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体会
发表日期:2010/4/23 15:54:4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50位读者读过
今天,我们江宁小学科学研修班冒雨在上元小学举行研讨活动。活动中,我们欣赏了孙娟、杭德宝两位优秀科学教师的风采,就“宽松的探究氛围和必要的纪律约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聆听了刘老师和诸位带头人的精彩点评。今天冒雨前往,真是不虚此行。下面就所听两节课,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体会。
孙娟老师执教的《动物的繁殖》一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孙老师在课堂情境的创设和对课堂的把握方面。本节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物世界导入,创设了一个轻松的探究环境,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这一点从今天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就可以看出来。卵生、胎生、受精、哺育几段视频,不仅层次清晰,而且使用的恰到好处,呈现的时间把握很好,都是出现在学生想知道,但又不知道的情况下,可见老师在课前对学生的学情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对哪些知识已经了解,哪些似懂非懂,哪些还不了解,老师摸得一清二楚,真正做到不仅备教材,而且备学生。这几段及时有效地满足了学生的知识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出宽松和谐地课堂氛围。最后,整节课在动物世界的音乐声中结束,让学生带着对动物的繁殖回顾和思考离开课堂。教学过程中,孙老师生动有趣的过渡性语言,大方自然的教态和过人的科学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非要说点不足的话,正如刘老师所说,整节课下来学生对卵生和胎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卵生和胎生的概念还是一知半解。
联系今天活动的主题“宽松的探究氛围和必要的纪律约束”,谈谈杭德宝老师执教的《各种各样的能量》。杭老师这课教学层次清晰,教师对教材把握准确,对实验设计也是比较精心的,但从学生实验的过程和效果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原因出在哪里?我个人认为,教师对实验的指导还不够细致。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杭老师是带着学生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想必这样比较抽象,学生是必会不太感兴趣,参与的学生也是必会减少,课堂的纪律是必受到一定影响。我想在学生讨论方案的过程中能否设计一个设计方案的表格用实物投影展示,例如: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吸管弹射的高度(距离),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等,这样一来不仅让不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避免空对空,也能起到一定的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师在介绍实验材料时,只是简单地在讲台前一带而过,我想如果能将实验材料的各个部件以及如何操作,利用实物展示台做个细致地介绍,学生实验起来可能会更加轻松。另外,实验过程中的小组分工合作,对课堂纪律和实验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俗话说“无事生非”,课堂上如果做到人人有事做,也就不会有人捣乱的情况发生。本节课,当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说:“教室里有两组,走廊上有几组标好的刻度,下面请同学们进行实验。”但是一开始,所有的小组都跑到外面,结果有两个组挤到了一起,最后其中一个组才跑到教室里。我想如果教师在实验前将各小组的实验位置固定下来,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
我想实验课中,教师对实验的指导,实验过程中的小组分工,对实验纪律和实验效果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另外,在今天的交流中,很多老师都提到对学生平时的训练,和教师自身素养对此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薄的认识,说的不到的地方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