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教育故事(马小苇)
发表日期:2019/10/23 10:47:1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马小苇 有678位读者读过
面对“随班就读”学生怎么办?
随班就读指让部分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等残障孩子进入普通班就读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分析不同智障儿童的不同特征,给予特别的教育和辅导,教师在面对他们时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输出相当大的爱心和努力。
一.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这类孩子本身由于身体的原因,会被其他小朋友觉察到不一样,会用一些另类的眼光看他们,严重的还会对他们进行言语上的攻击,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自闭。为了他们的健康发展,我们不仅要引导其他孩子关心和爱护他们,主动和他们做朋友,做游戏不能排斥他们,学习生活上要多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骚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心,感受集体的温暖。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还保护他们的心灵。作为老师更要在他们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给予他们更多的表扬和鼓励。
二.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在教育上的英明就是要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都不使她感到什么都不好。”在面对随班就读的孩子时,学校的所有集体活动都要鼓励他们踊跃参加,不能因为他们的“特殊”就把他们落下,并及时地鼓励表扬。课间活动是学生们活动地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还要教育其他孩子在课间地时候不要歧视他们 ,和他们一起游戏。因为他们身体或心理地原因,对于参加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应该鼓励同学去帮助他们,增强孩子的信心,并培养了其他孩子的爱心。
三.引导他们的兴趣,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由于这类孩子自身的缺陷,可能会出现学习中表现不积极,甚至很漠然,往往厌烦学习,没有参加学习的动力。但我们教师也不能因此放弃他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另外要认真观察孩子有没有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热爱喜欢的,要及时肯定孩子的爱好,并给予帮助。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比如有的孩子画画特别好,那么就可以让他为班级文化的布置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
四.多与家长做沟通
教育从来不单单是老师或家长一方面的事情,尤其对待这类特殊的孩子,与家长的沟通更是少不了。作为这类特殊孩子的父母所要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跟他们分享孩子一点点的进步,在学校能够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正常的学习生活,我想这都是对他们莫大的安慰。父母也可以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告知老师,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来帮助孩子。
在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涯中,一位平凡的教师,其力量也许是很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其所能来帮助他们,用爱呵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