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发展班——数学教研活动】观察操作,提高课堂效率
发表日期:2021/9/28 14:10:5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良力 有933位读者读过
观察操作,提高课堂效率
——禄口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报道
今天很有幸学习了徐睿和林枫两位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一课,课堂生动有趣,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令人印象深刻。
平移和旋转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其实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能经常看到,同学们也曾亲身经历过。两位老师都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游乐场视频或动画为切入点,巧妙地运用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分别出示了缆车、摩天轮、旋转木马和升降梯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运动方式、比画运动轨迹、讨论运动特征、比较两者异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活动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含义,初步建立两种运动方式的数学模型,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课堂变得有趣易懂,学生变得乐学好问,教师自然也能教得轻松有效。
本节课内容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两位教师均利用动态素材的呈现,动态演示平移和旋转,学生亲自去进行平移和旋转活动,充分让学生参与其中,验证之前的探究结果,突破了教学难点。并且让学生在教室与生活中寻找发现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带领同班同学一齐分析思考,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两位老师积极引导孩子们去发现,而且徐睿特别注重课堂上的反馈,在孩子们们争论“窗帘”的打开与闭合时,恰当引导,画龙点睛,使得学生生动的理解平移现象,如此高度的动态观察操作的课堂,再伴随富有生活乐趣的练习以及有趣的数学小游戏,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乐趣和效率。
两位老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且给予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对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有了丰富的表象积累,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了积极合作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获得对简单几何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本节课两位教师遵循理念与要求,课堂完成度较高,听课老师们也收获很多。本节课中两位年轻教师能合理巧妙的运用信息技术来服务于课堂,这也是可圈可点的。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先进性,我们也要能肩负起这个使命,把最新最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服务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