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禄口小学__课外阅读组__团队活动记录一
发表日期:2019/2/25 13:27:2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孔海燕 有913位读者读过
2019年度禄口小学__课外阅读组__团队活动记录一
主持人 | 张福新 |
参与人员 | 孔海燕 胡元元 芮文静 孔月娴 杜新新 袁曼玉 李喃喃 |
活动时间 | 2019年2月25日 |
活动主题 |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分析各学段课外阅读教学目标;《丑小鸭》问题导学案研讨 |
活动记录 | 1、张福新老师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是中年段阅读部分,为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生”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一、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三、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如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常见修辞格),但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孔海燕老师讲解《丑小鸭》问题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辨析形象,感悟主题,进一步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2)拓展课文,联系实际,深化主题。进一步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二、研读赏析,展示风采 (1)分组思考题中的三句话的含义,然后展示。 (2)为什么周围的动物都认为丑小鸭“丑”呢?你认为他丑吗? (3)说出你理解的丑小鸭。分组板书:“我看到了一只 丑小鸭”,然后从文本中找出依据展示。 (4)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吗?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语来回答。 (5)赏析本童话中其他“人物”的形象,说说芸芸众生相。分组商量,你们组要跟哪个“人物”对话,找一找,分角色读一读。然后用“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人物”板书展示,再说出依据。 三、观点碰撞,深化理解 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 你同意哪种看法呢?(分组PK) 四、走进童话,联系实际 梅花在雪地绽放,是对寒冬不屈不挠的抗议;“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对困境不屈不挠的抗议。面对高位截瘫,张海迪更坚强了;面对失明,海伦·凯勒更热爱生活了;面对许多成长的困难,我们的目光将更坚定,脚步声将更稳健,这就是“丑小鸭”给我们的启示。 ⑴你看到或听到现实生活中“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事例吗?讲给大家听,资源共享。写一句或几句鼓励自己或他人不的挫折奋发向上的格言吧。(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⑶在前进的路上,你是一只“丑小鸭”吗?要变成一只“白天鹅”,你还有哪些路要走? 3、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这篇导学案的可行性。 4、小组代表发言,谈谈自己在对这篇文章怎么教授的想法和意见。 胡元元老师发言: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内容生动,语言简单明了,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很感兴趣。一只丑小鸭自从生下来就被人看不起,受人欺负,被迫离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从小就要懂得善待别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的对待自己。捧读本文的时候,我们会浮想联翩,学生们充盈着童真童趣的心理更会产生许多令人惊异的感想。所以,课堂上以读为主,和孩子们一起投入朗读,当他们读得声情并茂时,当他们纯真的心灵与“丑小鸭”的美好心灵产生共鸣时,自然会感悟到文章的真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芮文静老师发言: 教学可以按照:理线索--明结构--知内容--辨形象--悟主题的思路进行,这样各环节在衔接上会显得紧凑,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也明白透彻。学生在“辨形象“一环中,要让他们组合讨论起来,可以让他们通过一场小小的辩论赛,在那样的氛围中水到渠成地完成对主题的认识。同时还可以选两则课外选文朗读,使学生对丑小鸭的现实意义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
活动总结 | 孔海燕老师总结: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所以在教授《丑小鸭》这篇课外文本时,更多的是让学生说出内心最真实、纯真的想法,他们的阅读感受才是自己最合适、恰当的理解,我们要尊重他们自己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去迁移、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