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文章内容

2020-2021第二学期语文期中测试

发表日期:2021/4/30 10:30:1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利萍 有598位读者读过

三下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2020-2021第二学期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题型多样但以基础为主。就内容来看,主要测试一至四单元书本上要求识记的字词、古诗要背诵课文中出现的句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能力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充满吸引力。题目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又能拉开分数。
    这次测试总人数408人,优秀人数251人及格人数390人及格率95.59%,优秀率61.52%。总体表现还可以,个别学生还需要多加努力。
二、典型错题分析
    题:√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有9位学生个别的字写错。选错的字有:。分析原因:多音字掌握不牢

题:看拼音写词语易出错的是“懦弱”“悠闲”两个词语,这两个字比较难写,平时用的不多,所以错得比较多

第四题:按要求完成句词练习这题中有很多同学审题不清,题中要同学们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很多同学把这题的例句当成问题来回答了
   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错最多的是“两三片花瓣儿”还有漏字添字的情况,可见平时背课文背得不是很到位
    阅读一:这篇阅读失分的最突出的原因是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得不够好,不够深刻。

阅读二:这篇阅读失分比例也特别严重。有部分学生已经不知如何下手了,文章内容读不懂,基本的阅读方法还有待巩固掌握,学生的训练还不够。尤其是第2个问题:用关键句概括第2、3、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好多学生根本不理解问题的意思,胡乱作答,阅读能力需要好好训练。
三、原因分析
(一)、对学生的分析。 

本班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端正,具一定的语文素养。但是不排除一部分学生学习较为懒散,上课懒于思维,不肯动脑,学习习惯也比较差。同时,学生学习方式在整体上主要以被动的学习为主,对于教师的指令缺乏积极地响应。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强的学生太少,冒尖学生不多。
针对这次考试和平时的教学,我认为考出这样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教材分析得不够,挖掘得不深,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平时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对学生的学习辅导的不够,没有很好的关注后进生的学习。
   2、学生对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扎实。对于教材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基础内容记忆不过关,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要求背诵的内容不能做到会背会写,而是会背不会写,导致答案中错别字连篇。
   3、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尤其是碰到与文章中相类似的问题时,不能灵活解决。比如,学生对词语理解比较肤浅,对有些词语一知半解。应该说也讲到了练到了,但由于训练不够多,学生不会举一反三,遇到问题不会灵活运用。
   4、学生阅读习惯较差。教师课堂教学的训练还是不够,有时为了进度,只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反而没有抓住重点。因此,听说读写的训练应该时刻贯穿课堂始终。
   5、写作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个别几位学生句子写不通顺,标点不会运用,还需要进行个别的指导。
四、改进方法:
   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扎实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积累运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词义,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做完后检查的好习惯。课后抓紧时间给学生复习巩固,尽量减少学生的遗忘率。
   3、继续加强对后进学生的辅导。作业因人而宜,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后进学生优先权,优先提问,优先指导,优先批改作业。
   4、课堂教学的效益还要常抓不懈。尤其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词汇,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5、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监控,让学生学习有后劲。尤其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使之较熟练地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当然,更要注重灵活训练,精讲精练。进一步加强阅读、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水平。
    6、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性教育。思想教育永远不能放松,学习固然重要,但正确对待学习、科学对待学习,直至做人做事的态度更重要。要让学生明白,做好事先要做好人。
    总之,要扬长避短,注意随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继续把好基础知识关,为学生积累、灵活运用语言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