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博文1-蒋惠萍
发表日期:2018/12/28 15:33:2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蒋惠萍 有596位读者读过
朗读的魅力
——校语文教研活动学习体会
禄口中心小学 蒋惠萍
这次学校精心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请来了非常优秀的老师和领导。我在听了5节极为优秀的公开课以及2场讨论会后,最大的感悟就是小学课堂中要注重读书。不仅是学生要读,教师更要读,因为老师优秀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画家若不擅长言辞,可以用画笔来表达。作家若不擅长言辞,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而教师,若不擅长言辞,则再也无处弥补——很大程度上,教师的魅力,就来自于语言。课堂上的许多时候,教师是靠语言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兴趣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语文朗读教学工作焕发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语文朗读教学中,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思想,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努力提升语文教学朗读水平。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在“读”中进行呢?
一、老师的范读
在平时里,我喜欢从电脑里放出朗读,我以为只要他们能读准音就行了,而唐老师站在我们中间精彩的范读,以声传情,形神兼备,则更能使我感到贴近也更能打动我,不仅使我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情,还使我受到感染。因此她每次范读我几乎都能把我带到文章的情境中,使我听得如痴如醉,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这时的阶梯室异常安静,随着顾老师的朗读情感,我们的心和作者的心碰撞在了一起……很多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跟唐老师一起读起来。同时让我明白在耳濡目染中,范读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触及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及时把握住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基本掌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老师的范读很重要,可以把学生带入文章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相比之下投影里传出的声音听起来很遥远。
二、学生的朗读
儿童天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朗读是一种视觉、发声器官、听觉、思维与书面语言相结合的过程。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决定着他们对朗读的注意和兴趣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童这一心理特点,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每次朗读,都要启发学生想象,要变文字为图画,要眼睛看文字,脑海中要展现出相应的画面来,从而入情入境。例如读《夜宿山寺》时,要把自己当成诗中的人物,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手可摘星辰,再配以相应的神态、动作,就能将古诗读得有味而传神。
此次教研活动使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受益匪浅,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是专业成长的主体,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不断学习的动机和需求,并且不断地付诸于行动,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积极地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分析、总结,这样才能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