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教育故事>>文章内容

3月教育故事(贾蕊欣)

发表日期:2019/3/28 13:37:0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贾蕊欣 有631位读者读过

孩子要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好的行为习惯并将之内化需要经历这六个阶段:一、我不想惹麻烦;二、我想要奖赏;三、我想取悦某人;四、我要遵守规则;五、我能体贴别人;六、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第六阶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我们班主任进行德育的终极追求。但这六个阶段是一个连续体,需要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

调皮的学生一开始是害怕受到惩罚,所以如果老师严厉一点,凶一点,他们就会比较顺从。光靠罚不行,还得有奖,我们在制定班规校规的时候往往包括各种奖励制度,有一些孩子为了得到这些奖励而努力,但是这也有一个问题,一旦孩子不在乎老师的表扬或者觉得这些奖励不值得付出努力,孩子就会停止努力,不得已我们就得不断升级奖励,而我们能达到的迟早有一个终点,这一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制约。因此,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往更高的阶段进发。第三个阶段其实跟老师的个人魅力有关系,正如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喜欢你,你的话就能让他信服,他为了让你高兴或喜欢他,他就会表现得很好。第四阶段需要孩子一定的理性觉悟,他知道规则是怎样的,就按照规则去做,不会去想规则有没有道理,这一类孩子属于比较听话的孩子,愿意服从规则和安排。第五阶段就需要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了,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懂得应该体谅别人,不要让别人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不适,希望让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常常给孩子们讲这句话,有的孩子能听懂,有的孩子还不能理解。第六个阶段就是要达到我们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慎独”了,这是君子之道,需要用一生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