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文章内容

2020-2021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发表日期:2020/11/17 14:56:4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刘利萍 有1078位读者读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从整体看这次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型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对于三年级学生的第一次大型考试来讲不容易。
  就内容看,主要测试一至四单元课文中要求识记的字词和形近字的辨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充满了吸引力。题型结构合理,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又能拉开分数。
   二、试卷内容及考核目的分析
   试卷主要有字词积累语句训练”,“补充词语”,“选择正确答案”“按课文内容填空”,“阅读理解作文七大块。

字词积累,部分包括小题: “看拼音,写词语” “补充词语句子练习” “选择填空” 。考核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 包括学生对字、 词、的掌握,以及对    1  4 单元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是否牢固,能不能较好的加以运用。 语句训练的一大题: “按要求写句子。重点考查学生能否根据例句,以及从理解句子中自行写出要求的句子。选择填空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作者的掌握情况。按课文内容填空主要考察的是每个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部分,要求学生做到平时的背诵及默写的熟练程度。阅读理解,重点考查学生对短文的整体感知、理解和感悟能力,具体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及好词语的积累判断。 对短文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以及对文章创造性的理解。

习作” 选几个小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编童话   促使学生通过这次的习作,能发挥想象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有趣

三、考试结果及分析

从数据分析上来说:三年级组共 321人参加 考试;校均分85.22,及格率达到97.2%,优秀率达到65.42%,校综合分86.05。综合来说大部分同学考试的还算理想,部分差生差距太大。
   (二)具体情况分析
    一、基础知识
   1 、答题分析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题比较会写错的字的是:荒野、绒球、墙壁。其主要原因:一是读不懂拼音;二是绒球一词说的较少;三是能拼准拼音,但是由于平时练得不够扎实,所以写错。
    第二题:补充词语再填空 这一题错的不多。 主要错在:让学生选择“七嘴八舌”“百战百胜”补充句子,很多学生是读不懂句子或者不理解这两个词语,所以选错。
   题:按要求写句子。这一题扣分较多,一是对个别题目理解不到位导致写错地方;二是练习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这题在平时课上练习过,也不符合大纲要求,但是学生总是丢标点符号 三是平时训练过的句子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对,个别学生在平时联系中巩固不到位出错导致扣分。
    2 、错误分析
    l 1 )、写错别字的问题比较严重,每一道题都有错别字出现。
    在今后的教学中, 应当把所教的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教给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和规律。把字词放在语境中去认读、去理解,把字词句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认字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在习作、日记中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l 2 )、学生在拓展思维、理解句意等方面还不够。如查字典填空中,对这个词在三种成语中的不同用法选择正确的解释,学生平时对承誉德积累见识较少, 所以不给学生的答题造成了很多困惑。
    二、阅读部分
    1 、答题分析
    阅读材料相对平时的于都来说比较难,    如第 1题,结合短文,理解词语意思34在短文横线上补充缺失内容,扣分较多,在今后的答题中一定要教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对短文的整体感知、  理解和感悟能力,养成边读边思,多读多思的习惯。
   三、习作部分
  1 、答题分析
  本次习作是写一篇童话故事 对刚步入习作训练的三年级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有同学错别字太多 有的不会用标点符号;也有些同学在写内容时,语句不通顺,想象力不丰富,写出的作文毫无新意
    2 、问题反思
    在阅卷过程中, 我看到了学生习作较好的一面, 但是也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去反思:
   一是学生没有审清题意,没有写清一件完整的事。
   二是习作的格式不正确。
   三是标点符号的运用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不会正确使用标点, 有的学生只是在每一段的结尾处用上一个句号, 除此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了其它的标点啦;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出现在行首的情况相当普遍。
   四、措施
   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 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