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教育故事(芮文静)
发表日期:2019/11/26 14:36:4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芮文静 有731位读者读过
班级的量化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在量化管理中,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学习习惯乃至人际交往的习惯都有仔细的达成目标。相应的目标下有相对应的加分与减分,激励学生对自己乃至他人的自我管理。然而,时间久了,这样的量化规则没有刚开始的奏效了。学生的热情大大不如从前,且如此反复没有新意,缺少自觉主动的意识。
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改进的措施,希望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时常更新规则
规则是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的,但是也不能太过死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不同于他人的,所以我们应该时常更新规则,在规范孩子的基础上适应孩子,让孩子健康自由地成长。
二、不定时更新奖励机制
孩子们的新鲜感维持不久,而小学生们更是如此。如果想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就要有一定的奖励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一段时间是铅笔,一段时间可以是橡皮等,让孩子时常充满新鲜感,他们才能不断的约束规范自己。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师应适当松开手,去观察学生是否自主的根据量化要求约束自己。如果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学生恢复本性,那量化的目标还是没有完成的。
以上,我会在班级的量化管理中不断的运用,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