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文章内容

创新的火花,在瞬间迸发

发表日期:2009/3/4 15:49:5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49位读者读过

  

那是今年初春的中午,我翻看着下午上课用的音乐教案,不由地陷入了深思;对于已学习了一学期五线谱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改学简谱会有困难吗?今天的节奏教学会遇到什么问题呢?学生能准确地记清这些节奏的符号吗?这一连串的问题搅的我心绪烦乱。我绞尽脑汁,希望能寻求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灵丹妙药,但一切都是徒劳的。眼看上课的时间快到了,我只好匆匆地按原计划整理了一下上课的思路,做好上课的准备。

  当我来到音乐室时,孩子们早已坐在教室中等着我的到来,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灿烂的笑容以及那溢于言表的兴奋表情,一种愧疚的心情不禁涌上我的心头:不上好这堂课,能对得起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吗?我根据备课的程序认真地组织着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尽着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再看学生们,学得是那么认真、投入。时间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悄然逝去,孩子们完全沉浸在优美的艺术境界中。看到这,我不禁沾沾自喜,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刚才的担心是多余的。当内容涉及到如何认识节奏符号时,我突发奇想,指着“X” 、“X—” X­” “X·”四个符号问道:小朋友,动动你们的小脑筋,一起想想我们怎样才能记着这些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呢?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你一言,他一语,相互交流着自己的意见,共同寻找简洁的记忆方法。看他们忙得不亦乐乎的样子,我不免产生了一丝怀疑,他们这么小,能找出好的方法吗?不一会儿,室内的喧哗声逐渐平息下来。通过大家的讨论,一首儿歌随之而起:一拍音符单身汉(X);二拍音符有个伴(X—);半拍音符坐扁担(X);一拍半音符拖个蛋()。多么和谐的音律!多么精彩或形象的想象!他们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概括这么准确而有形象生动的儿歌。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可爱的孩子,是我低估了他们,没想到一个启发性问题竟挖掘出孩子们那巨大创造潜能,迸发出如此闪亮的创新火花。孩子们反复地朗读着这首他们自己编的儿歌,这充满稚趣的童声,飘出了教室,飘出了校园,飘向了蓝色的天空,飞向了美好的未来……

  毫无疑问,这是堂成功的课,我被孩子们那幼小的心灵所迸发出的创新精神深深打动了。我理解了创新是别出心裁的,是不同凡俗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意识,怎么会有人类的进步!没有创新才能,怎么会有民族的振兴!

那么,做为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呢?这是时代付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是当今教育的主题。在这之前,对于这一主题的内涵,我觉得是科学家、教育家的事,与我们平常的学科教学关系不大。甚至认为,“创新”就是要搞科学发明,科技制作等等,那样才能叫做“创新”。通过这一课例,我明白了创新实际上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由此产生出某种新颖的,有价值的东西。从这一概念中,我清楚地知道,创新因素实际是渗透在各项社会活动中,更何况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呢?在课堂的每一细小环节中都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因素,每一环节都有可能爆发出学生不可估量的创新能量。我们教师只有领会了创新的真正内涵,才能有的放矢,利用各科课程资源,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呢?首先应从发现问题开始,教师把所有的问题归纳内化,提炼出精确富有争议或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像前面音乐课中那样,不经意的一个问题,引发了如此巨大的创新能力,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这也证明了巧妙的提问是完全可以揭发隐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原始创新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探究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创新能力也就在问题的解决中得到培养与提高。

创新精神的培养还建立在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体系上,把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这个基础上,使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进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更新,改变那种“高高在上,滔滔不绝”的教师形象和“必恭必敬,惟书惟师”的学生形象,形成一种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和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励学生独特的发现,尊重学生的见解,保护和培养学生那与生俱来的创新欲望。否则,再大的创新火花也会因你的冷漠而熄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努力工作,我们坚信:“创新的火花”必定会成为“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