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班级管理>>文章内容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发表日期:2007/11/24 20:08:4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88位读者读过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陶崇发 

内容提要: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们每个教育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对每个教育者的最最基本的要求。我记得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班主任又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可见,班主任必须拥有一颗爱心,并在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播散自己的爱心。

一、“爱”是诚心

二、“爱”是信心。

三、“爱”是细心。

四、“爱”是恒心。

五、“爱”是童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们每个教育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对每个教育者的最最基本的要求。我记得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班主任又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可见,班主任必须拥有一颗爱心,并在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播散自己的爱心。

一、“爱”是诚心。

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注重角色置换,诚心诚意关心帮助学生,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才能感化他们,使他们打开心扉,接受老师的教诲,最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之效。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时刻注重“真诚”二字。因为你的真诚,可以换取学生对你的信任;换来学生的真诚,对开展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真诚的和学生交流”。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交流,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每次找学生谈心,我都会创设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真诚的环境。比如:端张椅子让学生坐下来,帮学生倒杯水……就在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学生刚进办公室时的那种紧张、害怕消除了,从而愿意老师说心里话。

一天放晚学,班级图书管理员在整理图书时,发现图书角少了两本书,而且是两本新书。我知道这种现象必须得立刻止住,否则图书角的书很快就会全没了。第二天晨会课,我重点强调了这件事。但顾及孩子们的自尊,我采取了引导的方法。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谁昨天看课外书忘记还了,请把书放到图书角。”但一天过去了,书仍然没有放回去。经过一番调查和询问,把目标锁定在平时酷爱课外书,又有些小偷小摸的王明身上。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看出来他心理很害怕,好像知道老师叫他的目的。以为我会狠狠地训诉他。但我却端了椅子让他坐下,他开始还不敢坐。然后,我向他笑了笑说:“老师只是想和你谈谈心,坐下吧!没关系!”他在犹豫中坐了下来。我开始和他话家常,谈他的爸爸、妈妈……几分钟下来,他害怕的心情似乎有些放松;接着我们聊各自的兴趣、爱好。他说自己爱看课外书。“那是好事。”我赞赏道,“家里书多吗?”他不好意思地说:“不是太多!”“老师借两本书给你看看?”此时,他的脸刷的一下红了,两眼一动不动地盯着我点了点头。当我拿出两本童话故事寄给他时,他的内心似乎迸射出一种无比的感激和深深的自责。我没有多说什么。第二天,图书管理员跑来告诉我,那两本书又回来了。我知道,那是王明放回去的。在这里,我并没有采用强行搜查,也没有一味的训诉,而是用真诚去感化。我想这绝对不只是找回了两本书,还有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知道真诚地对待别人。

“真诚地帮助学生”,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挺身而出,并且是非常真诚的。因为此时,是最能够让学生直接体验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帮助。也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我班一名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交纳学费。我得知后,在班级举行了募捐,我第一个带头捐出自己的心意。其他同学也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这名同学顿时感动的热泪盈眶。此后,这位学生对老师更加亲近,对班集体更加热爱,班级里的事总是抢着干,对学习也更加有动力了,成绩提高得很快。这都是真诚所至。

“真诚地向学生道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会犯错。犯错没关系,犯错就改仍然是好老师。我们不是经常教育孩子:“有错就改,仍然是好孩子”吗?我们的老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在自己犯错时勇敢地向学生承认。一次批改作业,面对第五次订正仍然没有正确的刘畅,我气不打一处来,拿起桌上的小尺,“啪、啪”打了两下小手,刘畅顿时眼泪流了下来。事后,班长跑到办公室来小声地对我说:“老师你开学时不是说过不体罚学生吗?老师,今天你打人了”。确实开学初,我承诺过,我顿时感到自己犯错了,现在最好的补救办法就是向学生道歉。班会课上,我专门用了10多分钟向学生道歉,作自我批评。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对老师更加信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勇气。

总而言之,诚信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在学生面前,老师的诚信更加重要。你的诚信与否,说不定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二、“爱”是信心。

