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教育故事>>文章内容

11月教育故事(谢丽)

发表日期:2019/11/30 23:02:4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谢丽 有500位读者读过

                                            班级施行量化管理效果不佳,怎么办?

一、依据年段设奖

心理学研究证明:小学生的满足感一般来自于直接的物质刺激。然而不同的年级对物质奖励的需求又有所不同。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偏爱零食类奖项。所以,笔者经常采用“棒棒糖”奖励制度,让班规落到了实处,促使班集体在短时间内迅速成型。而中年级学生目标有所转移,“棒棒糖”对他们的吸引力已经减弱,随着知识的积累,这个阶段的学生希望得到更深层次的奖励。因此,笔者采用图书奖励制度,当学生考核积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得到自由阅读一本书的奖励。图书的来源,一部分来自于学生自主筹备,一部分来自于教师提供,还有一部分来自受罚的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对奖励的要求又会偏移,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青春期的到来,他们需要得到关注和认可,希望获得社会认同类奖赏。因此,笔者会将物质奖励逐渐淡化,进而转向精神的鼓励。比如实行量化考核制,对表现突出者给予加分奖励,当分数积累达到某一定量时,可以获得喜报或奖状奖励。同时,评优树模直接从量化考核成绩中产生,让奖励制度成为学生不断努力的动力。

二、因人各异施奖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再合理的奖励制度,也不能保证对所有的学生都有促进作用。事实上,很多时候,教师制定的奖励制度要求过高,完成难度过大,会使一部分“问题生”产生“高不可攀”的畏惧感。在他们眼中,“奖品”就是专门给那些“优等生”准备的。因得不到期望的奖赏,他们就会直接放弃努力。所以,在制定奖励制度时,班主任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学习吃力、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学生,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让其也尝到获奖的成功与快乐。

比如,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本周能按时交作业者,可以当下周的收查作业组长;对于书写潦草者,作业有三次“优”就可以当一天教师助手;对于行为习惯差者,只要在本周内没有扣分现象,可以当一天的值日班长;对于自制力差,站队“不安稳”者,只要本周内不被体育委员点名,即可获得下周当小队长的资格;对于卫生习惯差的学生,只要一周内保洁进步者,可做室内卫生监督员一星期……

实践证明,这种带有“优惠”政策的奖励措施,不但对“问题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其他学生的激励作用也不小。

三、奖励方式多样化

再有效的奖励机制,时间久了都可能产生“疲劳”。因此,在实施奖励方式上教师应做到方法多样化。尽量采取口头表扬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书面表扬与行动奖励相融合等方法。如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打表扬电话,与家长分享孩子的进步。让有进步的学生,在集会列队或放学排队时站在最前面,享受因努力而获得的荣耀感。适当减少有进步的学生的作业量,让其享受因努力而获得的特殊感。给有进步的学生权利,让他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享受因努力而获得的自由感。班级若获得本周流动红旗,对全班学生实行下周一“无作业日”的奖励,享受合作共赢的成功感等。

奖励方式的多样化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荣誉感、成就感和责任感,也会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更加积极地融入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