实在不少,吵架、买零食、翻墙等等,而且屡教不改,真是伤了老师的心,如果你父母知道了,也一定伤了他们的心。古有周处除“三害”,希望你也能做一个自觉除害的处,这样的话,同学们和老师们一定会很喜欢你啦!我们都为你加油,你也要信心满满,争取做一个全新的你,好吗?到时候,我们也要再编一个故事《新周处除“N害”》!努力行动吧!你会发现,其实克服缺点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

  “评语中的刺”三:实而不丰

   【案例描述】

    撰写学生评语的空间有限,如何最大效益地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又一问题。我们先来读一则三年级学生的评语:

   “你留给老师的印象是上课总那么认真,作业总是那么整洁,成绩总是那么优秀。你同时还是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好朋友、好助手,是乐于助人的“明星”。同学们和老师们都十分喜欢你。可你要切记可不能骄傲哦!努力吧!”

   【挑刺】

    上面这则评语,可以说踏实有余,意蕴欠丰。学生的优点,同学们和老师们对她的喜爱、希望之情 在评语中已写得一目了然了,关键是这则评语留给了学生多少的思考空间呢?只有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评语阅读,又带着疑问“出来”,这样的评语才具有更加丰厚的意蕴,从而带给学生更多的反思。我们不妨把结论式的“问号评语” 变脸成思考式的“问号评语”,把 无所不知的“智能评语”变脸成“无知无能”的“弱智评语”,把寥寥数语的文字变成可以无限延展的联 翩思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评语的教育效益更大。

   【评语修改】

    你留给老师的印象是上课总是那么认真,作业总是那么整洁,成 绩总是那么优秀。你同时还是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好朋友、好助手,是乐于助人的“明星”。同学们和老师们都十分喜欢你。老师想,这么优秀的你,该怎样继续努力?努力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努力?这些问 题,希望你能好好思考一番,付诸实践!

   “评语中的刺”四:鸠占鹊巢

   【案例描述】

   翻阅现在学生的评语,会发现有不少的“纸条条”,这就是“电子评语”。“电子评语”以时尚感迅速占领了评语市场,成为老师们和教育圈的“宠儿”,传统的手写评语逐渐遭到冷落,有的学校,干脆行政传达也一律用“电子评语”。

   【挑刺】

    我们应冷静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时尚的教育行为?它需要有真正时尚的教育理念做支撑。简而言之,它应该是具有最大限度的教育作用的。一支粉笔,在名师的指挥下,它可以永远是时尚的教育教学工具,因为教育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但即使是声光电俱有的多媒体设备,在不谙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手上,也不能算是时尚的教育教学手段,因为教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生评语应采用哪一种?关键也是看哪一种教育教学的综合效益更好,只有更好的,才是时尚的,才会永远有生命活力,否则就是“外强中干”的假“时尚”。

    我们可以作以下比较:

    1.手写评语能让学生沐浴在一种熟悉的“亲情”里。因为他们平时和老师的手写字朝夕相处,宛若一对‘恋人’,不知不觉之中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字如其人”嘛!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隐形”的教育教学力量,因为“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说,他们更容易接受手写评语。“电子评语”呆板、木讷、统一的“方块脸”,会让评语在学生面前出现时变得陌生了,这一对“恋人”有了隔阂,交流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手写评语能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有亲和力的鞭策里。因为老师的手写评语会让孩子们明白老师们做“作业”是很认真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身教重于言教。学生们读了这样的评语,能不激发他们对自我学习态度的反思吗?“电子评语”是电脑的产物,能有这样的教育教学效应吗?

    3.手写评语能让学生沉浸于意蕴丰厚的“汉字美”里。汉字,不仅是一个个符号,更是一件件可雕可琢的艺术品,我们应该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汉字的华贵、优美,能承载这一伟大使命的只能是我们的手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