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教育故事 胡楠
发表日期:2019/10/15 15:51:5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胡楠 有650位读者读过
随班就读学生作为班级中的一分子,应当享有和其他学生一样的权利和义务,他们在随读班级不是消极被动的可怜虫,而是积极主动的贡献者。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有八种不同的多元智能,因而对于身心障碍者,我们应当有新的认识,充分挖掘和发现他们的优势,看到他们能做什么,通过优势带动发展不足,绕过他们的困难和缺陷,建立其优势,建构新的学习通道。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机会、环境和教导,他们就能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就比如班里有一个脑瘫儿童,他的动作能力发展不足,动作协调性不好,基本的站坐行都无法进行,又无语言能力,在我们看来,这是根本无法在普通班级进行正常的教育,但是,他会有面部表情,高兴的时候会笑,不开心的时候会哭,别人和他玩的时候他会很开心,这些就是他的潜能,他是可以和周围人沟通的,他的认知能力是好的,这就是他的优势所在,教学就需要从这些方面切入,让其他能力有新的发展和突破。随班就读生拥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得知识和技能的权利,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他们达成目标。同样,他们可以跟其他学生一样为班集体承担一份责任或义务。就比如每天的值日,随班就读生同样可以完成,虽然他们完成任务时可能没有其他孩子那样快速,完成的质量那么高,但是他们可以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这既提供了其他孩子助人的机会,同时也让随班就读生感受到自己作为班级一分子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从而忽略自己的无能和特殊性。
一、真心尊重,平等相待。使其摆脱自卑感,增加成功的信念。因为学习差,在学校他们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嫌弃;在家里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常常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自我感觉是班级中的“二等公民”。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重要的秘诀就在于尊重。老师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与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依赖的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老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才能通过这条情感的纽带源源不断地输入他们心中,促使他们战胜自卑,增强信心。
二、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贬抑。师长尤其是教师往往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如果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是积极肯定的,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一般就要好一些,从而对其取得成功的自信也相对要强一些。教师尤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取得的点滴进步,以点燃心中的奋斗之火,使他们感到“我还行”,“我还有希望”。
三、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全面调查了解,充分辨别分析,认真摸准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差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对心理严重者辅以药物治疗;对意志薄弱型学生重在意志锻炼;对身体病态型学生重在治疗疾病,不能坚持学习者要休学治疗;知识断层型学生重在接上知识链;对环境困惑型学生重在排除环境干扰;对智商低下学生要降低要求,重学基础。
四、利用活动,树立信心。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要发现其长处并加以利用。一个同学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的组织能力很不错,班级活动时候他出了很大的力帮助全班同学。从而班级取得了好成绩~要把学生的长处充分发挥,将他的自信心引到学习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