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教育故事>>文章内容

十月教育叙事(王鑫)

发表日期:2019/10/28 7:42:5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王鑫 有512位读者读过

 面对“随班就读”学生,怎么办?(王鑫)

随班就读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师,要用爱心去呵护他们,让他们也在我们的帮助下不断努力和进步,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对随班就读学生给予更多的爱心

   随班就读的学生往往因成绩差受到别人的歧视与嘲笑,其中可能还伴随着家长与老师的责骂和批评,久而久之,他们便形成了一种自卑和自我放纵的心理,面对各种学习任务,即使是能完成的,他们也认为“我不行”,逃避学习。

   作为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接近随读生,比方在他们缺乏自制力时,不要马上厉声呵斥,可以走近他;用手轻轻拍拍他的头;甚至哪怕是一个温柔的眼神,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正在关爱他,而不是要控制他们。课后可多与他们闲聊,谈爱好、将来的打算等等;无偿地为他们“开小灶”,找出困因,对症下药,尽快赶上“合格生的步伐”。有意识地将一些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当他们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关照等。与随读生交朋友,了解到他们的长处,及时激励并表扬他们取得的成绩。爱心可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信息加以表达:亲切的口气、关切的眼神、友善的态度、甜美的微笑、轻轻拍一下肩膀、握握孩子们的手,都可以使他们感到温暖,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通过激发,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有潜能、有发展的,懂得了勤能补拙,只要有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

 二、加强同伴之爱,促使随班就读学生健康成长

   在集体教学中,要兼顾学生的个体需要。要发挥其他正常同学帮助随班就读学生是随班就读教学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不仅能使残疾儿童从同学的帮助中解除一部分学习和行动上的困难,还能从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中开阔眼界,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学会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对助学伙伴来说,助学活动也是建立爱心、学会关心他人、促进自我的好机会。在学校生活中,教师要加强同伴之爱,让他们伸出友谊之手,主动帮助随班就读学生。伙伴们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去爱护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分到小组之中和同学讨论学习。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帮助,不但使随班就读生的身心得到照料、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培养了正常学生的助人精神、善良品格和美好心灵。

 三、学校、家庭相结合,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

   随班就读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合力。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和沟通,反馈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及时记录,让家长树立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同时要让家长参与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学习特殊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能正确对待残疾孩子,积极鼓励、帮助孩子。要和家长取得有效地联系,作为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大多数是不愿意到学校来的,他们中有的有一种不好意思的感觉,作为老师,能家访时可以去家访,不能家访时可以请家长到校来,无论怎样,都要当着学生和家长的面,实事求是地表扬他们在学校的一点点进步,燃烧起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希望,这样,学校和家庭能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教育随班就读生。随着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同步进行,随班就读学生擎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四、树立自信,让随班就读学生快乐成长

  教师要为随读生创设宽容和友爱的教学氛围,杜绝任何有损于他们自尊心的言语和神态,不要因为种种缺陷和问题而嘲笑他们,要以教师的爱语扶助他们,对于随读生的每一个“闪光点”,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充满自信。

  由于随班就读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智力障碍,因此要想使他们有所提高,只停留在多鼓励上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些有效的个别辅导,平时多注意观察每一个随读生在学习上有哪些困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发挥他们的特长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作业当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帮助他们纠正弄懂。多对他们说:“你能行!”“你真棒!”著名的期望效应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要充满期待,要不断鼓励他们。有人说,一份严格的“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才能变成“甘露”,要滋润学生的心田,师爱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一种期待。它可以给学生温暖的动力,是任何学生都希望拥有的。所以,教师的每一句爱语甚至一个温暖的眼神,对于随读生受挫的心灵都会产生极大的抚助效应,从而增强他们直面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五、发挥资源教室作用,让随班就读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资源教室集中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我们发现利用资源教室的资源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补救教学,为他们扫清部分学习障碍、巩固学习成果,能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随班就读的学习当中去,更好地融入到普通教育当中去。

   总之,随班就读学生的潜能,好比“深埋地层的矿藏”,如何更好地挖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与探究。但我们应坚信一句话:只要教师有细致的爱,“奇迹,应该而且完全可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