一个人的失败,从他失去“信心”的那一刻开始;一个学生的失败,老师对他失去“信心”的那一刻开始。教师要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坚信,每一位后进生都是可以教育转化的,即使在转化工作中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也毫不气馁,始终充满信心,并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共同努力达到进步、转化。我对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了信心。哪怕他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差的一个;哪怕他是班上最调皮捣蛋的一个;哪怕他是班上心胸最狭隘的一个……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是那么微弱的一点光,我们也应该用放大镜去放大。记得有一次,学生做完早操加教室,讲台前有一张纸,同学们都看到了,所有的人都从那张纸上跨过去了,唯独学习成绩最差的刘畅同学走到那儿时,弯下了腰,捡起了纸。我看到后很是感动,这不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吗?于是这一节晨会课就成了表扬刘畅,号召大家向刘畅学习的专题会。同学们顿时对刘畅投去异样的眼光,刘畅的腰也挺直了许多,原来我也有优点啊!此后,班级中不仅多了许多主动捡纸的人,而且刘畅的信心从此找了回来,学习也起了劲。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孩子们是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啊。老师的一句话,一次不经意的表扬说不定就让一个孩子找到最宝贵的东西——信心。

三、“爱”是细心。

老师对学生的爱,并不简单地体现在学习方面,还体现在平时对学生思想动态,行为习惯的观察、思考、分析之中,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一份细心。

一次午饭时间,我来到教室里,同学们都在香喷喷地吃着,唯独刘菲在一声不吭地写作业。我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问道:“刘菲,为什么不吃饭呢?”她望了望我,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我的饭盒翻了,饭都掉到地上了。”我见状连忙到食堂帮她打来饭菜。同学们都凑过来议论:“刘菲真幸福,老师买饭给你吃。”刘菲有些不好意思,但可以看出她对老师是很感激的。同时,老师的这一举动给同学们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今后的思想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帮助。

再例:刚从三年级接手这个班,我无意间发现许多学生都快10周岁了。于是我特地把班级所有学生的生日作了一次统计。然后在国庆节前,给学生们过了一次集体生日。孩子们是那样的兴奋,那样的激动。以后我们每年都举行一次集体生日。

一次细心的观察,一次小小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把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老师成了孩子们值得信赖的朋友。对我的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爱”是恒心。

爱学生,不是今天想起来了就去看一看,找来谈一谈,明天忘记了就把他撂在一边。这样是不科学的,是不负责任的,对学生的成长是没有帮助的。爱学生,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付出,要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这样辛勤的汗水才会浇灌出美丽的花朵。

我班一名学生,平时作业经常不写,行为习惯极差,经常扰乱课堂纪律,有时还敢老师对着干。给我的班级管理带来了许多的不便。为了能使这位学生转变,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始找他谈心,“从话家常……到谈理想。”我看到挺有诚意的,心里也挺高兴的,可是没几天,他又变回原样了。我一连找他谈了很多次,可他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并且还变本加厉,显然说服教育对他已毫无用处。于是我便找到他的家长,与其沟通,共同教育。嘿!效果还真不错,他一个星期都很安分守纪。我心中不觉安慰。第二个星期,他又开始萌动了,我心中不觉有些恼火和怨恨,怎么教到这种学生。可是转念一想,我还没有下功夫,我还没尽到责任,家访后的一周,他表现不是很棒吗?继续家访,就这样一连家访三四次,他的家长也被我感动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负责的老师。”一学期下来,光去他家就有十来次。终于,他的行为习惯改变了,学习成绩也上来了。可以看出,只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辛勤的汗水终会浇开美丽的鲜花。

五、“爱”是童心。

爱学生,就要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就是理解儿童,理解他们那一份天真与可爱。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只有这样,你的学生才会天真、可爱;只有这样,你的学生才会愿意接近你、接受你。

我平时的教学之余,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孩子们的大朋友。和孩子们一起下象棋,一起唱歌,一起打篮球,一起做游戏……甚至一起吃午饭。一次课外活动时间,同学们都在开心地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看了心里怪痒痒的,也跑过去凑热闹。“带老师玩一个,好吗?”孩子们高兴地叫起来:“好!老师当鸡妈妈。”一个孩子叫道:“老师是男的,应该当鸡爸爸才对!”我笑着说。孩子们哈哈笑起来。我们开心地跑啊!追啊!这哪里是一个老师,活生生的一个孩子王。

这些活动,不仅使我更加年轻,更具活力,而且使我和孩子们的情感更加融洽,关系更加和谐,久而久之,他们愿意和我在一起,我也乐意和他们一起玩。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班主任只有爱心为前提,以责任为动力,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我们的教育才会取得成功。只有用爱心去浇灌,花朵才会茁壮地成长,灿烂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