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10月教育故事(俞丹)

发表日期:2019/10/30 8:18:0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胡元元 有8026位读者读过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但随班就读学生在我们正常的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其实这些孩子是最需要我们关注的,尽管他们在学业上很难更上一层楼,他们与正常孩子的学习水平相差甚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因材施教,一视同仁,将每个随班就读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给予他们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教授他们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一些实用的生活常识,教他们更加有规律的作息生活。由于本班的随班就读学生的思维比较直观,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在教学中本人就运用直观的实物、图片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采用其他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只要他们能专心地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同样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为了让随班就读的孩子们在学校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更快地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笔者总结了以下方法来开启他们的智力潜能,探究随班就读孩童的学习方法。

一、关注随读学生,用爱贯穿教学。? 随班就读的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育较差,智力低下,并伴有一定的适应性行为障碍。在正常的孩子面前,他们表现得比较自卑,不愿意与人交流,经常躲在角落里。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本人就主动去接近学生,让他们消除与老师的隔阂,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开始愿意与老师交流,并将心里话与老师诉说。就如本班的赵文森同学,基础较差,不善于表达,很多学生都不愿意跟他在一起。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本人每天早晨都去跟他沟通,拉拉家常,让他心情舒畅。接着本人给他找了一个憨厚的同桌,帮助他,与他共同学习。如果他今天举手发言了,就会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并将给他一颗星。得到了全班的表扬,他的脸上洋溢了幸福的笑容。在复习单韵母“a、o、e”时,考虑到这个比较简单,于是本人就推选他来当当小老师,当全班同学都跟着他一起读时,也许其他同学是无所谓的,但是对他而言,分外高兴。这节课以后我发现,他变得活泼了。在大课间活动中,他兴高采烈地跳着兔子舞,和同学间相处得很融洽。? 实践证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这些随班就读生,对他们的点滴成功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他们就会精神振奋。他们也会做错事情,我们要学会宽容对待。如果他们在学习上反映迟钝,或者成绩不理想,多次讲解依然不见效果,我们也不能用犀利的言语指责他们,以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 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相信用我们的爱心关注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关爱,她也放开胸怀,坦然与他人相处。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多考虑她一点,尽量让他们从简单的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他们也会向着智力正常的学生靠近。? 二、利用生活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随班就读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很容易分散,如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注意力,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旦对事物产生了兴趣,精神就会高度集中。学生开始关注学习时,我们就要把握时机,让他们在这极短的时间内更好地吸收“营养”。例如在教学“爸、妈、我”时,面对抽象的文字随班就读学生一脸愁容。这时,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投影了事先准备好的随班就读学生的全家福,让他们来猜猜照片上都有谁?当然,他们都能顺利回答。你们也来喊一喊吧:“爸爸、妈妈。”他们都在做什么呢?有的学习兴趣盎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说:“爸爸、妈妈还有我在逛公园。”这时,老师马上鼓励孩子,“你能说一个完整的句子,真的让老师刮目相看,老师要送一个大拇指给你!”这时孩子们正高兴,就适时出示生字宝宝,他们的印象就深刻了。于是就把生字贴在了图片的一角,让本班的江欣欣再去亲切地称呼,再次加深记忆。江欣欣对这三个汉字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本人设计了一个情景,端了一个茶杯,让孩子们说说,你会怎样送给爸爸妈妈?此时,课堂氛围更加浓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各个都来演习。“爸爸、妈妈请喝茶!”江欣欣很轻声地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一句句暖人心脾的话语让我人深深地感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知识,也知道父母的辛劳,学会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