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班级管理>>文章内容

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发表日期:2013/3/2 9:05:3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bzr 有567位读者读过

  每个班上总会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我们班上这位同学也是办公室出了名的调皮大王。论聪明,他定是上上乘;论反应,他更是思维敏捷;论懂事,他也事事都能说出个一二三。他其实是个很好的苗子,平时活泼可爱,非常招人喜欢。可是,他课上课下的表现着实让所有任课老师头疼。上课搞小动作,自顾自地玩;要么把脚搭在抽屉上,要么在桌椅间爬上爬下;老师提问时随便插嘴,从不举手回答;书本、地面总是脏兮兮的。下课爱跟同学打闹,如果别人不理他或惹他不高兴,就会动手打人。班里老实的孩子会怕他,调皮的孩子就会跟他学,一起疯闹。细数下来,拿学校的日常规范标准来评价他,绝对是不及格,算得上是个“怪才”。 
        如何让他遵守学校的常规,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我大费脑筋。但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改掉坏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坏毛病这么多,必须一点一点来,先从严重的入手。他急需改掉的是随便打人的毛病,因为这威胁到其他同学的安全。于是,我把他的家长请到学校来了解情况,发现他在家一犯错误,父母就会狠打他一顿,常常是带伤来上学。于是我明白了他用打人来解决问题的原因:其实孩子很多行为和处理事情的方法都是跟父母学的,父母脾气暴躁,一部分由基因传给了孩子,一部分让孩子耳濡目染,也学了过来。因此,我一边告诉他的家长,小孩子不能经常打,当挨打成为家常便饭时,对孩子的震慑力也就大大削弱了。他的孩子其实很懂道理,我们要让他知道哪里错了,应该怎样做。一边每当孩子在学校打人时,我都让他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是自己总被同学打会怎样,自己愿意不愿意,想想他总是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孩子果然还是懂事的,慢慢地真的不再打人了,并在班会课上主动说他在这方面进步了,想要一颗表示进步的美育之星。当时我非常感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颁给了他这颗美育之星,从此也再没见他打过其他同学。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第一,小孩子的一切行为的出现和养成都是有原因的,而且多半都是来自外部环境,包括家庭和学校,比如父母和老师日常的一些表现和行为,他都在潜意识地学。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尤其是老师,为人师表,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和力量。第二,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先把准脉,弄清病因,对症下药,不能一味责怪孩子。第三,要先接受孩子的缺点,在心理上不要反感孩子,把他当成"医治"的对象,而不是"斗争"的对象,师生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还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贾蕊欣        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