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实行量化效果不佳怎么办?
发表日期:2019/12/2 11:23:5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周苗苗 有871位读者读过
班级实行量化效果不佳怎么办?
禄口小学 周苗苗
班级管理是一门教师与学生间互动的教育艺术。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和层次差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或冲突。而科学合理地运用量化管理方法,可以消除班级内部易产生冲突的不利因素,推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下面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量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及时的数据反馈触动学生反思改过
每个班级总会存在一些学习懒散、纪律松懈的学生,听之任之固然不对,以硬碰硬则会事与愿违,巧妙地采用量化管理却可能有奇效。
通过量化管理数据,细心寻找学生犯错的诸多根源,及时捕捉学生每一次进步细节,为他创造反思的空间和进步的途径,让他获得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和风细雨式的量化教育中品尝成长进步的喜悦滋味。
虽然量化管理具有立竿见影的警醒作用,刺激后进生正视错误行为并改正,但也需讲究方法。如一些学校以量化考核名义打分评比“最差”学生,这会适得其反;又比如一些老师量化管理时贪大求全,制定了几十个繁杂的考评项目每天打分,作为管理评价全班学生的依据,反而会引起学生厌烦沦为一纸空文。
二、科学的人格测量提升学生自信自尊
现行教育体制在以追求分数为价值中心的功利主义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批被忽视潜能差异的边缘学生,采用量化管理与社会心理学相结合,科学地激发他们的内在情感有助于学生成长。社交测量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方法。我们认为,在班会课活动中从学生群体的角度认识每个同学的能力、兴趣、态度、思维等个体特质,从而定量揭示他们在班级内部所形成的情感关系是有益的尝试。
一次班会课上,我先向学生提出“你觉得班上谁综合能力最强?”交上来的纸条经过班干部简略统计,得票最多的前五名有2个是成绩一般、纪律不佳的边缘活跃分子,学生纸条上写这些人活动能力强、社会知识面广、头脑灵活等。其实这也不奇怪,任课老师讨论时也说这几个同学很聪明,就是爱捣乱,有点自暴自弃。在几个边缘学生洋洋自得之时,接下来我让学生写“如果班上调换座位,你最想要的和最不想要的同桌分别是谁?”结果最受欢迎的是成绩好、纪律好的学生,几个边缘活跃分子沦为最不想要的同桌,原因是“担心影响我的正常学习”、“会诱使我跟着去旷课上网”、“不停吵闹会害我被老师骂”等。这让他们郁闷很久,坏习惯也收敛不少。
这次量化管理既直接展示了几个边缘学生的能力强项,也揭示了他们的人际弱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格测量先让边缘学生提升自信,再让他们懂得自尊,从而引导激励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三、多元的成绩分析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长期以来,高中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升学率,这种单一性的评价不利于学困生成长。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领域不同,都有各自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如果教育给予他们合适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大和最优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应该通过量化管理分析学困生智能的特点,因材施教实施转化策略。
四、公平的票选统计塑造学生民主意识
班级日常管理中会时常遇到顽皮学生影响班级正常秩序的情况,此时运用量化管理能避免激化矛盾,升华教育智慧。
总之,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多用、善用、巧用量化管理,努力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成高效的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