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文章内容

数学教学应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发表日期:2007/12/4 19:07:4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88位读者读过

数学教学应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赵霞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新课程的教学十分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深切地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趣、有用的,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就必须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一、结合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开展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有利于诱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首先创设情境呈现了学生熟悉的三角形的红领巾、正方形纸、钟面、长方形的毛巾等。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在平时的生活中已有了简单认识,由此抽象出几何图形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 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活动的过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请学生看投影上依次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并提问:冬季过后是什么季节?(学生:春季。),再请学生观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不断重复的有规律的变化,接着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学生找出了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等等。让学生在对一系列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的感受中,轻松的理解了“循环”这个抽象地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算计5÷328.4÷11并讨论其中的循环现象。由此学生不仅很快理解了循环的含义,而且兴趣盎然。

因此,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在教师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将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与升华,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数学事实材料,逐渐建构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内容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抽象难于理解,相反它就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

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首先创设情境提问: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该怎样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并把结果记录下来。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从中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会有剩余,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这样更便于学生体会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又如,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门口的公路边统计10分钟内各种车辆的通行情况。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明白了统计的方法和要求,对统计的作用有了更深的印象。

所以,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
   
三、把数学知识带进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到生活。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在强调将生活问题带进数学课堂的同时,也应尝试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进生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实践能力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不仅仅是在数学课堂上学习考试的工具,更应该是运用能力的一种载体。在数学练习过程中开设"生活数学",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经过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当鼓励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深;当孩子们意识到所学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意义

例如,在教学完《确定位置》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利用指南针分四组在校园内选择不同的测量地点进行测量,并把结果记录在表中。测量后组织学生说一说本组测量的学校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位分别有些什么。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切的体会出测量的地点不同,所测物体的方位就不同,更加深了对确定位置的理解。课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家的四周有些什么;从学校到你家该怎样走,让学生设计一个路线图。这样,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和理解数学。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意义,锻炼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