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浅谈教师的语言美

发表日期:2009/9/28 10:10:5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77位读者读过

浅谈教师的语言美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即是通往心灵的路。”教师的语言美对学生的语言习惯、逻辑思维的培养与形成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下面就教师的教学语言美谈一些体会。

一、动之以情情感美

“感人之心,莫先乎情”。每节课教师都要以饱满的精神,亲切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以“师情”动“生情”,以“师情”激“生情”,师生的情感融洽地交织在一起,投入到有效的学习中。儿童的心灵最敏感,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幼小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直观形象音韵美

儿童的思维是直观的、形象的,他们的注意常常指向那些能引起兴趣的对象。教师的语言音韵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除了做到语言准确、语法规范外,还应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做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充分展示音韵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审美的愉悦。

教师语言的音韵美吸引着学生,直接影响学生理解与享受作品美,决定着学生的语言美。

三、充满童趣体态美

体态语,也叫态势语,它包括人们使用口头用语所伴随的手势、眼神、身态、面部表情。有人说:“美是自然的适度”。语言美能烘托、渲染口语的效果。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教师应把自己看作特殊的艺术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用内在美的心灵和外显的教学语言美去拨动学生美的心灵,塑造出儿童美的心灵。 

总之,教师的语言美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动力。只有把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和谐、生动、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才能切实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