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学习体会>>文章内容

12月博文2(陈高霞)

发表日期:2018/12/28 15:35:2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陈高霞 有592位读者读过

10月23日上周二,谢恩琴老师上了一堂趣味性很强的课,题目是I Can Play Basketball.课的开始,谢恩琴老师说了一段free talk,然后引入一首歌曲,以活泼的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站着,唱着,并且做各种动作,学习这节课的句型I can...接着,谢恩琴老师引入了一个课堂小口令“don’t be shy, have a try”.正好引出这节课的情感目标,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想要退缩的时候,鼓励他们“have a try”。接着,谢恩琴老师进入下一环节学习课文,通过“ask and answer”, “let’s chant”等各个环节,学习课文的内容。

第二节课是我自己上的六年级的Signs这课,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各个地点看到的各个标志,同时怎么表达出来,怎么给别人建议,不要再这里做什么。我先是创设情境,从一个游戏入手,告诉学生,有些行为是“Yes”,而有些行为是“No”,继而引出“no+doing”这种句法。然后让学生会提问,what does it mean?It means...后来,观看动画,对本课的story time 知识框架有一个大致的掌握。然后通过retell,对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

 后来教研员也对我和谢恩琴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讲。她强调,课堂的教学展示分为两种,一个是演课,一个是说课。在译林版英语的教学模式下,我们要更加注重细节,形成一个自然轻松,活泼和参与性好的课堂非常重要。

她点评谢恩琴老师的课说道,谢恩琴老师从师范开始到互动,课堂都很丰满。我们要学会语言的放手,要老师引导学生,带动孩子的积极性,将之前的内容相结合,同时提升skim等能力和语言表达的放手输出能力。

当然,谢恩琴老师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课文之前的warm up 部分比较冗长,可以去掉一个chant,或者将二者相整合,这样层次会更清晰。文章的细节理解,模仿的语气也可以多练练。

教研员说,板书的形成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而且词句的版块应该放在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的板书应该重点放在outline的部分。对此我深表认同,经过教研员对我的课的调整和建议,相信我的课会更加优质。

谢恩琴老师的教学亮点都很值得我学习。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材料,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每个人去学习。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她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一定要打破传统英语教学中的那种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