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品德课堂
发表日期:2009/6/23 6:40:4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41位读者读过
内容摘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堂教学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活动——体验——感悟”的教学模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要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于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品德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更贴近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真正走进生活,让品德在生活中积淀、升华。
关键词:品德 社会 生活 实践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实践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非常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上好这门课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能力。该教材处处体现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一个个生活场景,一个个鲜活的话题无不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的教学已不是简单的道德灌输,而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学生的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作为载体,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
一、 巧借课文插图,唤起生活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篇篇都配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来反应生活的内涵。这些插图有的是抛砖引玉,活跃氛围;有的是补充文字,丰富内容;有的揭示主题,画龙点晴,有的是文章点缀,激发情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这些资源,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课堂教学就会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在教学时,常借助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认识社会、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我们赢了》一课时,课堂上我针对课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想象,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意。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插图上画的都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有过类似的活动吗?你们当时是怎么做的啊?这样学生便都打开了话匣子,把平时自己参加的各种生活体验,观看到的学校有关活动过程都形象生动热烈地表述着、讨论着、争辩着……这样,巧借插图,免了老师过多的讲解与分析,教学目标就这样完成了。课堂上同学们把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体验、生活实践尽情地交流与讨论,在交流与讨论中明白了生活中处处需要合作,也牢牢记住了团结合作的警句。
二、 表演游戏小品,模拟生活场景。
活动化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它的引入对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活动化教学彻底打破了传统德育课堂的沉闷、呆板、单一,师生双方都充分沐浴在生动和谐的相互影响之中,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思考、发现和创新,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不断生成提高。活动方式多样,可以是游戏、比赛、小品、相声、短剧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易理解生活。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适时设计相关游戏等活动来辅助教学。如《绿色小卫士》教学时,我设计了短剧《唐僧师徒来到黑水河》,用上了现时代幽默的语言。唐僧一行四人到此感叹:水咋就这么黑呢?耐人寻味的结尾让学生在爆笑之余进行思考,有所反思,有所醒悟。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在活动中得到成长,文明礼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再如在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时,在“端午节”一课即将结束时,我把自己制作的两个“龙舟”让学生进行“赛龙舟”(传龙舟)比赛。第一次的比赛失误多,没有取得成功。第二次比赛之前我让学生把自己在赛龙舟的现场看到的或在电视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要想取得传龙舟比赛的胜利,需要什么?当同学们明白了过程需要有合作,尽量不失误,给同学加油时,第二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说说真正的“赛龙舟”参赛者他们做到了什么?学生认识到“赛龙舟”需要大家有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目标一致的精神方能取得胜利。我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感悟中更好地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责任,获得道德认识、情感、行为的发展。
三、 指导课外实践,荡起生活激情。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因此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中更能看出学生的品德、行为、能力诸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我们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有用的社会常识,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在活动中成为自我道德教育的主体,从实践活动中直接获取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逛商场》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进行小调查完成一张调查表,有目的地去商场进行观察、体验、探究。课堂上让学生说说调查过程怎么样,你是怎么买东西的?注意些什么?同学们讨论的很多,大谈自己在调查中的失误、经验等。经过讨论同学们对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相关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了购物的方法。为了“检验”大家,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场景模拟。在表演中,同学们把自己获得的购物的知识都用上了,都买到了自己满意的商品。
实践活动就是如此,能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能锻炼学生的诸多能力,能使学生的生活激情得到激发,体验生活的感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定会使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四、 利用乡土文化,充实课程资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乡土文化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资源也越来越被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它取材于本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发、利用这一乡土资源,将会极大的丰富学校的教育内容,不仅能让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而且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生动、多样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交流会是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进行物资交流的庙会,它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也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给交流会注入了新的内容。吃的玩的,甚至“赌博”的项目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这给学生不理性的消费提供了很大的机会。我想怎样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健康的、合理的、正确的消费。我设计了一份《禄口街道交流会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表》通过对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我了解掌握了学生消费的方向和费用,并利用晨会、班队会等途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哪些钱值得花,哪些不值得花,认识父母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合理、理性用钱,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把这一乡土资源引用到课堂中来,不但充实了课程资源,而且教育了学生对用钱的理性认识,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所以说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这一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要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于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品德课堂。同时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走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去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小学教育学刊》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培训资料》
《小学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