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文章内容

精心预设 精彩生成

发表日期:2007/11/23 18:07:2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05位读者读过

    B苏教版

精心预设  精彩生成

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陶崇发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课堂更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展开。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这些问题和情况就是课堂上的“生成”。这些生成性的问题处理不好,往往会打乱我们原本的教学思路,实验步骤,使课“卡壳”。但这些问题恰恰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其中不乏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和思考,这不正是我们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吗?如果我们能把握这一教学瞬间,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将会精彩纷呈。那如何才能让“精彩生成”呢?笔者认为教师要“精心预设”。只有在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精彩生成。

所谓预设,就是教师的备课活动。

一、     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走进课堂之前,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不同的学生各自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当然也积累了极具个性的生活经验。这些我们称之为学生的前概念。这些所谓的前概念往往是科学课上生成科学问题的重要来源。因此,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预测学生面对我们的科学探究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

例如:教学苏教版《塑料》, “塑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它的一般特性也有所了解。如:有弹性、不易碎等,课堂上再让学生们来猜一猜,实验探究一下,我想他们的兴趣不会很浓。即使热热闹闹地玩起来,也只是行为上的参与,而思维的含量并不高。而对塑料的防水性,不透气性,可燃性,可塑性学生不太了解,考虑到学生对塑料的原有了解以及通过探究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在准备材料时,为学生准备了“一次性塑料手套,水糟,小塑料棒以及火柴”。

通过选择探究材料,制定探究方案,学生开始了探究。只见有的小组用手套在灌水,有的小组把手套当气球吹,有的小组用火在烧塑料小棒……

汇报时,结果自然是精彩纷呈。

生:我们把塑料手套用来灌水竟然不漏。

师:这说明它有什么特点?

生:防水。

生:我们把手套当气球吹,能吹的鼓鼓的。

师:这又说明什么呢?

生:不透气。

生:我们烧了一会儿,小棒就变形了。

师:这是它的可朔性啊!

生:我们烧小棒发现烧起来冒出一股浓烟很难闻。

师:那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想到了,平时人们烧垃圾时,发出的那浓浓的黑烟,污染着我们的环境。

课前,对学生做全面了解,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态度等等,从而在备课中设计更为合理的探究活动,以达到最佳的探究效果。

二、            灵活处理教材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目标,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生成精彩的课堂瞬间。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研究纺织材料》一课时,教材安排了探究各种布料的光滑度、吸水性、柔软性以及燃烧时的特性。那么,我在备课过程中,觉得“光滑度、吸水性、柔软性”学生在来时的生活中应有所了解,只要稍加点拨便可知晓而“燃烧时的特点”可探究性较强,燃烧时的烟色、气味、燃烧后的烟灰等等。于是,我就将“燃烧”作为一个专门的探究活动来进行。活动中,学生对这样的探究十分感兴趣,异常投入。

汇报时,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

“我们发现棉布燃烧时冒白烟,烟灰成灰白色。”

“我们发现丝绸燃烧时冒青烟……”

“我们发现毛线燃烧时冒黑烟,并且发出一种胶臭味”

……

学生从中不仅知道了各种纺织材料在燃烧时和燃烧后的特点,还学会了怎么识别各种纺织材料,对后面进一步研究材料单元的其他内容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对今后走上社会购买衣物也是有一定帮助的。这样的探究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一英尺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吗?正是因为教师大胆的、创造性的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才会有这样精彩的生成。

三、     巧妙创设情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参与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一位教师在教学《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夹取玻璃球比赛”。同学们你们吃饭用什么?(筷子),那你们使用筷子的水平如何?今天我们来比一比?学生兴趣盎然,让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筷子在20秒的时间里,夹取玻璃球,看谁的动作最快,夹取的玻璃球最多。

比赛开始,学生兴奋不已,教师为学生记时。

比赛结束,学生汇报自己夹取玻璃球的数量。最多的夹取了10个,最少的夹取了5个。

老师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你怎么夹的这么少?”

生:我的筷子比较滑,又是圆的,玻璃球也比较滑,所以,我夹的少。

师:你呢?夹这么多,有什么秘诀吗?

生:我把筷子调了一头来夹的。

师:为什么要调一头呢?

生:这一头比较宽,又是平的,夹起来不容易掉。

师:你的办法很好,你们还能想其他的办法来提高数量吗?

生:在筷子上裹一层纸,砂纸更好。

师:为什么?砂纸更好。

生:砂纸比较粗糙,不容易滑下来。

从孩子们的精彩回答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已经随着比赛的深入逐渐地在认识“摩擦力”,对摩擦力的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不过没有说出“摩擦力”这一科学概念而以。老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们对摩擦力的秘密探究将“一触即发”。

四、     精心准备材料

材料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工具。一套好的动手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能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套好的材料,往往会促成一节好课。

例如:我校江老师在上苏教版三下《把固体放入水中》一课时,准备了如下材料:

演示材料:螺帽、橡皮、铅笔的外层小木块、铅笔芯、树叶等。

小组探究材料:一个整土豆、一片土豆,一截铅笔头(有的只带金属环,有的既带金属环又带橡皮,带有的既没带橡皮又没带金属环。)洗干净的细沙、食盐,几个装有水的透明塑料杯。

在探究铅笔头的沉浮时,江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铅笔头,从而使本来容易探究活动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富有了一定的挑战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预测时,要么预测沉,要么预测浮。

经过一番预测之后,实验开始了。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叫起来:“铅笔是浮的。”“咦?怎么有的平浮,有的斜浮,有的直立着浮呢?”江老师走近说道:“这些笔头一样吗?哪种“平浮”?哪种“斜浮”?哪种“直立的浮”?看着江老师带着疑惑的脸庞,学生们不惊观察、思考起来。

生:没有金属环和橡皮的铅笔头平浮在水上,铅笔头“吃水”较浅;

生:有金属环而没有橡皮的铅笔头斜浮在水中,铅笔头“吃水”较深;

生:有金属环而且有橡皮的铅笔头是立于水中铅笔头“吃水”最深。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生:因为金属环和橡皮都是沉的,而铅笔是木的,是浮的。一头轻重,所以地出现这种情况。

师:为什么又会有的斜浮,有的直浮呢?

生:带金属环和橡皮的更重一些,所以会直浮。

江老师利用材料调控科学探究的难度,让真理、规律永远像一盏拥有微光的灯,时时吸引学生去发现,去探索。通过自问或者师问“为什么?”会为学习本单元第5课《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埋下铺垫。有了这种思考,即:金属环、橡皮可以借助木头浮起来,木头则可利用金属环和橡皮沉下去。这对学习《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大有脾益。铅笔头,在本单元的第2课和第5课的学习中有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本是平淡的实验因材料而充满精彩。总之,探究材料要有一定的结构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适不同经历的学生产生多种发现和结果,促使探究的精彩生成。

总之,科学探究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巧妙创设情境,精心准备材料,智慧地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会有精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